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飛 許先榮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變應(yīng)性咳嗽患者33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變應(yīng)性咳嗽患者6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9例;年齡43~68歲,平均56.83歲;病程3~7個月,平均4.87個月。觀察組中男12例,女21例;年齡48~70歲,平均57.15歲;病程2~10個月,平均5.0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 中醫(yī)辨證標準:癥見久咳無痰,呼吸淺短難續(xù),咳聲低怯,胸滿短氣,甚則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臥,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脈沉弱。屬肺腎氣虛之證。
2.1 對照組:予以口服氯雷他定片(商品名:開瑞坦,規(guī)格10mg/片),每日晨服1片;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商品名:仙特敏,規(guī)格10mg/片),每日睡前1片。連續(xù)治療2周。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在患者的天突及雙側(cè)肺腧行穴位埋線治療,具體操作:①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天突穴,操作區(qū)域常規(guī)碘伏消毒,嚴格無菌操作,用9號穴位埋線針將2cm左右長度的0號膠原蛋白線推入天突穴深部;②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雙側(cè)肺俞穴,操作區(qū)域常規(guī)碘伏消毒,嚴格無菌操作,用9號穴位埋線針將2cm左右長度的0號膠原蛋白線推入雙側(cè)肺腧穴深部;③如出現(xiàn)埋線區(qū)域紅腫流液等不良反應(yīng),考慮為埋線反應(yīng),需要提前將埋線取出;④2周后如埋線已被完全吸收,則無需特殊處理,如埋線仍有部分未吸收,則將埋線剩余部分取出。同時患者內(nèi)服自擬補肺止咳湯,方劑組成:蛤蚧1對,黃芪、熟地各24g,黨參、五味子、紫菀、甘草各9g,厚樸、陳皮、干姜、桂枝、細辛各6g。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服用,連續(xù)服用2周。
3.1 療效標準:治愈:患者咳嗽、咽癢等癥狀完全消失,日常生活恢復(fù)正常;好轉(zhuǎn):患者咳嗽、咽癢等癥狀有所緩解,日常生活輕度影響;未愈:患者咳嗽、咽癢等癥狀無緩解,日常生活嚴重影響。
3.2 癥狀評分:①咳嗽:0分:無咳嗽;2分:日間輕微咳嗽;4分:咳嗽較為頻繁但對睡眠無影響;6分:晝夜咳嗽嚴重,對睡眠造成影響。②咽癢:0分:無咽癢;2分:平素?zé)o明顯咽癢,可因嗅及刺激性氣味或言語過多出現(xiàn);4分:無需外來刺激時發(fā)咽癢,飲水可有所緩解;6分:晝夜均有明顯咽癢,飲水緩解不明顯。
3.3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3.4 兩組主要癥狀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33例)觀察組(33例)總評分9.39±1.27 7.13±1.02 9.46±1.30 3.31±0.72*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咳嗽評分4.86±0.76 3.65±0.51 4.79±0.71 1.61±0.37咽癢評分4.59±0.63 3.71±0.57 4.64±0.68 1.89±0.43
筆者以自擬補肺止咳湯主治,方中黃芪、黨參、甘草起到補益肺脾之氣的功效;蛤蚧、五味子則具有補肺納腎之功效;熟地用于補腎填精;因患者久病氣虛,寒邪易于侵襲,用桂枝、干姜、細辛有溫肺化飲之功效;厚樸、陳皮在本方中主要起到降逆平喘、行氣止咳的作用;紫菀溫肺止咳。諸藥合用,共奏補肺納腎、止咳平喘的功效。穴位埋藥線所選天突穴主治咽喉疾病,能通利肺氣,使之爽利通暢;肺腧穴為治療肺臟疾病的重要腧穴,主治肺臟病變,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所產(chǎn)生的癥候,具有一定功效。兩穴同用,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