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語辨析一直是外國漢語學習者產(chǎn)生偏誤的主要部分,也是語言學的難點。本文基于各大語料庫將“有點兒”和“一點兒”,“有點兒”和“有一點兒”進行對比分析,旨在幫助漢語學習者區(qū)分“有點兒”、“一點兒”和“有一點兒”之間的細微差別,以便準確用于交際。
關鍵詞:一點兒;有點兒;有一點兒;辨析
作者簡介:萬正璐(1992-),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及文化對比。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5--02
一、引言
漢語是一門不太容易學習的語言,拋開復雜的拼音和漢字不說,在學習過程中,近義詞運用難倒了許多漢語學習者。其實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會用也不一定能解釋出所以然。筆者通過與學生日常交際的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留學生對“有點兒”、“一點兒”有些困惑,還會問為什么“有一點兒”比“有點兒”多了個字,語用有差別嗎等等。今天本文就圍繞這三個詞進行對比研究,從語義、結(jié)構(gòu)、語用的角度進行分析,希望幫助漢語學習者弄明白三者區(qū)別,準確用于交際。
二、“有點兒”和“一點兒”的對比分析
(一)語義方面
首先,“有點兒”和“一點兒”都表示程度不深,但“有點兒”用來表達自己的感覺,而且都是不好的感覺。“一點兒”常表示比較,還用于祈使句,表示自己的希望或要求。基于BCC語料庫分析,它們都有數(shù)量少,程度低的意義。例如:
(1)防微杜漸,就是“一點兒”也不能沾!
(2)波恩很美,但似乎清冷了一點兒。
(3)叫我看,只要他的心能跟大伙兒一家,有點兒“資本”又有啥壞處?!
(4)你說的這話我有點兒不愛聽。
(5)今天這風刮得有點兒大。
由上面語料得知,“有點兒”可以有多個詞性,根據(jù)搭配成分來決定。例如“有點兒不愛聽”和“有點兒大”里“有點兒”是程度副詞,“有點兒資本”里是“有”和不定量詞“點兒”的組合。“一點兒”一般用作不定量詞,和詞的搭配格式繁多,幾乎沒有詞性變化。
從語體和感情色彩來看,基于CCL(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中心)語料庫中的文學語料和BJKY(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研究所口語語料系統(tǒng))統(tǒng)計分析,“有點兒”和“一點兒”前后成分的語義特點不同?!坝悬c兒”在書面語中后面多接比較消極的事物,例如“春秋太短了,有點兒遺憾”。中性性質(zhì)的謂詞也有,積極性質(zhì)的最少。[1]“一點兒”在語體方面沒有明顯差別,口語書面語都比較常用,搭配成分如果是形容詞則積極性質(zhì)的較多。例如“好一點兒了”。
(二)結(jié)構(gòu)方面
語法結(jié)構(gòu)格式是留學生最方便記憶和學習漢語語法的方式之一。下面將具體分析兩者在同一搭配上的不同之處。
1.和形容詞的搭配:
(1)形容詞+一點兒?!耙稽c兒”是數(shù)量詞,在形容詞后充當補語,表示比較和要求,常用于祈使句,例如“請你再說清楚一點兒?!边@里要注意的是,狀態(tài)形容詞本身表示程度,因此不能進入該格式,例如我們不能說“雪白一點兒”。
(2)形容詞+了+一點兒。該句式分為兩種意義。一表示某種情況不符合要求或標準,和“有點兒+形容詞”用于比較時的意思相近。例如“現(xiàn)在早就過了八點了,這只表慢了一點兒?!倍硎靖认啾鹊淖兓?,例如“這只表總是走得很快,我把它調(diào)了一下它才慢了一點兒?!庇捎谄硎咕涫侵敢髮Ψ阶龌虿灰瞿呈拢赐瓿?,所以不能用于該句式。因為“了”表示完成,和祈使句意義矛盾。
(3)形容詞+一點兒+了。表示對所希望的一種變化的實現(xiàn)的肯定。例如“我的身體好一點兒了?!钡竭@里三種格式意義比較相近,外國漢語學習者要注意區(qū)分,抓住關鍵差別。
(4)一點兒+形容詞。該格式多用于口語當中,且多用于否定式。在“一點兒”和形容詞之間加上“不、沒”等否定詞表示完全否定。為了表示強調(diào),也可在否定詞前加上“也、都”等副詞,例如“他說的一點兒不假”,“這件事一點兒都不對”。
(5)“有點兒”+形容詞,只有這一種不變的格式。但是也要注意,這里的形容詞如果是單音節(jié),則無限制,例如“有點兒貴”,“有點兒壞”。但對于多音節(jié)詞來說,形容詞必須是具有貶義色彩的。例如我們可以說“弟弟今天有點兒生氣”,不能說“弟弟今天有點兒高興”,可以換成“弟弟今天有點兒不高興”。
2.和名詞的搭配:
(1)一點兒+名詞。表示數(shù)量,例如“爸爸今天喝了一點兒酒。”注意這里的名詞一般為不可數(shù)名詞,后面的句子一般為否定形式,例如“爸爸今天喝了一點兒酒,不會有事的”。
(2)名詞+一點兒。這里的名詞一般為方位名詞,例如“往前一點兒,向后一點兒”。該格式使用頻率不高,不易混淆。
(3)有點兒+名詞。這里的“有點兒”不是程度副詞,而是作為動詞“有”加上不定量詞“(一)點兒”。這里搭配的名詞也是不可數(shù)名詞,例如“這個人看起來有點兒錢”。
3.和動詞的搭配:
(1)動詞+一點兒。該格式和“動詞+一點兒+名詞”的意思相同,后面的名詞可以省略,意思不變。例如“你說一點兒(話)吧”,“大家都在,你注意一點兒(場合)”。
(2)動詞+了+一點兒(+名詞)。和形容詞搭配一樣的道理,因為有“了”所以不能用于祈使句。另外要注意該格式不能用于否定句。例如“聽他這樣說,我好像明白了一點兒(道理)”,不能說“我好想沒明白了一點兒(道理)”。
(3)有點兒+動詞。和該格式搭配的動詞主要有表類似的動詞、表心理活動的動詞、表發(fā)展變化的動詞。例如“這兩幅圖有點兒相似”、“他有點兒喜歡我”、“最近學習能力有點兒下降”。
綜上語言結(jié)構(gòu)格式可知,無論與什么詞搭配,“一點兒”要更復雜,需要記憶的地方更多,所以以少去多,記住“有點兒”的用法后也能幫助區(qū)分。
(三)語用方面
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兩者受到的限制不同。兩者雖然都表示程度不高,但“有點兒”多用來形容不如意的事情。另外,“有點兒”只能修飾心理動詞或狀態(tài)動詞,不能修飾動作動詞。例如我們可以說“她每次上臺前都有點兒緊張”,不能說“有點兒睡覺”。“有點兒”有時與“稍微”連用,例如“我稍微有點兒生氣”?!坝悬c兒”還能單獨問話。比如小王問我“你不覺得疼嗎?”我可以回答“有點兒”。[2]“有點兒”不僅可以修飾某些詞的原型,還能修飾該詞的重疊形式。例如“這個人有點兒傻”,還可以說成“這個人有點兒傻乎乎”?!耙稽c兒”的用法更多:可以用作定語、賓語、主語,例如“買了一點兒菜”、“拿了一點兒”;能用在形容詞后作補語,表示程度輕,例如“基礎打得扎實一點兒”;能重疊之后作狀語,例如“無情的沙漠一點兒一點兒蠶食著我們的土地”;可以和“這么、那么”連用,表示形體或面積小,例如“原來就這么一點兒”。[3]否定形式是區(qū)分近義詞的常用方法,“有點兒”和“一點兒”也同樣適用?!坝悬c兒”后面可以有否定詞“不”,“一點兒”前的形容詞前不能有“不”,只能是“不”或“沒”放在“一點兒”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意思等同于“確實”。
三、關于“有點兒”和“有一點兒”的對比分析
這兩個詞的區(qū)別不太明顯,很多時候“有點兒”被認為是“有一點兒”的“一”省略后的結(jié)果,意思不變。但是也不是完全相同,有些細微之處還是應該關注。
(一)語義方面
首先從表面意義來看,“有一點兒”和“有點兒”都表示量少的意思,經(jīng)常可以換著使用。在某些情境下,兩者的意思完全相同。但是現(xiàn)代漢語里有兩個“有(一)點兒”:一個是述賓詞組,一個是副詞。例如“你還有錢嗎?有一點兒,但是不多了”、“這套房子有一點兒擠”。
有些學者認為,“有點兒”偏口語,“有一點兒”偏書面語,但日常生活中隨著詞匯化,也常說“有一點兒”。目前達成共識的是“有一點兒”還可以是一個短語,由“有”加上“一點兒”組合而成,是一個謂詞性的動賓短語。另外,從表程度的角度看,“有點兒”和“有一點兒”的不同在于語氣委婉程度上,[4]前者更委婉,削弱后面消極成分的貶義色彩。“有點兒”和“有一點兒”都可以搭配名詞,后者更強調(diào)語氣,側(cè)重于數(shù)量。兩者后跟賓語時,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輕重音上。例如“有點兒吃的”和“有一點兒吃的”,重音就在“一”上。兩者的語義指向也有差別。例如“冰箱里只有點兒蔬菜”和“冰箱里只有一點兒蔬菜”,前者的“只”指向的是“蔬菜”,后者的“只”則不僅指向“蔬菜”,還指向了“一點兒”。
(二)語用方面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有點兒”是副詞,表示程度不高,多用于不如意之事?!坝悬c兒”大多出現(xiàn)在謂詞或謂詞性短語前面;多為以心理活動動詞、貶義形容詞,表程度;而“有一點兒”多出現(xiàn)于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表數(shù)量。[5]“有點兒”可以在特定語境中單獨使用,獨立成句,體現(xiàn)了語言學中的經(jīng)濟機制,例如“你是不是不舒服?——嗯,有點兒?!背酥猓簟皼]”字出現(xiàn)在“有一點兒”的前面,重音在“一”上,“一”字不能省略;“沒”字一定不能出現(xiàn)在“有一點兒”和“有點兒”之后,但“不”字必須放在其后,萬不可放在前面。例如“沒一點兒令人滿意的事情”、“有一點兒不舒服”。
總的來講就是兩者與非否定副詞組合時,從組合位置角度來看,“有點兒”作為副詞在與詞和短語組合時,一般位置緊靠它所修飾的對象,它后邊除允許有否定副詞“不”否定動詞或形容詞及其短語以外,通常不使用其它 副詞來修飾。
四、結(jié)語
本文著重考察了“有點兒”“一點兒”和“有一點兒”的本體研究,總體來說就是:“有點兒”后面接謂詞性成分,謂詞性成分接“一點兒”,“有點兒”和“有一點兒”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強調(diào)。通過對比這三個近義詞的語義及語用差別,可以得知近義詞辨析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為語言類教師,真的需要多花精力去搞清楚、弄明白,準確教給學生幫助學生順利進行交流。
參考文獻:
[1]葛鍇楨. “有(一)點(兒)”和“(一)點(兒)”的語義、語用對比[J].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5.
[2]呂叔湘.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 商務印書館, 1980.
[3]呂叔湘.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 商務印書館, 1980.
[4]劉鵬.“有點兒”與“有一點兒”的區(qū)別及二語教學中的偏誤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10):108-110.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室.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