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外匯儲備適度規(guī)模,幣種構成和儲備運用三個角度對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提出解決方法和戰(zhàn)略,從而對中國外匯儲備進行管理優(yōu)化,圍繞中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優(yōu)化議題展開的研究發(fā)現:外匯儲備積累有助于中國舉借更多外債,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短期外債對長期外債的替代;有助于提高國內產出,確實形成了一定的短期通脹壓力,但對降低失業(yè)率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 中國外匯儲備 儲備規(guī)模 幣種結構 投資結構
2000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據央行公布的最近的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為30090.88億美元。
巨額的外匯儲備不僅給中國經濟發(fā)展帶來諸多壓力,其在動蕩不安的世界環(huán)境下同樣面臨著窘迫的管理困境和潛在損失的可能。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新興市場國家,善用外匯儲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原始積累的不足,更將在全球層面上顯著影響世界經濟的再平衡。
(一)針對外匯儲備總量適度規(guī)模方面的建議
用以滿足各層次需求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
1.滿足交易性需求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
外匯儲備最本質的功能在于滿足本國的短期進口需求,償付短期外債,同時滿足外國投資收益流轉的需要。
根據IMF的測算,跨國公司在話投資的年收益為13%-14%;世界銀行的統(tǒng)計則認為,在華FDI的年收益在16%-18%。綜合考慮,建議將實際利用外資的15%作為滿足外國投資收益匯出需要的儲備規(guī)模。
綜上,用于滿足交易性需求的中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約為“3個月進口+短期外債+實際利用外資的15%”。
2.滿足預防性需求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
近年來國內表現出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以及在國際投資者看來前景不明的政治體制改革,都可能加速資本流的逆轉。雖然資本流入的緩慢逆轉可能有別于資本急停,但其對國內經濟影響仍不容小視。因而在分析中國外匯儲備適度規(guī)模的過程中,根據校準后的Jeanne-Ranciere模型分析表明:用以預防資本急停的最優(yōu)儲備水平約為GDP的9.1%,或者短期外債的91%。
3.滿足保證性需求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
隨著中國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不斷升級,日本右翼勢力復活以及美國重反亞洲,戰(zhàn)略重心東移,中國遭受貿易沖擊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同時,近年來國內次生災害頻發(fā),盡管不改變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大局,但在某種程度上仍需要有足夠的儲備以維持對經濟發(fā)展的信心。
(二)幣種構成
幣種優(yōu)化建議:
考慮匯率制度對儲備貨幣幣種權重的影響
國內外各大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分析師,經濟學家對我國一籃子貨幣組成推測情況如下:1)花旗中國的經濟學家黃益平:亞洲各國貿易往來,65%的金融交易幾乎都是以美元計價,因此以美元為主。2)瑞士聯(lián)合銀行:美元占70%、歐元占10%、日元占20%。3)紐約銀行:貨幣籃子中的比重分別為美元20%、歐元20%、日元20%、新臺幣10%、韓元10%。
(三)投資結構
1.針對投資結構不合理,收益率偏低的建議
全球金融危機后,對外匯儲備進行“分檔”管理成為潮流。從外匯儲備資產配置的目標和原則來看,必要儲備和超額儲備的管理顯然那要有所區(qū)別。
2.針對外匯儲備投資所面臨的風險多的建議
(1)大力提高外匯儲備海外投資風險防范意識
認真研究世界經濟的走勢,掌握國際投資市場的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科學制定正確的外匯儲備海外投資策略和方針,通過多方式、多渠道、多市場開展投資活動,分散風險,要始終堅持“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原則,在確保國家外匯儲備資產安全的基礎上使其實現收益和增值。
(2)制定和實施儲備海外投資多元化戰(zhàn)略
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投資市場的多元化,即由美國市場向歐洲、亞洲、南美、非洲等投資市場作戰(zhàn)略轉移。目前,雖然這些地區(qū)和國家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或債務危機影響,形勢低迷,但依然存在著大量的投資機會,很值得中國去開拓。二是擴大投資品種,不要老把眼光盯在國債、機構債上,片面認為其穩(wěn)妥、風險小。三是加大實物投資的力度,即增加對黃金、白銀、石油、礦產等戰(zhàn)略物資的投資,為中國的長遠發(fā)展做一定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朱孟楠.中國外匯儲備有效管理:宏觀策略與微觀措施[J].財經智庫,2016,(03):38-66+134.
[2] 吳念魯,楊海平.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轉型與創(chuàng)新[J].銀行家,2014,(08):33-36.
[3] 宋科.構建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新框架:基于國際經驗視角[J].新視野,2014,(04):46-49.
[4] 宿玉海,孫曉芹.中國外匯儲備結構多目標管理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4,(03):32-42.
[5] 中國工商銀行"外匯儲備管理改革"課題組,許善達,沙飛,李勇,徐叢,周愛民,梁相毅,張啟宇.中國外匯儲備管理問題與改革建議[J].金融論壇,2012,(07):4-11.
[6] 劉華.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戰(zhàn)略探析[J].特區(qū)經濟,2010,(05):61-62.
[7] 曾之明,岳意定.中國外匯儲備風險及優(yōu)化管理探討[J].經濟與管理,2010,(04):65-70.
[8] 朱孟楠,陳晞.次貸危機下的中國外匯儲備:風險、原因及管理策略[J].福建金融,2009,(01):14-17.
[9] 朱孟楠,陳晞.次貸危機后的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策略[J].上海金融,2009,(01):73-75.
作者簡介:鄭鵬飛(1994-),男,漢族,山東日照人,在讀經濟學碩士單位:重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