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泓
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部分人認為,含有添加劑的食品都是不好的,“無添加”“零添加”才是優(yōu)質食品的代名詞。超市中,同一類食品中外包裝上有“無添加”字眼,往往會吸引更多關注。但“無添加”就等于沒有任何添加劑嗎?“無添加”真的比“有添加”更安全嗎?同一種食品,食品添加劑種類越少,質量就越好嗎?專家表示,對于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而言,食品添加劑是不可或缺的,標榜“無添加”使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容易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根據(jù)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的食品添加劑包括抗結劑、防腐劑、甜味劑、抗氧化劑、膨松劑、著色劑、香料等23個類別,共計2000多種。
無論是工業(yè)化生產的面包、蛋糕、果汁飲料、冰淇淋等,還是家庭手工制作的饅頭、包子、油條等,都離不開食品添加劑。以前對于需要長期保存的食品,我們只能腌漬、熏制、糖漬,而如今防腐劑的使用使各類美食的保質期大大延長,降低了食用者的鹽分攝入量??寡趸瘎┦褂椭悎怨图彝コ床擞玫挠蜎]有了“哈喇味兒”??菇Y劑使食鹽在濕度大的夏天也不會結塊。甜味劑大大減少了蔗糖的使用,降低了食用者的能量攝入。食用色素的使用則讓食品變得令人更有食欲。
可以說,食品添加劑是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發(fā)展的產物,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消費者尋求“無添加”食品,本質是尋求更加健康的食品。但事實上,消費者對“無添加”的追求反而會使一些小作坊鉆空子,不加防腐劑自制“純天然”食物,結果導致食物在短時間內腐敗變質,其健康風險并不小。因此,作為理性的消費者,無須談“添”色變,而是需要明白哪些物質是可以在食品中添加的,哪些是不能添加的。
由于食品加工過程中違法違規(guī)事件的曝光,如添加劑濫用(超標使用甜蜜素、二氧化硫等)、非法添加(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豬肉)、使用工業(yè)級原料(工業(yè)檸檬酸、工業(yè)明膠等),不少消費者對添加劑很排斥。坊間流傳有“添加劑在體內積累導致慢性中毒”的說法,還有消費者將長期食用某種食品的潛在危害性歸咎于添加劑。
一般來說,食品添加劑在人體內參與正常代謝并排出體外,或不吸收直接排出體外。我國的食品添加劑都是經(jīng)過毒理性評價,綜合國際使用效果才投放應用的,其安全性評價本身便是考慮了大量、每天、終生攝入的情況,所以“添加劑在體內積累導致慢性中毒”是沒有任何證據(jù)支持的。還有人擔心多種添加劑同時使用可能會在體內引起相互作用造成更大危害,其實添加劑的安全劑量都在實驗中考慮過,消費者不必擔心。
長期食用某種食品的潛在危害性不應該由添加劑“背鍋”。比如,有家長覺得市售零食引發(fā)的兒童健康問題,其原因在于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而實際情況則是,零食攝入過多影響兒童正常膳食的營養(yǎng)攝入。有些人認為可樂里的添加劑危害人體健康,但可樂的潛在健康風險在于其中含有的大量游離糖。
食品添加劑在規(guī)定的范圍和用量下使用是安全的,但不能超量使用。例如,在豆腐制作過程中,鹵水就是一種起凝固作用的添加劑,其用量的多少決定了豆腐的老嫩程度。在《白毛女》這出戲中,白毛女的父親楊白勞被惡霸地主黃世仁逼得走投無路,喝下了自己制作豆腐用的鹵水,結果命喪黃泉。楊白勞之死的原因其實就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加工領域使用的添加劑。此外,添加劑還包括飼料添加劑、藥品添加劑、混凝土添加劑、塑料添加劑、涂料添加劑、汽油添加劑等。而其他添加劑及化工原料,本身就不允許在食品中應用,否則屬于非法添加。眾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混凝土添加劑、塑料添加劑和涂料添加劑。蘇丹紅、福爾馬林都是化工原料,也不屬于食品添加劑。
消費者如果想要了解某一類食物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可以查詢《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該標準提供了乳及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凍飲品等16大類食品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并詳細規(guī)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
對于市場上宣稱的“無添加”食品,多位食品從業(yè)者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當?shù)男麄鞣绞?,強調自家產品“無添加”似乎在暗示其他商家的產品“有添加”,會誤導消費者。“無添加”食品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相關標準本來就不允許添加,另一種是相關標準允許添加而商家未添加。
比如對小麥粉來說,“無添加”一般是指不加增白劑,但增白劑本來就是不允許添加的。再比如一些食品像蜂蜜、腌漬水果、常溫奶等,本來就不需要防腐劑,卻被宣傳“不含防腐劑”。本來不允許或者不需要添加食品添加劑,卻以此為賣點,這完全是商業(yè)噱頭,對于健康沒有實際意義。
關于“同一種食品的添加劑種類越少,質量就越好嗎”這個問題,廣州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負責同志指出,每種食品的生產工藝和生產配料均有差異,食品的產品質量不是以食品添加劑的加入種類多少來判定的。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yè)在生產、加工食品時,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所規(guī)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無添加”口號是商家迎合消費者心理的經(jīng)營手法。消費者若能科學地認識食品添加劑,對其使用規(guī)定有所了解,就不會受這種問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