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東偉 聶航
【摘?要】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混凝土裂縫的出現(xiàn),導致建筑結構失穩(wěn),耐久性弱化,嚴重影響建筑結構使用功能的發(fā)揮,甚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因而工程建設中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受到廣泛關注。本文就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的成因進行闡述,進一步探究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控制的有效措施,旨在促進混凝土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的提升,保障建筑物使用安全,延長混凝土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控制
引言
隨著鋼筋混凝土結構功能的復雜化,混凝土商品得以廣泛推廣應用,其自身有著良好的抗壓性與可塑性,但受到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作用,存在一定變形及裂縫幾率。若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控制不到位,會導致混凝土建筑結構性能弱化,結構質量無法保證,這就會加大建筑物使用中的風險,因此有必要就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控制開展具體探究。
1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的成因
就施工材料因素來看,若原材料質量不達標,會導致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不足,影響結構強度與抗?jié)B透性,進而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縫,嚴重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若水灰比不科學,會導致干縮裂縫及沉降裂縫出現(xiàn);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fā)后往往會出現(xiàn)收縮現(xiàn)象,但混凝土自身干燥值較低,干燥后無法拉伸,導致干燥收縮裂縫出現(xiàn);若混凝土攪拌不恰當,受到溫度作用會出現(xiàn)膨脹裂縫。
就設計結構因素來看,在建筑設計階段若有關建筑裂縫問題的規(guī)定不夠完善,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僅僅局限于自己想法,設計存在隨意性,若結合需求調整設計,則會加大結構裂縫出現(xiàn)幾率。若建筑結構設計不夠科學、不夠完善,也會加大結構裂縫出現(xiàn)幾率。
就施工澆筑因素來看,若混凝土施工工藝的科學性不足,并未嚴格依照技術規(guī)范開展?jié)仓?、振搗、拼裝吊裝等操作,極易導致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出現(xiàn),建筑施工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炷翝仓駬v階段若并未嚴格依照規(guī)范及要求開展振搗,或入模坍落度不達標,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抗裂強度,結構裂縫出現(xiàn)幾率也比較大。若混凝土內部水分與空隙并未及時排出,則會導致混凝土握裹力下降;若并未把控好時間來開展混凝土二次抹壓,導致混凝土密實度不足,混凝土表面收縮裂縫的出現(xiàn)幾率也比較大。
就混凝土養(yǎng)護因素來看,這一因素是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中的重要內容,若養(yǎng)護不及時或不科學,極易給混凝土建筑結構埋下質量隱患?;炷两Y構所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較為顯著,若混凝土長期暴露于空氣中,會加大收縮應力,導致混凝土出現(xiàn)變形問題,進而加大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xiàn)的幾率。
就溫度控制因素來看,混凝土內外溫度差異顯著,溫度裂縫的出現(xiàn)與入模溫度超高、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差異較大等都存在一定關聯(lián),混凝土建筑結構使用性能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2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控制的有效措施
2.1施工材料質量控制
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中需要結合實際選擇施工材料,需要就水泥水化熱實施有效控制;粗骨料方面對于石料的選擇,應當保證其堅硬、粗糙,且具有較低的黏土含量;細骨料方面傾向于中砂,保證其顆粒大且空隙較小,實際含泥量不可過高。混凝土外加劑方面,減水劑的應用較為常見,應保證其性能良好。為滿足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要求,對于原材料的選擇應當與混凝土結構特性保持高度一致,以確?;炷两Y構特性得到改善,有效防范混凝土收縮變形,降低裂縫出現(xiàn)幾率。
科學化的材料配比也是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控制的關鍵措施,在這一方面,需要合理優(yōu)化水灰配比,結合實際需求控制用水量,提高混凝土攪拌質量,防范混凝土收縮變形?;炷翝仓靶枰獓栏窨刂扑嘤昧颗c水灰配比,保證劑量配置科學,充分攪拌后可促進混凝土成型,促進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質量的提升。
2.2混凝土結構優(yōu)化設計
在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中,應當重視結構設計的優(yōu)化,以有效防范結構裂縫。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就環(huán)境溫濕度等因素開展綜合分析,優(yōu)化結構設計,以防范縱向收縮裂縫。在結構設計過程中,可采取增加附加筋的方式,通過后澆帶作用的發(fā)揮,混凝土建筑的抗裂能力更強。混凝土存在熱脹冷縮作用,基于此會產生應力,繼而引發(fā)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因此結合工程實際及規(guī)范出發(fā),就混凝土入模溫度進行控制,實施分層澆筑,一定程度上緩解混凝土內部應力,防范冷熱溫差所造成的裂縫問題。
2.3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混凝土澆筑階段需要明確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實際情況,合理控制澆筑質量,以降低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xiàn)幾率。混凝土振搗階段應控制好具體的振搗時間,確保處于恰當范圍內,一般在20s-30s之間,確保振搗均勻,以切實提升混凝土密度。依照規(guī)定攪拌混凝土,控制好出罐溫度。觀察混凝土狀態(tài)直至初凝后開展二次振搗,排出混凝土中的氣泡和水。待振搗完成后,可進行二次抹面,令混凝土內部充實、外部光滑,混凝土裂縫出現(xiàn)幾率得以降低?;炷翝仓A段,需結合和易性及振搗器施工深度確定具體澆筑厚度。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遵循由下層至上層的順序。
2.4實施有效的混凝土養(yǎng)護
對于混凝土建筑結構裂縫的有效控制,應當規(guī)范開展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結合建筑施工實際出發(fā),澆筑完鋼筋混凝土結構后,可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處理,包括保溫、保濕、封閉等,強化混凝土結構保護層的防護效果,避免混凝土暴露于空氣中而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夏季氣溫較高,可通過灑水方式來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降溫處理。冬季寒冷,施工單位應當對混凝土結構采取保溫措施,比如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膜或秸稈等,促進混凝土溫度保持,以防范上凍問題出現(xiàn)。待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時清除水分,通過有針對性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縫,以切實提升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質量。
結束語
新時期下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為保證建筑物的強度與使用性能,需要嚴格把控混凝土建筑結構施工質量,對裂縫實施有效控制。這就需要明確混凝土建筑物結構的影響因素,通過施工材料質量控制、混凝土結構優(yōu)化設計、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及混凝土養(yǎng)護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裂縫控制技術的科學性,保證裂縫控制效果,有助于保障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參考文獻:
[1]谷志祥,趙衛(wèi). 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及裂縫控制研究[J]. 建筑與裝飾,2020,000(006):P.165-165,171.
[2]鄭喜年. 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及裂縫控制研究[J]. 居舍,2020(02):39-39.
作者簡介:
樊東偉,1998年12月23日出生,男,本科,土木工程。
聶航,1997年6月19日出生,男,本科,土木工程。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