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龍
支撐練習可分為技術類與體能類,技術類主要是對動作技能進行學習、控制和發(fā)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姿態(tài);體能類主要目的是強化身體素質(zhì),提高核心力量,發(fā)展柔韌、靈敏、平衡等能力。核心力量是人體上下肢協(xié)同用力的樞紐,是人體重要的“發(fā)力源”,支撐練習是發(fā)展核心力量的有效手段,筆者著重介紹巧用身體在不同場境進行支撐練習的方法。建議課堂教學中多采用技能類的支撐練習,加強保護與幫助;大課間多采用體能類的支撐練習,提高身體素質(zhì);親子活動多采用合作類的支撐練習,體驗趣味支撐。
一、課堂教學
1.技巧支撐
練習目的:提高身體力量的均衡發(fā)展,促進支撐動作穩(wěn)定。
方法1:仰臥推起成橋。學生仰臥于墊上,雙手雙腳分開,距離比肩略寬。雙腿自然彎曲,雙腳向后蹬,雙手向后彎曲指尖著地,伸展腰部,全身呈“拱橋”狀(圖1-1)。適合水平一、水平二學生練習。
方法2:肩肘倒立。學生坐于墊上準備,兩腿伸直并腿,上體前屈,兩手觸腳面后倒,收腹舉腿壓臂,當腳尖至頭上方時,兩臂用力下壓,向上伸腿展髖,同時屈肘,兩手撐于腰背兩側(cè),成肘、頭和肩支撐的倒立姿勢(圖1-2)。適合水平三、水平四的學生練習,如果學生力量比較小,可雙手撐于腰背時可疊掌。
注意事項:練習前的準備活動要充分,同伴可以用托腰、口頭提醒等方式進行保護與幫助。建議20s/組,練習2組,教師可逐漸增加動作持續(xù)的時間。
2.移動支撐
練習目的:增強核心力量素質(zhì)的同時掌握均衡用力方法,提高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練習方法:學生成俯臥準備,雙手雙腳分開四點支撐,直臂支撐,做左右前后往返移動,也可以以腳為中心手臂移動畫圓。練習時通過增大移動的距離來提高難度(圖1-3)。
注意事項:軀干和腿部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根據(jù)自身力量的大小適當調(diào)節(jié)上體與地面的角度。建議在2~3m的距離之間往返移動,進行2組練習。
3.支撐騰躍
練習目的:增強下肢和肩帶肌肉的力量,體驗身體重心的變化和對力量的控制。
練習方法:1名學生當“山羊”,屈膝半蹲,雙手撐住膝蓋。其他學生助跑2~4m后撐住“山羊”的背部,雙腿分開從“山羊”上面躍過??梢?人跳多個“山羊”,也可以多人跳1個“山羊”(圖1-4)。
注意事項:適當調(diào)整“山羊”之間的間距和“山羊”的高度,“山羊”需保持身體平衡,穩(wěn)定支撐,注意保護頭部。建議練習3組。
二、大課間活動
1.仰臥橋撐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核心部位及上肢力量。
練習方法:學生仰臥于墊上,腿屈膝約90°,雙臂伸直支撐身體,一條腿最大程度抬至胸前,再恢復到開始位置,抬另一條腿練習。練習時可以通過變換抬腿的方向、幅度,采用肘部支撐,或變換俯臥、側(cè)臥支撐來調(diào)整練習難度,增強趣味性(圖2-1)。
注意事項:練習者的身體需在一條直線上,練習時保持身體平衡和動作連貫性,腿部上抬時呼氣,放下時吸氣。建議10個/組,每次練習3組。
2.空間支撐
練習目的:提高下肢力量,培養(yǎng)團隊配合。
練習方法:學生手拉手圍成圈,依次將腿勾在手上,形成單腳站立。游戲開始后,學生邊唱童謠邊進行順時針單腳跳。人數(shù)可逐漸增加,至少3人(圖2-2)。
注意事項:游戲過程中需保持身體平衡,盡量避免腿滑落或手松開。建議30s/組,進行3組。
3.支撐小跳
練習目的:發(fā)展核心力量及髖關節(jié)的靈活性。
練習方法:學生從平板支撐姿勢開始,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完成規(guī)定練習次數(shù)進入下一關。第一關:交替抬腿;第二關:俯臥爬山(圖2-3);第三關:并腿左右跳;第四關:雙腿開合跳(圖2-4);第五關:并腿收腹跳。
注意事項:練習者需保證身體正直,注意重心的變化,可以由雙肘支撐過渡到直臂支撐,逐步增加難度。建議完成20個可進入下一關。
三、親子活動
1.站立支撐
練習目的:增強親子間的配合,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平衡能力。
練習方法:2人并肩保持單腿站立,另一條腿屈膝外展,腳尖置于膝關節(jié)處保持身體平衡(圖3-1);也可以2人并排手拉手,單腿支撐地面,另一只腳懸空準備,先向前俯身至身體與地面平行,雙臂打開保持平衡,懸空腿隨身體前傾向后抬起,再變換重心至身體直立(圖3-2)。起初可以1人單獨站立,另1人配合完成站立支撐的動作。
注意事項:練習時需保持身體平衡,根據(jù)練習者實際情況增加難度,注意身體姿態(tài)優(yōu)美、挺拔舒展。建議20s/組,練習4組。
2.組合支撐
練習目的:增強親子間的配合,提高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
練習方法:家長俯撐于墊上,學生俯臥在家長背上,雙手抓住家長雙腳踝關節(jié),成直臂平板支撐??梢愿鶕?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俯撐動作增加難度,也可以采用仰臥支撐、弓步支撐等動作(圖3-3)。
注意事項:在練習過程中控制好身體平衡,根據(jù)練習者水平與能力選擇動作,動作要自然舒展,親子配合默契、協(xié)調(diào)。建議每個動作保持20~30s,練習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