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蘭
老井呈四方形,井口周圍清一色的青石砌就,井中波紋蕩漾,銀光閃耀。
老井總是“吱呀、吱呀”唱著一首動聽的歌謠,應和著鄉(xiāng)村中的雞鳴狗吠,構(gòu)成一曲優(yōu)美的鄉(xiāng)間交響曲。鄉(xiāng)村人家都備有水缸,往往每天早上去挑水,將水缸里的水盛得滿滿的,以供一天使用。每天到老井打水的人絡(luò)繹不絕,有挑水的,也有抬水的。桶里的清水跳著歡快的舞蹈,蕩出來灑落在鄉(xiāng)間小路上,一行行,一片片,濕漉漉的,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
我就是吃老井水長大的。六七歲的時候,我和哥哥就一起到老井抬水。哥哥提著水桶,我拿著抬水的長棍子,邁著輕快的腳步走出家門,來到老井邊。正值少年的哥哥最喜歡放“野轆轤”,左手把水桶鉤在轆轤繩的鉤子上放下井口,右手反而放開了轆轤把任其自由下落??粗鴩W啦啦瘋狂運轉(zhuǎn)不受控制的轆轤,我嚇得魂飛魄散大叫起來。哥哥卻呵呵笑起來,連聲說:“別怕別怕,有哥呢!”一邊說一邊伸出左手搭上轆轤,瘋狂的轆轤忽然變得很聽話,漸漸慢下來,然后是“咚”的一聲,水桶落到水面了。稍作停留,哥哥開始汲水,只見他右手搖動轆轤把,左手時不時撥一下井繩,使井繩整齊地纏繞在轆轤上。轉(zhuǎn)眼之間,一桶清冽甘甜的井水露出了井口,哥哥右手搖著轆轤把,左手向下一探,抓住水桶拉了上來,雙手配合得天衣無縫,一桶水就算完美地汲了上來。
年齡再大點的時候,我就能自己到老井邊給家里挑水了。先是每次挑兩半桶,然后是兩大半桶,最后才是兩滿桶。記得剛開始時沒經(jīng)驗,水桶始終浮在水面上。母親告訴我,要水桶倒立起來才往井里放,然后擺動水桶上的繩索,見水桶滿了就使勁地往上拉。我照著母親說的辦法試了幾次,果然學會從老井里汲水。有時一不小心,會將水桶掉進井里。隊里有個鐵制的撈梢鉤子,有三根爪,用繩子拴上它扔到水里,朝著水桶漂浮的方位,一下一下地往上提,水桶上鉤了,就可以提上來了。
小河對岸的一戶于姓人家,經(jīng)常來喝老井的水,家里出了一個清華的大學生。我們家兄妹三人喝著井水,也都相繼考上了大學。于是,村里的老人們都說:“咱這口井的水可是神水啊,喝了這口井里的水,人都比別村的人聰明,你看,老于家出了一個清華大學生,老岳家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還有……”“神水”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傳遍了三里五村,于是就不斷有鄰村的人過來汲水。
不知何時,村中不見了那口老井。老井完成了它的使命,悄無聲息地淹沒進了歷史的塵封里。但是,每當想起老家,我總是會想起那口老井。
責任編輯: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