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雅
摘要: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最鮮明的特征是突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且把整本書的閱讀與研討作為其課程內(nèi)容的第一個學習任務群。面對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這些重大變化,作為高中一線教師應該如何革新教學理念,用好教材,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語文教學,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呢?筆者把《紅樓夢》的重點章回作為教材,面對山區(qū)學生無論如何都讀不下去《紅樓夢》的現(xiàn)狀,以《紅樓夢》第四十八、四十九回中關(guān)于“香菱學詩”的內(nèi)容為抓手,與學生一起學習古代的詩詞文化,開展了“在名著導讀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研究”。
關(guān)鍵詞:香菱學詩;讀詩;寫詩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1-0150
《紅樓夢》里的詩詞曲賦是小說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描寫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也是它有別于其他小說的一個特點?!都t樓夢》第四十八、四十九回中關(guān)于“香菱學詩”的內(nèi)容就兼具敘寫小說情節(jié)、刻畫小說人物和展示作者才情的多重功能。在“香菱學詩”這個情節(jié)中,筆者主要是和學生一道讀《香菱學詩》 ,并以此作為范本教給學生讀詩、寫詩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香菱出身書香門第,有學詩的天賦,搬進大觀園后,又有學詩的便利:一有時間便跟黛玉學起作詩來了。作者通過香菱學詩的情節(jié),把自己的詩論和讀詩、寫詩的體會故事化了。
學寫詩,必先讀詩,所以故事情節(jié)分學習領(lǐng)會和寫作實踐兩個階段。具體來說,《香菱學詩》這個情節(jié)把學寫詩細化為如下幾個具體的階段。
第一步:講課,講詩的基本格律
黛玉顯然是一位很高明的老師,給香菱上課的開場白便是“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zhuǎn)、合,當中承、轉(zhuǎn),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毕懔馐浅鯇W詩者,把寫詩看得很神圣、很高大上。黛玉一開場就掃去她的畏難心理,然后一語中的、深入淺出地給她講解詩的格律要求,讓香菱心中天天纏繞的疑惑不問而自解。黛玉還特別強調(diào)在必要時可以突破格律,即“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边@種說法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可以舉唐代詩人崔顥《黃鶴樓》詩為例,這首被嚴羽《滄浪詩話》譽為唐人七律“第一”的詩,其前半首的寫法,“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本颓『米C實了黛玉所說的話。
第二步:讀詩,讀盛唐詩中的佳作
香菱愛陸放翁的詩句“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它有趣。黛玉說這詩淺近,格局不高,給她挑選的是王維的五律、杜甫的七律和李白的七絕,各一兩百首。集子中的佳作,黛玉還都加了紅圈,認為須將這些詩“細心揣摩透熟了”,肚子里先有這三個人做底子,然后再看陶淵明、謝、阮、庾、鮑等人的詩。黛玉挑選的詩是很有講究的,王維的五律在唐代有很高的成就,杜甫的七律成就唐代無與倫比,李白的七絕成就為唐代之冠。黛玉的主張又與嚴滄浪的“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詩,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的看法完全一致,所謂“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
第三步:悟詩,談讀詩后的領(lǐng)會
對“詩的好處”的領(lǐng)會程度是讀詩的關(guān)鍵所在,如果讀后茫然無所領(lǐng)會,不知一首詩究竟好在何處,讀得再多也沒用。但香菱“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她能敏銳地抓住王維五律中幾聯(lián)名句構(gòu)成生動意境的有決定性的用字,如:“直”“園”“白”“青”“余”“上”等,置身詩境,聯(lián)系現(xiàn)實畫面,反復玩味,企圖揭開其中詩句能產(chǎn)生藝術(shù)魅力的秘密,這本身就是寶玉說的“可知已得‘三昧”的表現(xiàn),故探春笑道“明兒我補一個柬來,請你入社?!边@也告訴我們的學生,讀詩、寫詩還是要講一點天賦的,至少要有一點想象力。
第四步:做詩,嘗試寫詩的甘苦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边@三種境界也可以用來形容香菱學詩的甘苦。
香菱在黛玉、寶玉、探春等的鼓勵下有了信心,便想試著寫詩,于是開始了詩的創(chuàng)作實踐階段。黛玉給出的題目是《月》,限用“十四寒”韻,“由你愛用哪幾個字去?!毕懔獾妙}后,便茶飯無心,一頭栽進作詩的構(gòu)想中去了。
香菱第一首詩做得極其幼稚,用語毫無含蓄。黛玉的評價是“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它縛住了。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p>
香菱做第二首詩時,苦心構(gòu)思,“可真是詩魔了?!摈煊駥Φ诙自姷脑u價是“只是還不好、過于穿鑿,還得另作”;寶釵的評價是“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個‘色字倒還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睂汍斓脑u價就是說香菱的這首詩比第一首詩要含蓄,還大膽的使用了修辭,只是有些偏了詩題。
香菱做第三首詩時,被詩魔所侵,夢中做詩。其詩為“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這首詩的面目大不一樣,此詩既是自己身世的寫照,還由己推人,詩意曲折,緊扣詩題,“團圓”二字,將月與人合詠,自然雙關(guān),余韻悠長。眾人的評價是“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曹雪芹仿效初學者的筆調(diào),揣摩他們習作中易犯的通病,以及他們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前進的過程,把不同階段的成績(說是寫了三首詩,其實只是寫詩三個階段的代表,在實際生活中,恐怕寫上三十首,也未必便能臻此優(yōu)異成績)通過“香菱學詩”這個情節(jié)都一一真實地再現(xiàn)出來,使這些詩歌成為小說描寫的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藝術(shù)上是非常成功的。作為《紅樓夢》讀者的中學生,我們既要讀進去,讀下去,還要讀出來,在名著閱讀中提升自己鑒賞古詩進而學寫古詩的能力。
作者簡介:陸 雅,系廣東省云浮市鄧發(fā)紀念中學高級教師,曾為云浮市教育局教研室語文科特聘教研員,現(xiàn)為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重點課題“基于名著導讀的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與策略研究”之子課題“在名著閱讀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主持人。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鄧發(fā)紀念中學? ? 5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