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治翔
(浙江長興縣人民醫(yī)院,浙江 湖州 313100)
肺炎支原體(MP)是最小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可以在無生命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也是一種導致兒童和成人支氣管炎和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的重要病原體。MP感染可發(fā)生在所有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中,尤其是經(jīng)常發(fā)生于兒童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急性感染,并且已經(jīng)變成是中老年重癥肺炎病人不得已住院的重要原因[1-3]。在實驗室測試中對由病原體如MP、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感染類病癥具有重要的檢測診斷價值,因為在MP感染的早期階段沒有典型性和特定性的臨床特征。對于MP感染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的是尋找敏感和特定的檢測參數(shù)。
1.1 一般資料 測試對象是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臨床證實的114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并檢查了其咽拭子、血清樣本。男性56例,女性59例,年齡9個月-14歲,平均年齡為7.0歲,所選兒童的臨床癥狀以發(fā)燒,咳嗽和哮喘為主要特征。
1.2 方法
1.2.1 FQ-PCR 在生理鹽水中放置涂片,除去殘留的溶液,加入裂解物,并在95 ℃加熱10 min后,將上清液進行PCR測試,并在熒光測量儀中放置反應容器,后期由電腦進行主要的數(shù)據(jù)分析。選用ABI7500型實時熒光定量PCR儀,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肺炎支原體核酸定量檢測試劑盒。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和結果判定。
1.2.2 血清被動凝集法 取患者3 mL血液經(jīng)過3500 r/min離心5 min后分離出血清,進行MP復合抗體檢測,選用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生產(chǎn)的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試劑盒(被動凝集法)。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和結果判定。
1.2.3 間接免疫熒光法 取患者3 mL血液經(jīng)過3500 r/min離心5 min后分離出血清,進行MP-IgM檢測,選用歐蒙呼吸道病原體譜抗體抗體IgM檢測試劑盒。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和結果判定。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數(shù)據(jù)具有一定的準確性。
114個樣本檢測最高的是FQ-PCR陽性率為93.8%,間接免疫熒光法檢出陽性率為86.0%,陽性率最低的為間接免疫熒光法50.9%,據(jù)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對整體測試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之后。FQ-PCR法是目前最準確的檢測方法。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MP是人類支原體肺炎的致病因子,支原體肺炎的病理變化主要是間質性炎癥,在某些時候會并發(fā)支氣管肺炎,我們將此稱為原發(fā)性非典型性肺炎。這種病癥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在身體里會潛伏為2-3周,每年青少年發(fā)病率最高,在秋冬季發(fā)病率明顯大大增加,多為頭痛,喉嚨痛,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均為一般呼吸道癥狀,大多數(shù)患者并出現(xiàn)明顯的病癥。因此在治療方面,我們通常會采用中醫(yī)和西醫(yī)相結合的方式為每位患者進行詳細的診斷。
表1 檢出陽性率
由于MP感染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且與其他肺炎無法區(qū)分,所以對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主要取決于臨床檢查。通常我們有三種檢測方法分別是FQ-PCR、血清被動凝集法、間接免疫熒光法。FQ-PCR:靈敏度、特異性都能滿足臨床,但是MP死亡后其DNA仍可存在于部分患者體內,時間達7周-7個月,且不易降解,導致DNA檢測結果不能很好地用于治療效果的評價。血清被動凝集法:患者血清MP抗體滴度≥1:160作為近期或急性感染的診斷標準;恢復期和急性期MP抗體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高或減低時,可確診。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室易受人為判斷熒光結果影響,包括抗原含量不足可能會產(chǎn)生假陰性,體內含有類風濕因子、多種自身免疫性抗體等與包被抗原有交叉反應可能出現(xiàn)假陽性。
根據(jù)這項研究,使用FQ-PCR檢測陽性率在114例樣本中是最高的,為93.8%,其次是血清被動凝集法為86.0%,間接免疫熒光法的陽性率最低為50.9%,該項數(shù)據(jù)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在實際操作檢測過程中,除肺炎支原體自身的陽性結果外,其他病原體檢測結果為陰性,且與其他病原微生物無不良反應,說明檢測方法具有特殊性。綜上所述,病原學與血清學聯(lián)合診斷仍然是目前提倡的MP感染診斷策略,由實驗室測試的結果來進行病情分析,隨后確定治療該病的具體方案。
總而言之,F(xiàn)Q-PCR法在快速診斷的早期階段更為有效,其臨床意義更為重要,與血清被動凝集法和間接免疫熒光法相比較,未來應使用FQ-PCR法作為主要的檢測手段,可以更加提高治療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