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炯升 姚成翱 吳航 劉佳錫 鐘巍 張健 楊少輝
摘要:軍訓是大學生入學后的第一課,也是各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提高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軍隊大規(guī)模裁軍,使得傳統(tǒng)的部隊官兵帶訓模式面臨挑戰(zhàn)。為適應高校軍訓發(fā)展需要,一種全新的學生教官自訓模式應運而生。本文以長沙醫(yī)學院為例,研究學生教官自訓模式的應用與實踐,總結歸納出一套學生教官培養(yǎng)方案供各民辦高等院校參考。
關鍵詞:民辦高等院校;學生教官;自訓模式
2011年10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進行了第三次修訂,其中明確規(guī)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 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利用軍訓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為解決我國高校大規(guī)模擴招和新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影響下軍隊編制體制的調整帶來的軍訓教官的供需矛盾,各高校積極開展了軍訓新途徑的探索。
1.研究現(xiàn)狀分析
1.1部分高職院校軍訓模式
湖南省高職院校新生軍訓主要是以部隊官兵承訓為主,其中湖南網(wǎng)絡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是部隊官兵和學生教官共同施訓;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從2014年開始采取學生教官自訓,學生教官由退伍教師進行訓練和管理,據(jù)負責的老師描述,經(jīng)2015年突破以往的軍訓模式,改由學生教官承訓后,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決定以后都采用學生教官自訓;張家界航空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在2007年以前也是采用部隊官兵承訓,自湖南省教育廳于2006年就“關于在各高校中推廣學生自訓的軍訓模式的問題”專門在吉首大學召開現(xiàn)場觀摩會,并要求條件成熟的高校在學生軍訓工作中逐步推廣學生自訓的模式后,張家界航空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領導和武裝部負責人經(jīng)過多次的研究和全面的論證,決定對2007級新生軍訓采用學生教官自訓的模式。[2]
1.2民辦高等院校軍訓模式
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成立時間普遍較短、開展大學生軍訓缺乏成熟的管理體系、缺乏相關的專業(yè)人才、對于經(jīng)濟成本的側重考慮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軍訓工作開展差強人意,效果持久性差,這嚴重影響了民辦高校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提升大學生軍訓工作成效是民辦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不可回避且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課題。各高校必須探索并建立起適合民辦高校自身條件和發(fā)展狀況的大學生軍訓工作模式,才能以更少的資源投入,高效地完成軍訓項目。[3]
湖南省長沙醫(yī)學院于2015年開始實行學生教官自訓模式。通過退伍教師指導、學生干部訓練將通過考核的在校學生,培養(yǎng)成“學生教官”,讓這些“學生教官”再去帶新生軍訓。這種模式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軍事素質、國防意識、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2.探索與實踐
雖然“學生教官”自訓模式的開展解決了軍訓教官“供不應求”的問題,而且相對減少了學校軍訓開支。但是在學生教官隊伍的建設和培養(yǎng)上,依然存在許多無法忽視的問題,如思想覺悟不高、教學能力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正等。為了尋找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項目組成員面向長沙醫(yī)學院2018級學生征集隊員組建學生教官隊伍,并通過長沙醫(yī)學院2019年新生軍訓工作檢驗成果。
2.1面試篩選
通過線上報名、線下擺點等方式,共有257人填寫入隊申請表(見附錄1)。第一輪面試地點在教室,所有申請人按現(xiàn)場簽到順序依次上臺,進行1分鐘的自我介紹,并由面試官提問,初步了解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第二輪面試地點在體育館前坪,內容為30分鐘軍姿。軍姿是隊列動作的基礎,通過“三挺、三收”、眼神等細節(jié),可以體現(xiàn)出申請人的基本軍事素質;第三輪面試地點在田徑場,內容為男生跑五公里、女生跑三公里,通過體能摸底測試,可以考驗申請人的決心和毅力,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他們能否堅持到底、跑完全程。
經(jīng)過三輪面試篩選,共有85人入選學生教官隊伍,男女比例為68:17。為規(guī)范訓練秩序、確保教學質量,我們設立學生教官一、二分隊,各分隊設置學生干部3名并下轄三個班,隊長兼任一班長,副隊長兼任二班長,指導員兼任三班長,干部均由參加過2018級新生軍訓工作的學生教官擔任。
2.2日常訓練
在老師的指導下,項目組成員討論制定了學生教官日常訓練大綱(見附錄2)及考核制度(見附錄3)。各分隊干部按照隊列和體能訓練次數(shù)2:1的比例制定訓練計劃,據(jù)隊員課表確定訓練時間,每周至少組織3次訓練,視效果自行加訓。訓練期間,各干部嚴抓紀律作風養(yǎng)成、嚴格請銷假制度、保持純潔內部關系、把握隊員思想動態(tài)。項目組成員定期查看各分隊訓練進度,各干部匯報訓練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由于隊員都是在校大學生,難以集中分配、統(tǒng)一管理,故日常訓練旨在提高學生教官的隊列動作和思想覺悟,隊列訓練更多的是動作的重復,想要讓一個班達到整齊劃一、步調一致,需要隊員之間不停地磨合、培養(yǎng)默契。然而重復多了就會變得枯燥乏味,穿插小型會操、體能訓練、評比競賽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不但能增強團隊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還能激發(fā)隊員的訓練熱情;人心齊泰山移,如果說起初有隊員只是為了穿上那身軍裝“耀武揚威”,那么經(jīng)過日常訓練,他會收獲一群“戰(zhàn)友”,體會到何為“戰(zhàn)友情”,那么他就會從自己做起、自覺維護隊伍形象,在思想上向一名合格的學生教官轉變。
2.3暑期集訓
通過日常訓練,隊員們的動作標準、身體素質、思想覺悟已經(jīng)有較大的提高。下面為強化軍事技能、提升教學能力、學習軍事理論,我們采取軍事化管理開展為期15天的暑期集訓。為準確把握隊員身心狀況、針對性提高各項能力,在原人員編制的基礎上,我們在各分隊增設班長及副班長,總計12名學生干部,具體人員分配見(見表1)。在老師指導下,項目組成員制定學生教官暑期集訓大綱(見附錄4)及考核制度(見附錄5),各分隊嚴格按照集訓作息時間表(見附錄6)開展訓練教學。在集訓中穿插文體活動、觀看紅色電影、撰寫心得體會、軍體拳訓練、內務評比、軍事理論授課、教唱革命歌曲、組織拉歌訓練、戰(zhàn)場醫(yī)療救護等內容,可以使集訓生活豐富多彩,既能學習到軍人的優(yōu)秀品質,也能加深隊員之間的情誼,有利于新生軍訓工作的開展。
2.4新生軍訓
本次新生軍訓工作設立1個軍訓團,團長、副團長均由保衛(wèi)處老師擔任,下分5個營,營長、副營長均由學生干部擔任,各營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自行設立連隊,連長由學生教官擔任,連指導員由輔導員擔任,具體人員分配(見表2)。按照2019年長沙醫(yī)學院軍訓日常安排(見附錄7),各學生教官有序開展工作。
2.5新生反饋
為了提高和完善學生教官培養(yǎng)方案,項目組成員設計學生教官滿意度調查問卷(見附錄8),并在2019級新生班級隨機發(fā)放和收集。本次調查共回收問卷758份,有效問卷688份,問卷有效率為90.77%。
(1)性別構成:
男生:30.96%;女生:69.04%
(2)陣營分布:
一營:24.56%;二營:7.12%;三營:27.62%;四營:26.31%;五營:14.39%
(3)Cronbach信度分析:
從上表可知:信度系數(shù)值為0.958,大于0.9,說明研究數(shù)據(jù)信度質量很高;針對“項已刪除的α系數(shù)”,分析項被刪除后的信度系數(shù)值并沒有明顯的提升,說明題項均可保留;針對“CITC值”,分析項對應的CITC值均高于0.7,說明分析項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關系。綜上所述,研究數(shù)據(jù)信度質量高,可用于進一步分析。
(4)頻數(shù)分析結果:
1-6題考查的是學生教官的教學能力,80%以上的同學選擇“很滿意”;7-8題則是考查學生教官的個人能力,83.72%的同學選擇“很滿意”;第9題是學生對帶訓教官的總體評價,85.61%的同學選擇“很滿意”。綜上,說明該學生教官培養(yǎng)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學生教官自訓模式是值得推廣的。
3.總結
通過近一年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總結出一套較為成熟的學生教官培養(yǎng)方案。通過嚴格的面試篩選,我們保證了學生教官的總體質量;通過日常訓練、暑期集訓及定期考核,我們全面提高了學生教官隊伍的身體心理素質、加強了紀律作風建設,使他們基本達到一名合格軍人的標準,可以勝任新生軍訓工作。雖然學生教官的帶訓方式風格迥異,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接受,但他們都是把“育人”放在首位,意在為國家和人民培養(yǎng)后備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磊,徐國峰,劉剎.普通高校學校自訓,學生承訓“3521”軍訓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東北農業(yè)大學為例[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3):122-123.
[2]鄧麗群.湖南省高職院校新生軍訓模式與學生教官培養(yǎng)研究——以張家界航空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文史博覽(理論),2016(01):57-59.
[3]劉志勤.H學院大學生軍訓項目后評估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