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紹臣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反復指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奔t色資源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更是進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本文擬以紅色文化資源——兩彈城為依托,充分挖掘兩彈精神的時代價值,進一步利用這一紅色資源對大學生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并進而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關鍵詞:兩彈精神;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yǎng)。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命題,而紅色文化資源在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寶貴財富,它在精神價值、內涵特質等方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是有機統(tǒng)一的,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新人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培育當代大學生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對時代新人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義。因此,我們認為紅色文化資源對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著價值引領作用,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兩彈城,挖掘兩彈精神的時代價值,堅持遵循教育規(guī)律、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學生成長規(guī)律,把握師生思想特點和發(fā)展需求,注重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普遍要求和分類指導相結合,實現(xiàn)兩彈精神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育人,培育時代新人。
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并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紅色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2018年12月,湖北工業(yè)大學馮旺舟、羅玉潔探索長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路徑,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從總體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同年底,吉林師范大學劉天浩研究如何將地方紅色資源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有機融合,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效果的提升;2019年3月,哈爾濱學院張穎通過以黑龍江省紅色抗聯(lián)文化為引領,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展開了新的研究;同月,鹽城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傅娟全面剖析鹽城紅色歷史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探究鹽城紅色歷史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從而提高鹽城紅色歷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效率;2019年4月,臨沂大學岳峰、徐東升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將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打造沂蒙精神為導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模式,建立實踐平臺,構建沂蒙精神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轉化的機制等,使沂蒙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發(fā)揮。
而通過對這一系列文獻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研究主要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出發(fā),而少見從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出發(fā);主要對從事思政教學的專任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少見從輔導員的角度出發(fā);雖然從不同的紅色資源進行研究,但少有從兩彈精神出發(fā)的研究;且主觀歸納較多,實際調研較少。因此,本文擬以綿陽地區(qū)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兩彈城為依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兩彈精神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引領進而實現(xiàn)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輔導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做什么、又做得了什么。從而為我校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據(jù),并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議,以期為其他院校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參照。
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貫徹“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的學習標準;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體現(xiàn)時代性和實踐性,發(fā)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兩彈精神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成立宣講團,講述“我心中的兩彈元勛”
引導學生主動走進兩彈城的紅墻綠樹,感受兩彈元勛們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感悟兩彈元勛們曾經戰(zhàn)天斗地、揮灑的青春與熱血,深度挖掘兩彈元勛的動人事跡。自覺將個人的成長、生命個體與國家社會發(fā)展、民族命運緊密聯(lián)系,傳承和弘揚偉大的革命精神,洗滌心靈、堅定信念、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學生三人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從選取兩彈元勛,如何對兩彈元勛的故事進行深入細致的剖析,如何給同學們講述更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到如何把兩彈元勛的事跡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我們將來的工作、我們的理想相結合,如何用兩彈元勛的動人事跡來激發(fā)同學們奮發(fā)向上,樹立遠大高尚的目標并為之不懈奮斗。最后這個三人的小組還要把錄制宣講微視頻。宣講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利用晚自習時間進入到各班級教室進行現(xiàn)場的宣講,特別是新生班級,讓新生一入學就接受兩彈精神的洗禮。二是,把錄制好的微視頻在各班級反復播放,這樣更能充分利用各班級時間,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兩彈精神的教育和引導。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宣講團成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把宣講團成員錄制好的微視頻放到了學院網(wǎng)頁、微信公眾號、學習園地等地方,加強了理論、實踐與網(wǎng)絡的結合,讓兩彈元勛的事跡喜聞樂見、寓教于樂、深入人心,完成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兩彈書畫展
翻開歲月的相冊,大到一輛破舊的老解放,小到一枚退色的軍功章,乃至一件已經看不出顏色的軍大衣、一本舊的發(fā)黃的工作筆記┄┄一張張老照片,記載著一段段櫛風沐雨的崢嶸歲月,也記載著一顆顆無怨無悔的赤子之心。孤山冷月見證了他們殫精竭慮的日日夜夜,茫茫風沙映襯著他們嘔心瀝血的歲歲年年,他們用無私言行詮釋著家國大愛,也用智慧、青春和熱血,為那個時代鑄就了一座座令人仰止的豐碑。同時,兩彈元勛們從茫茫戈壁到莽莽深山,從郁郁青絲到蒼蒼白發(fā),他們以血肉成篇堆積出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的高度過程中有很多經典的語錄及有特殊含義的詞句。如:“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愛國情懷;“以身許國”,背后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擔當抱負,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終身的信仰理想;“不悔”,從一張白紙到舉世皆驚,他們中的很多人再也聽不見掌聲,但他們都將最耀眼和燦爛的青春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終究匯聚成了兩個字——不悔!
組織學生們手繪這些兩彈相關的人物、物件,揮筆書寫這些兩彈相關的語錄、詞句等,讓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崢嶸歲月承載的強國歷史,紅色兩彈城書寫難忘紅色記憶,巍峨長卿山鐫刻的不變莊嚴,激情燃燒的歲月孕育的“兩彈精神”,從而激勵著我們在偉大民族復興之路上昂首闊步!讓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深刻體會我們不該忘記此刻坐擁的歲月靜好,離不開那些負重前行的人們,我們應該看護好“兩彈精神”,并安放內心、付諸行為!
第三、兩彈精神進校園演講比賽
在當今時代,我們是否應該重提兩彈精神,是否應該在學生中廣泛宣揚兩彈精神,如何用兩彈精神激勵我們青年一代成長成才。通過演講比賽讓學生以自己的眼光述說中國從任人宰割到獨立自強,從一窮二白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從原子彈到氫彈再到中子彈,一位位兩彈元勛們用行動在踐行著自己當初莊嚴的承諾。兩彈元勛們因為一句“我愿以身許國”的莊嚴承諾,便消失在人們關注的視野里,消失在中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從此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哪,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也許,只有長城邊上的硝煙、只有大漠戈壁的馬蘭、只有蜀道深山的翠柏看見他們奔忙的腳步!
通過此次演講,使學生們感悟兩彈元勛們在一個民族血脈之中銘刻下的深深烙印,進而深入了解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變遷,自覺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有擔當民族大任的青年大學生!
同時,我們還組織有兩彈征文比賽和兩彈網(wǎng)絡知識競賽,多種渠道多方面發(fā)動我的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最后,為了鞏固和加深我們所做的這一些列活動在學生中的影響,我們在所有活動結束后還進行了一次兩彈精神成果匯報,成果匯報上有我們每一個系列活動中表現(xiàn)最優(yōu)秀同學的現(xiàn)場展示,比如最優(yōu)秀的宣講團現(xiàn)場給我們宣講兩彈元勛事跡等。通過最后這次成果匯報,兩彈元勛們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更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潤物無聲地滋養(yǎng)著每一位當代大學生的心靈,讓忠誠、干凈、擔當、奉獻的初心于這片熱土代代相傳。讓我們以兩彈元勛們?yōu)榘駱樱鲋匾晜鞒胁⒉恍竸?chuàng)新的當代青年大學生,必將不負過去、不負當下、不負未來!
參考文獻:
[1]馮旺舟、羅玉潔.從“大水漫灌”走向“精準滴灌”——論長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優(yōu)化[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8(12)
[2]劉天浩.將地方紅色資源融入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2)
[3]張穎.黑龍江省紅色抗聯(lián)文化引領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理論觀察,2019(03)
[4]傅娟.鹽城紅色歷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途徑探析_以鐵軍精神[J].漢字文化,2019(03)
[5]岳峰、徐東升.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研究[J].江西科技大學學報,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