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優(yōu)美的廣西壯族音樂聲起,男女二重唱:哎——山一重,水一重,山水重重踏歸程。風也濃來雨也濃,風濃雨濃情更濃。
女 文秀我畢業(yè)返鄉(xiāng)滿懷激動,
男 到百坭村把第一書記來擔承。
女 肩負著扶貧攻堅神圣的使命,
男 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去做群眾的服務兵。
女 為百姓,
男 解民生,
女 一件件,
男 一宗宗,
女 宗宗件件,
男 件件宗宗,
女 好事做得數(shù)不清,
合 數(shù)也數(shù)不清。
女 鄉(xiāng)親們欣喜若狂別提有多高興,文秀我心里邊一點兒也不輕松。百坭村地理位置處于險境,隨時有泥石流和塌方的可能。引水渠年久失修到處是裂縫,防洪抗災必須搶在雨季前完成。文秀我修渠施工忙得要命,
男 老主任氣喘吁吁喊連聲。(白)文秀……
女 (白)老主任。
男 你父親癌癥復發(fā)渾身腫痛,
女 聽此消息就像炸雷頭上轟。
男 (白)文秀哇。
女 (白)主任。
男 從你來到百坭村時老爸就患病,為扶貧你毅然離開了家中。一年多沒回家以工作為重,如今你父病復發(fā)不能再硬撐,快快回去,村里的事兒由我來頂。
女 (白)老主任,謝謝你。天亮前我一定返回程。文秀我開車急忙往家奔,回到家撲向老爸泣不成聲,我的老爸呀……(白)爸……
男 (白)閨女。
女 (白)爸,你怎么樣啊?
男 黃老漢看到女兒嘴角抽動,顫巍巍拉著女兒淚灑前胸??纯磁畠旱哪?,不再白凈,摸摸女兒的手不再像水蔥。女兒她疲憊不堪叫我多心疼?。ò祝╅|女。
女 (白)爸。女兒我沒在床前把您來孝敬,忍不住淚暗流不能放悲聲。
【忽然,傳來雷雨聲。
女 (一驚)爸,下大雨了,我得馬上回去。
男 (白)閨女,天黑、路滑危險哪,等天亮再走不行嗎?
女 (白)爸,水渠施工,我放心不下呀。
男 (白)閨女,那你千萬千萬要注意安全哪。
女 (白)爸,不用惦記我,您老多保重。
男 (白)秀……
女 (白)爸,秀——我回去啦。回轉身我望著老爸淚如泉涌,
男 我的秀匆匆忙忙消失在風雨中。
女 文秀我急忙駕車越山嶺,
男 眼前一片霧蒙蒙。
女 山路崎嶇,
男 又泥濘。
女 狂風陣陣,
男 怒吼聲聲。
女 道道閃電,
男 劃破夜空。
女 聲聲炸雷,
男 震耳欲聾。
女 滾滾洪流,
男 來勢兇猛。
合 塊塊巨石,滾落山峰。
女 夜空里打閃我心打閃,陣陣雷聲我心驚。前行步步臨險境,文秀我一刻也不能停。腦海里浮現(xiàn)出百姓的身影,更難忘一雙雙期盼的眼睛,空巢的李奶奶還在把我等,似傳來留守兒童驚恐的哭喊聲。村里水渠沒修好,趙家的魚塘正在搶修中。一場山洪灌了包,百姓怎求生?我和他們,心心相印。
男 血脈相通。
女 同喜同悲。
男 魚水交融。
女 不能舍棄這牽著魂魄,
男 連著筋骨,
女 濃濃的親情。
【暴雨傾瀉聲,沉悶的雷聲由遠而近——
女 (白)鄉(xiāng)親們,我回不去啦,鄉(xiāng)親們,我回不去啦——
【忽然,一聲山洪暴發(fā)的巨響,繼而,是死一般的寂靜。(喊)秀……
男 (喊)文秀……
女 (喊)你在哪呀?
男 (喊)閨女——回——家——來——吧……
女 鄉(xiāng)親們呼喚你捶胸頓足落下淚,
男 可憐你風華正茂、風華正茂那么的年輕。(白)文秀。
女 (白)閨女。你來到百坭村,
合 告別了女兒夢,女兒夢。
女 脫掉那魚尾裙,
合 扎根在泥土中。
女 為修路你女孩家,
合 卻當那壯漢用,
女 掄鐵錘揮大鎬,
合 手上老繭磨得一層層。
女 為我們脫貧致富,
男 你豁出一條命。
女 為我們不負韶華,
男 你甘愿做犧牲。
女 一天從早,
男 忙到晚。
女 累得你腰酸,
男 腿也疼。
女 渴了喝口,
男 山泉水。
女 餓了面包,
男 把饑充。
女 再難也擋不住你,
男 扶貧路。
女 電閃雷鳴隔不斷你,
合 心中的長征。
男 (白)文秀,你看到了嗎?
女 (白)老主任,我看到啦。咱們的砂糖橘,
男 全國都在訂。
女 如今已形成規(guī)模,
男 產銷一條龍。
女 村村通了,
男 柏油路。
女 屯屯都有,
男 光照燈。
女 咱們的百坭村,
男 盼來好光景,
女 告別了昔日的——
男 落后與貧窮。
女 只可惜鄉(xiāng)親們再也見不到你青春靚麗的身影,
男 只可惜你生命定格在如花的芳齡。
女 你來也匆匆,
男 去也匆匆,
女 化作天邊
男 的彩虹。
合 燃燒自己,照亮了我們百坭的前程。
【悲壯的音樂聲中,男女二重唱:淚灑山河悼英靈,扶貧路上未了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青春熱血鑄忠誠。
【伴唱聲中,大屏幕上黃文秀生前的工作照一張張閃現(xiàn)。
【終。
焦桂英是吉林省比較知名的二人轉作家,連續(xù)5屆參加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的曲本創(chuàng)作。從《公安戰(zhàn)線不老松》《天下娘心》《嫂娘》《最美兒媳》到《青春之歌》,一路走來真可謂碩果累累。
縱觀她的幾部作品,大寫的都是一個“情”字。特別是《青春之歌》,短短的十幾分鐘,把主人公黃文秀和鄉(xiāng)親們深厚的感情描寫得淋漓盡致。黃文秀大學畢業(yè)后本該留在城里,但她心系鄉(xiāng)親毅然回到百坭,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父親病情復發(fā),她本該陪伴在父親身邊床前盡孝,但她心系鄉(xiāng)親毅然含淚與父親道別連夜往回趕;返程途中雷鳴電閃大雨如注,她本該掉轉車頭脫離險境,但她心系鄉(xiāng)親毅然前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她和鄉(xiāng)親們已心心相印、血脈相通、同喜同悲、魚水交融、割舍不斷著牽著魂魄、連著筋骨的濃濃親情。她來到百坭,深深扎根泥土之中,脫掉了心愛的魚尾裙,告別了女兒夢,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家鄉(xiāng)百坭村這片土地上,用扶貧工作的成效詮釋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她的青春像鮮艷的花朵,永遠綻放在百色革命老區(qū)。黃文秀犧牲之后,鄉(xiāng)親們那撕心裂肺的聲聲呼喚、千般的不舍、萬般的思念更是扣人心弦、催人淚下,令人難以忘懷。“只可惜鄉(xiāng)親們再也見不到你青春靚麗的身影,只可惜你生命定格在如花的芳齡。你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化作天邊的彩虹,燃燒自己照亮了我們百坭的前程?!?/p>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者焦桂英飽含深情,用手中的筆如泣如訴地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凄美卻又震撼人心的故事。作為這個戲的表演者,我有義務、有責任、更有信心把黃文秀的事跡唱響大江南北,讓黃文秀同志的精神在我們偉大的祖國遍地開花,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年輕人能踏著黃文秀的足跡譜寫一首首壯美的青春之歌。
(點評人: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xié)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 閆淑平)
(責任編輯/陳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