陸小鹿
伊夫·克萊因
“當我閉上雙眼,想起伊夫·克萊因,腦海里便浮現(xiàn)出一個身影,整潔的襯衫、卷起的袖子,他那飽蘸藍色顏料的滾筒刷,正將一塊塊空白填滿……”這是朋克搖滾女王帕蒂·史密斯在其《第五元素》中描寫的一段文字。
短短幾十個字,生動鮮活地刻畫出克萊因的形象——他愛穿白色襯衫,他的滾筒刷長年累月只浸潤一種藍色顏料,這種藍色正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國際克萊因藍。
伊夫·克萊因,1928年生于法國尼斯,早年熱愛武術(shù),學習柔道,后來喜歡上繪畫,最終成為一名前衛(wèi)藝術(shù)家。
早期,“單色”是克萊因的獨屬標志。
19歲那年,他開始創(chuàng)作《單音-靜默交響樂》。這段音樂分為兩部分,首先是一段連續(xù)的單音調(diào)旋律,接著,是一段持續(xù)的靜默。這一交響樂后來被認為是克萊因“單色畫”的聲音表現(xiàn)形式。
22歲那年,他開始沉迷于用水粉和水彩創(chuàng)作“單色畫”,黃的、綠的、粉的、灰的……什么顏色他都嘗試。只是,這些“單色畫”看起來多么不像畫啊,看上去只是色彩填滿了畫布而已。
不出所料,5年后,他帶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橙色》去沙龍,滿心期盼能被展出,結(jié)果卻被無情地拒絕了。他得到的評語是:“這幅作品真的是不太好。如果您能接受至少添上一小道,或者哪怕是一點點別的顏色的建議,我們也許還會同意展出,但是如果只有一種顏色,不行,不可能的?!?/p>
普通人到這種時候往往會知難而退,但克萊因選擇了堅持。
拒絕促進了克萊因的自省,他決定放棄其他單色,全力繪制藍色,以世上絕無僅有的藍色來開天辟地、乘風破浪。他說:“天空或海洋等無限空間的藍色,是唯一而且絕對迷人的色彩?!?/p>
1956年秋天,克萊因和巴黎的化學家共同研制出一種近似群青藍的色彩,他用這種藍繪制出一系列藍色單色畫,并為這種顏色申請了專利,將其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從而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藍色王國。
他開始不斷嘗試新的藝術(shù)形式及表達方式。在“藍色單色畫”展覽的開幕式上,他放飛了1001只藍色氣球。
克萊因又將這種風格從繪畫領(lǐng)域拓展到行為藝術(shù)。他將一塊涂了克萊因藍的畫布固定在自己的雪鐵龍汽車上,從巴黎開到濱???,畫布經(jīng)過風吹雨淋,最后變得斑駁不堪,這就是一幅天然去雕飾的畫卷。他站在高處,面朝天空,雙臂先是交叉于胸前,而后張開縱身一躍,看起來不像墜落,反而如同起飛,完成了著名的新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作品——《躍入虛空》。
克萊因為什么那么喜歡藍色呢?原因是——他的女友最喜歡藍色。
我欣賞克萊因?qū)ι实膱猿帧R缓拖硎?。在他的藝術(shù)作品展覽會上,我看到一大片的藍色礦物質(zhì)色粉田,藍得那般純粹,足以震撼人心。單調(diào)的色彩也能喚起心靈的感知,我感受到了克萊因?qū)λ{色的一往情深,情深如海。
(深 海摘自《揚子晚報》2020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