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奔馳一直以向世界提供優(yōu)雅的汽車而聞名,但其實無論是奔馳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賽車,還是今天的AMG子品牌,奔馳一直都擁有強烈的運動基因,對速度的追求他們從未止步,當我在奔馳博物館中看到高高懸置的DB600反置式直噴增壓V12發(fā)動機的時候,我似乎能夠聽到它裝載在梅塞施密特bf109戰(zhàn)斗機上呼嘯天空的滾滾聲浪。
在一輛優(yōu)雅的車上被賦予運動基因,這件事由奔馳來做再合適不過了,上一代GLE Coupe就讓我們看到了奔馳的功底,今天改款之后,奔馳再次為我們帶來了一款誘人的作品。上半身優(yōu)雅,下半身野獸,轎跑型SUV一直如此迷人的地方便是如此,雙重性格的事物如果能夠被很好地糅合才會擁有雙重價值。其實我并不太喜歡這一代GLE家族的頭燈設計,我覺得有些不夠渾厚飽滿,但是這輛車打動我的是它整體的比例和姿態(tài),尤其是后45度的角度去看,奔馳的優(yōu)雅和運動在這里被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尾燈擁有銳利的邊緣輪廓,鑲嵌在飽滿的尾部就像兩顆不安分的寶石,下部黑色運動包圍面積不小,這樣可以緩解尾部的厚度,不會讓人看起來過于厚重,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點睛之筆是平滑過渡的上翹鴨尾,擾流,減阻,好看。再配合真正的四出尾排,雖然不是V8,也足以讓我對那些純電動車無聊的尾部再反感一次。
我雖然不喜歡車燈的造型,但是車頭強烈的AMG風格包圍還是令人滿意的,豎條格柵一眼可被識別,發(fā)動機蓋的筋線,寬大的下部進氣口,這些都能讓人一眼便認出這是一輛AMG屬性的車,傳遞出的力量感站在這輛車旁邊的時候感受會更加強烈。
進入車內(nèi)終于看到了新內(nèi)飾,質感和布局都和GLE一樣,木質紋理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豪華和溫潤,方向盤上的新東西是Drive Unit操控單元,還可選裝AMG TRACKPACE虛擬賽道工程師車載應用,當汽車在非公開的封閉賽道上行駛時,能記錄多達80項車輛數(shù)據(jù)和時間,并對此進行詳細分析,助駕駛者改善并提升駕駛技巧,很賽道化的配置,旋鈕和按鈕的手感很好,操作起來也很方便,用來向同車的小伙伴秀一下也是極好的。雙12.3英寸的屏幕搭載奔馳最新的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tǒng),當然也包括語音識別。
一輛車在擁有基礎輸出之后,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細節(jié),能否做好細節(jié)決定了這輛車是否真正的高級。運動美學幾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都是細節(jié)。
53車型是帶48V電機系統(tǒng)的3.0T直列6缸發(fā)動機,擁有320kW(435馬力)的最大輸出功率,520N-m峰值扭矩。全油門輸出的時候EQ Boost啟動發(fā)電機可瞬時提供額外的16kW輸出功率和250N-m扭矩,并為48V智能電機供電。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AMG SPEEDSHIFT TCT 9擋自動變速器,0~100km/h只需要5.3s,要知道這是一輛尺寸龐大的車,這不僅僅需要強大的功率輸出,還要有需要極高的傳動效率。
這次GLE53的最大亮點還是新增的AMG主動行駛控制增強版(AMG RIDE CONTROL+)空氣懸架(選裝),這套系統(tǒng)通過48V電機與三組行星齒輪控制的主動前后軸電子防側傾桿,能夠在偵測到車身姿態(tài)的變化后主動減少車輛轉彎加速時車身左右被壓縮的晃動,有效提升路面抓地力,再加上AMG高性能四輪驅動增強版,可充分變化的扭矩分配,改善彎道中的姿態(tài)和通過彎角的效率。為了讓車輛更迷人,還可以選裝可變聲級AMG高性能排氣系統(tǒng),通過三個可調(diào)排氣擋板來改變車輛聲浪。
48V電器系統(tǒng)為這輛車提供了很多額外的技術支持,電渦輪,主動防傾桿,主動懸架,混動助力系統(tǒng),這些小細節(jié)綜合起來會讓這輛車的駕駛和乘坐品質大幅提升,這些其實還是得益于技術的進步。一輛車在擁有基礎輸出之后,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細節(jié),能否做好細節(jié)決定了這輛車是否真正的高級。運動美學幾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都是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