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函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血清胃泌素17(G-17)、幽門螺桿菌(Hp)在早期胃癌篩查中的價值。方法 180例胃腸道癥狀患者, 根據胃鏡及病理結果, 分為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 每組60例。另選6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健康組。所有患者均行免疫層析法檢測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 14C呼氣試驗檢測Hp感染情況, 并比較各組各指標水平。結果 早期胃癌組的PGⅠ、PGⅠ/PGⅡ(PGR)水平分別為(55.06±20.28)μg/L、(5.58±1.67), 進展期胃癌組分別為(50.35±21.37)μg/L、(4.86±1.94), 萎縮性胃炎組分別為(69.95±22.07)μg/L、(5.96±1.89), 均低于健康組的(98.97±29.03)μg/L、(9.47±3.2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的PGⅡ水平分別為(14.57±4.10)、(18.19±4.48)、(13.88±4.02)μg/L, 均高于健康組的(11.52±4.09)μg/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G-17水平分別為(13.60±4.37)、(15.73±5.96)pmol/L, 均高于健康組的(8.39±4.52)pmol/L, 且進展期胃癌組高于早期胃癌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陽性組G-17水平為(13.76±6.50)pmol/L, 高于Hp陰性組的(8.92±4.52)pmol/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PG、G-17和Hp聯合檢測對胃癌早期篩查具有較好的輔助診斷效果, 篩查后, 要對可疑的病例進行胃鏡檢查, 并進行染色和活檢, 對病變性質進行確認, 可使早期胃癌診斷率大大提高。
【關鍵詞】 早期胃癌篩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門螺桿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22
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 在中國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最高。早期無明顯癥狀, 部分患者僅表現為胃腸道癥狀, 如上腹部不適和厭食。目前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為10%, 遠低于韓國和日本, 且當發(fā)現大多數胃癌時, 已經處于晚期, 具有較差的預后[1]。近些年由于不斷發(fā)展的生物學指標使診斷胃癌前病的準確率進一步提高, 胃癌預后的關鍵為早期的診斷和治療。當前對研究如何運用簡便的方法篩查胃癌及其癌前病變, 是早期胃癌篩查的工作重點。有研究表明, G-17和PG在胃癌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其具有診斷胃癌病變的作用[2]。而 Hp感染是與胃癌相關的已知致病因素。本文研究比較萎縮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PG、G-17、Hp感染的情況, 探討血清PG、G-17、Hp在早期胃癌篩查中的價值, 為早期胃癌的診斷提供參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4月到本院接受治療的180例胃腸道癥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胃鏡及病理結果分為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 每組60例。萎縮性胃炎組男34例, 女26例, 年齡30~79歲, 平均年齡(54.29±5.48)歲;早期胃癌組男35例, 女25例, 年齡31~78歲, 平均年齡(53.71±5.01)歲;進展期胃癌組男34例, 女26例, 年齡32~80歲, 平均年齡(55.73±5.83)歲。另選6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健康組。其中, 男33例, 女27例, 年齡28~82歲, 平均年齡(55.28±5.46)歲。各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萎縮性胃炎、胃癌需經胃鏡和病理證實, 符合萎縮性胃炎臨床診斷標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胃癌診斷標準(WS316-2010)》[3]。②健康組胃鏡檢查均為正常;③所有參與者均知情, 且簽署了知曉函。排除標準:①胃鏡檢查的禁忌證, 例如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②在過去的30 d內, 使用過抗凝劑、抗生素、酸抑制劑、非甾體類抗炎藥和胃黏膜保護劑;③合并其他系統(tǒng)、器官腫瘤;④肝腎功能不全。
1. 2 方法
1. 2. 1 儀器和試劑 HIT-92A型熒光免疫分析儀、胃功能三項檢測試劑盒[必歐瀚生物技術(合肥)有限公司]、幽門螺桿菌測試儀、尿素14C呼氣試驗藥盒、閃爍配置液(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 2. 2 采集血清標本 每組受試者于清晨空腹采血3 ml, 并通過15 cm的離心半徑, 3000 r/min轉速, 離心用時10 min以將血清分離, 并保存在-20℃以下以備使用。
1. 2. 3 檢測G-17和PG 通過免疫層析法對G-17和PG進行檢測:①測試準備:測試前將檢測卡和樣本進行編號, 檢測卡使用時再拆封, 并盡快使用, 防止檢測卡受潮。②加樣:依次吸取80 μl樣本垂直滴加至檢測卡的加樣孔中, 開始計時。③測試:設置需要檢測的樣本信息。15 min后, 將檢測卡放入檢測儀器的卡槽中。點擊“開始”按鈕, 儀器自動識別塑料卡殼上的二維碼, 讀取指定的標準曲線, 檢測并出具測試結果。
1. 2. 4 檢測Hp ①患者在餐后2 h或早晨空腹, 并在受試前漱口;②用約20 ml涼飲用水送服1粒尿素14C膠囊, 靜坐25 min;③開啟CO2集氣劑1瓶, 插入潔凈的有防倒流裝置的氣體導管, 導管下端應侵入集氣劑液內, 受試者通過導管吹氣, 力度適中以免液體濺出, 嚴禁倒吸。當CO2集氣劑由紫紅色變?yōu)闊o色時停止吹氣1~3 min, 若超過3 min褪色不全, 亦停止吹氣, 此時CO2集氣劑飽和, 但因唾液等進入干擾非水滴定系統(tǒng)而影響變色, 并不影響測試結果。④其他樣品收集完畢, 做好編號, 并讀取數值。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四組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②比較四組Hp陽性率, 根據14C呼氣試驗檢測結果, 計數/分鐘<100即為陰性, 計數/分鐘>100即為陽性, 說明感染Hp;③比較Hp陽性組與Hp陰性組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四組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比較 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的PGⅠ、PGR水平均低于健康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萎縮性胃炎組的PGⅡ水平均高于健康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萎縮性胃炎組與健康組的G-17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的G-17水平均高于健康組, 且進展期胃癌組高于早期胃癌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四組Hp陽性率比較 萎縮性胃炎組、早期胃癌組、進展期胃癌組、健康組Hp陽性率分別為71.67%、73.33%、75.00%、70.00%, 四組Hp陽性率組間兩兩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Hp陽性組和Hp陰性組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比較 根據14C呼氣試驗結果將全部研究對象分為Hp陽性組(156例)和Hp陰性組(84例)。Hp陽性組和Hp陰性組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陽性組G-17水平高于Hp陰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 人們被諸多胃部疾病所困擾, 如胃潰瘍、胃炎和胃癌, 胃癌已成為癌癥死亡人數中的第二大癌癥類型, 在體檢時務必要增加對胃病的篩查[4]。由于部分體檢者無法接受有侵入性體檢檢查, 以及醫(yī)學檢查機構對胃病篩查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的限制, 因而在體檢中胃疾病只有較低的檢出率。如今有很多篩查胃病的方法, 但具有很大差別的特異性和靈敏性。近些年, 有許多關于G-17結合PG篩查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報道, 但是幽門螺桿菌抗體(HpAb)、G-17在體檢人群的胃病篩查中與PGⅠ、PGⅡ及PGR的組合報道很少。
胃癌常見于包括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殘留性胃炎等癌前疾病, 如果合理干預癌前病變, 能較好的使癌細胞病變得到延緩或阻止。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胃癌患者的預后。當前診斷胃癌的主要方法是胃鏡, 但是一些患者恐懼胃鏡檢查, 并拒絕進行胃鏡檢查, 因此胃鏡檢查并不適合一般人群的大規(guī)模篩查, 這可能會導致胃癌的診斷延遲, 如何通過無創(chuàng)檢測方法篩查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變顯得特別重要。
胃蛋白酶原主要分為PGⅠ和PGⅡ兩個亞組, 其進入血液是通過胃黏膜血管, 當發(fā)生胃黏膜病變時, PG含量會相應變化, 血清PGⅠ、PGⅡ指標情況可以被檢查到變化, 并反映出細胞和胃黏膜腺體的數量, 能較好的為對胃部病變及其部位的診斷提供依據[5]。胃泌素主要是G-17, 由胃竇和十二指腸G細胞分泌以促進胃酸分泌。萎縮性胃炎患者胃竇局部萎縮, G細胞數量減少, G-17分泌減少, G-17進入血液的量降低, 因此檢測血清G-17含量可以間接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狀態(tài), 因此相關研究血清G-17被認為是胃黏膜萎縮的血清學標志物, 而G-17與抗凋亡蛋白Bcl-2相關并與胃癌有關[6]。而從本文研究結果可知, 萎縮性胃炎患者的G-17水平與健康受試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也表明G-17與胃黏膜病變的惡性程度有關。
Hp感染會引起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異型增生及腸化生, 最后發(fā)展為胃癌。使用金標準檢測血清中的Hp抗體可在臨床上輔助診斷消化道Hp感染。Hp是一種好氧性革蘭陰性桿菌, 該菌為胃癌的主要致病源[7]。有研究表明[8], Hp感染后使G-17的活性變高, 同時存在Hp感染和高胃泌素水平, 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要使胃癌的風險降低應盡快清楚Hp。本文結果表明, Hp陽性組G-17水平高于Hp陰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陽性組血清PGⅠ、PGⅡ、PGR與Hp陰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有研究表明[9], Hp感染可影響血清PG水平, Hp陽性患者的血清PGⅠ和PGR水平降低, 而PGⅡ水平升高, 這與Hp感染的部位和病程有關。本地區(qū)Hp感染率較高, 本研究分析了Hp感染, 以進一步闡明Hp與PG之間的關聯, 可以擴展樣本量加大研究的準確性。每個疾病時期測試結果的差異能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參考, 以提高了診斷率, 對于各種胃部疾病的診療和預防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 血清PG、G-17和Hp聯合檢測對胃癌早期篩查具有較好的輔助診斷效果, 篩查后, 要對可疑的病例進行胃鏡檢查, 并進行染色和活檢, 對病變性質進行確認, 可使早期胃癌診斷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育美, 李繼昌, 郭文濤.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聯合幽門螺桿菌檢測在胃癌篩查中的價值.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9, 27(1):79-81.
[2] 苑萌, 劉海忠, 任劍鋒. 幽門螺桿菌、胃蛋白酶原和血清胃泌素-17診斷及鑒別診斷老年胃癌和胃癌前病變的價值研究.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9, 18(4):376-37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胃癌診斷標準. 2010:1-3.
[4] 杜艷茹, 章蒙, 任玉青, 等. 胃康安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的影響. 中醫(yī)雜志, 2019, 60(12):1051-1055.
[5] 賴慎偉, 丁克芬, 范秤來, 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門螺桿菌14碳呼氣試驗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當代醫(yī)學, 2019, 25(18):81-83.
[6] 李國梅. 幽門螺桿菌聯合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早期胃癌診療中的臨床價值. 皖南醫(yī)學院, 2019.
[7] 李瓊珍. 胃泌素-17聯合胃蛋白酶原血清學檢測在胃癌早期篩查中的價值.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9, 4(2):107-109.
[8] 楊波, 饒玲娣, 王彥人. 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聯合C13呼氣試驗檢測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研究.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9, 16(8):1075-1078.
[9] 胡曉華, 張震, 李萬紅, 等. 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比值評分對重度萎縮性胃炎的判斷價值.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9, 57(2):21-24, 28.
[收稿日期: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