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催生了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人們有了更為合理的保險意識。對人身保險保單償債可行性進行法理分析,探討了法院裁判立場。
關鍵詞:保險業(yè);產品;金融資產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5-0046-02???????? 中國圖書分類號:D922.284 ??????? 文獻標志碼:A
以1979年10月中央下發(fā)《關于恢復國內保險業(yè)務和加強保險機構的通知》為中國現代保險業(yè)發(fā)展開端算來,中國保險業(yè)發(fā)展不過短短40年,發(fā)展趨勢卻勢如破竹,節(jié)節(jié)攀升。銀保監(jiān)會中國保險業(yè)經營情況統(tǒng)計數據表明,從1999年88.5億元保費體量,到2018年3.8萬億元保費體量,近20年來保費收入已翻429倍。
但是,大多數人對于保險的初步認識始于消費型保險,典型的如意外險。隨著個人財富增長和理財意識提升,帶有儲蓄性質的保險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居民金融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1? 人身保險保單償債可行性法理分析
1.1? 人身保險單的財產屬性
保險單是指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的書面憑證。人身保險是指以人的生命或身體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形式?!逗贤ā返?3條、《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12條規(guī)定,從法律層面確認了人身保險的人身屬性。人身保險財產價值的實現歸于兩處,一為保險事件發(fā)生后或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償付的保險金;二為需要長期繳納保費的人身保險合同約定的特殊權益——保單的現金價值。所謂現金價值是指人身保險合同效力存續(xù)期間基于投保人交納的保險費依合同約定的方法累積、生息而形成的“合同利益”[1]。保險金作為保險合同履行所獲得的現金財產屬于有形財產,《保險法》第37條明確了規(guī)定人身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可被歸入到財產權益之范疇。
1.2? 償債可行性分析
1.2.1? 保險金
保險金是保險事件發(fā)生后保險人所支付的金額,長久以來人們誤傳的保險避債功能正是始于此處。人身保險合同中往往涉及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方,而三者可能交叉也可能相異。當受益人與被保險人為不同人,保險事件發(fā)生后保險金歸屬于受益人,是為受益人財產,這種情況之下被保險人或投保人債權人要求執(zhí)行保險金顯然缺少權利基礎。與此同時,因保險金已轉移至受益人,是受益人的貨幣財產,債權人可以主張以此筆財產受償其債權。但是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12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人壽保險不得進行代位求償,這是人身保險的人身性對財產屬性產生的限制,是法律對生命的尊重與保護。
《保險法》第42條的情況下,保險金則會被歸為被保險人遺產,對繼承人進行分配。與受益人直接所得不同,中國《繼承法》是概括繼承,第23條規(guī)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其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選擇繼承被繼承人財產也必須在其遺產范圍內繼承其債務。因此發(fā)生《保險法》第42條的情況下,保險金的債務隔離作用失效,仍需以此償還債務。
1.2.2? 現金價值
首先需要理清的問題是保單的現金價值屬于誰。保單的現金價值發(fā)生在保險合同解除之時?!侗kU法司法解釋三》第16條以文義解釋看,現金價值歸屬于投保人。此類主張自有其合理性,投保人作為保費的承擔者,當保險合同解除時,保單的現金價值并非作為射幸合同之對價而是不當得利之債,應當屬于投保人。這一不當得利來自于合同的解除,符合民法基本原理。更何況受益人與被保險人都是保險合同的第三人而非當事人,在條件未達成的情況下,將保單的現金價值歸于兩方缺少法律依據。盡管立法存在不周延之處,但從法理上說,保單的現金價值應當屬于投保人。
上文闡述過人身保險合同既存在人身屬性,又存在財產屬性,那么在保單現金價值是否會因其人身性阻礙償債?盡管人身保險合同是以人的生命和身體作為保險標的,但保單的現金價值是單純的財產權而非人身權。在規(guī)定了人身專屬性債權的《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12條中,保單的現金價值不在其列,更何況根據《查封、扣押、凍結財產規(guī)定》第5條的規(guī)定,不可執(zhí)行的財產一般限于生活必需的物品或費用,基于儲蓄甚至投資理財所形成的保險單現金價值顯然不被包括其中。
2? 法院裁判立場
在對相關法律規(guī)定、司法案例及相關實務文章的整理當中,以保險金和保單現金價值償還債務兩種分類進行討論,以求梳理法院對于人身保單償債之裁判立場。
2.1? 以保險金償還債務
以保險金償還債務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和司法指引。當人身保險合同存在受益人時,保險金所有權人為受益人,如果在《保險法》第42條情況下,保險金則作為被保險人遺產。(2018)浙06民終1284號、(2018)豫01執(zhí)復67號、(2018)豫01執(zhí)復67號、(2017)鄂0203民初字15號等案均支持這一觀點。
2.2? 以保單的現金價值償還債務
保單的現金價值是在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或法定情形下,保險人應當退還投保人的剩余保險價值?,F金價值只發(fā)生在具有儲蓄性質的人身保險合同中,這意味著法院在裁決保單的現金價值償債過程中,必須考量解除保險合同對人身保險合同人身保障性質的影響。事實上,這正是保單現金價值償債的最大分歧所在。
2.2.1? 法院文件
事實上,在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保險法司法解釋二送審稿》第16條曾規(guī)定“投保人的債權人依據生效的法律文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投保人享有現金價值請求權的保險單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zhí)行,但屬于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生活所必需的除外。裁定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自收到該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主張向債權人支付相當于保險單現金價值的款項并變更投保人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然而最終未能成功問世,后續(xù)《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征求意見稿二)》中也有相關條文,最終也未能得到保留。
盡管最高院司法解釋中未能成行,保單現金價值的可執(zhí)行性卻開始得到了法院實踐的認可。浙江省高院2015年3月6日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對被執(zhí)行人擁有的人身保險產品財產利益執(zhí)行的通知》中明確了法院執(zhí)行范圍,包括投保人購買的“傳統(tǒng)型、分紅型、投資連接型、萬能型人身保險產品、依保單約定可獲得的生存保險金、或以現金方式支付的保單紅利、或退保后保單的現金價值”,且浙江省高院認為法院有權向保險機構發(fā)出指令,強制執(zhí)行保單的財產利益。
廣東省高院在2016年3月3日發(fā)布了《關于執(zhí)行案件法律適用疑難問題的解答意見》認為,在被執(zhí)行人同意退保的情況下,法院對于保單的現金價值可以執(zhí)行;但是如果不同意退保,法院不能強制退保。
同樣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江蘇省高院在2018年7月9日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被執(zhí)行人所有的人身保險產品財產性權益執(zhí)行的通知》,明確人民法院可以執(zhí)行歸屬于被執(zhí)行人的人身保險財產性權益。對于人身保險產品財產性權益進行了詳細解釋,包括保險合同約定項下生存保險金、可分得的現金紅利、在退保時可獲得的現金價值(賬戶價值和未到期保費)、根據保險合同可以確認但還未支付的保險金等權屬已經明確的財產性權益。此外,江蘇省高院頒發(fā)的《通知》要求在執(zhí)行人身保險產品的財產性權益時,人民法院應嚴格遵守《民訴法》第24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zhí)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guī)定》第5條的規(guī)定,在執(zhí)行的同時應當充分保障被執(zhí)行人及其所扶養(yǎng)家屬的生存權利及基本生活保障。
2.2.2? 司法判例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濱州中心支公司與山東省鄒平縣三寶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保險合同糾紛執(zhí)行異議案執(zhí)行裁定書中,法院裁定盡管該人身保險合同以人的生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但保單本身具有儲蓄行和有價性,是投保人所擁有的財產權益,法院有權替代被執(zhí)行人對所享有的財產權益強制處置。(2018)川0411執(zhí)異5號執(zhí)行裁定書中,案外人平安人壽攀枝花支公司提出保險人不得單方面解除合同,需投保人拒絕或無法聯(lián)系投保人主動退保,根據法院文書直接單方面解約違反保險法規(guī)定。法院則認為徐長軍與平安人壽攀枝花支公司簽訂的人壽保險合同,是兼具人身保障和投資理財功能的保險,具有確定的財產價值,法院能夠在投保人不自行解除保險合同的情況下強制執(zhí)行。山東臨沂蘭山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蘭山支行訴劉紀孝等借款合同糾紛案執(zhí)行裁定書同樣認為法院有權強制解除保險合同,執(zhí)行保單現金價值。(2015)濟執(zhí)復字第2號案不贊同法院能夠單方面強制解除投保人的保險合同,該地法院認為無權由法院單方面解除[2]。
綜上可知,保險金與保單現金價值法院裁判絕大多數倒向能夠進行債務償還。
3? 結束語
人身保險合同盡管以人的身體和生命為保險標的,但保險金和保單現金價值的財產性質無可置疑,因此人身保單具有償債的可行性。當前法院規(guī)范性文件及判決案例也大部分導向保險金、保單現金價值償還債務。也正因如此,在充分理解保單對于投保人的財產權益的同時,還需對被保險人、收益人加以利益平衡。
參考文獻:
[1]常敏.保單現金價值歸屬的法律解釋邏輯[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8,40(5):34-39.
[2]陳禹彥.執(zhí)行與保險之交錯——淺論人壽保險中保單現金價值的強制執(zhí)行[J].上海保險,2018(12):24-27.
(編輯:季? 鑫)
作者簡介:林佳穎,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