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鵬
“充分休息、享受家庭時光其實是對員工最好的福利,還能避免開放式辦公、大型會議等效率殺手?!盩ina是某外企的HR總監(jiān),即便不是因為疫情迫使在家辦公,她也早已看到遠程辦公的優(yōu)勢。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超過1800萬家中國企業(yè)和3億用戶,都選擇了云辦公。事實上,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遠程在線辦公逐漸已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重要的需求,而疫情成為這場辦公革命的“催化劑”。
云辦公,其實是一場基于無線技術和IT技術的革命,它的影響力遠遠超越了技術的范疇。在“云辦公”的時代,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fā)生了種種變化,他們的新需求迫使企業(yè)做出調整,進而推動產業(yè)鏈的變遷;企業(yè)的種種努力和產業(yè)鏈的升級進而加強了商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
“我們來線上視頻開個會吧?!毙履赀^后,這句話已成為各個公司群里HR們的主流標配語言。各大企業(yè)的員工也都第一時間奔赴各自的線上會議室等待領導們部署日常工作,以及組員們互相討論所出現的種種問題。
BCG(波士頓咨詢)曾在一份企業(yè)創(chuàng)新力的報告提到,靈活、人性化的工作空間,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也釋放了員工的潛力,能夠提供恰當的移動策略的企業(yè)和組織機構也因此成為員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新一代員工更加追求與同事、客戶、公司之間的“化學反應”,一個靈活、移動、人性化的辦公方式,便是最有效的化學熔爐。
在思杰公司,員工們都會享有這樣一種權益:公司會給每位員工發(fā)放2500美元的補貼,用于購買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或手機等終端設備,讓他們選擇在任何地點辦公……“思杰已經把靈活辦公提升到公司戰(zhàn)略的層面,并且從企業(yè)文化上形成了統(tǒng)一?!彼冀芄疽晃磺案吖茉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
如今,疫情下的被迫在家辦公對企業(yè)的考驗是,如何擺脫因循守舊的工作傳統(tǒng),如坐定在辦公室寫代碼、寫策劃,老板必須看到下屬在辦公室,否則心里不踏實等等。除此以外,就是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去解決技術和安全問題,任何的工作和生產環(huán)境,安全是最基本要素,高科技時代,不要讓病毒、惡意攻擊肆意擾亂。
企業(yè)因該如何適應云辦公的日子呢?BCG的專家給出了一個答案:企業(yè)要讓移動項目的目標與更廣泛的業(yè)務目標相一致,以確保該項目有利于企業(yè)生產力、文化和客戶服務目標,贏得管理人員的支持——因為他們的業(yè)績是通過上述領域的改進來衡量的。這反過來有助于確保項目資金并提高受影響員工的接納程度。
另外,企業(yè)還需要選擇合適的供應商,能夠保證提供端到端的移動平臺,從而無需依靠第三方軟件來完成當前項目;所選定的供應商還應能夠提供極好的支持,包括7X24小時技術支持等。
為了更好的滿足靈活辦公的需求,一些企業(yè)正在不斷壯大其個人云解決方案產品組合,讓企業(yè)員工獲得他們想要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的同時,讓企業(yè)獲得所需的安全性和控制力。真正的無縫集成體驗應該是這樣煉成的——人、數據、應用和設備之間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安全的互動。
十多年前,企業(yè)的遠程辦公協作主要依賴于QQ,因為其提供臨時對話、群文件、群內音視頻會議+文檔共享,能滿足許多基礎的協作、會議、培訓需求。如今,企業(yè)微信、釘釘,逐漸的滿足了IM+在線文檔+團隊日歷的問題,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孕育而生。
產品的成熟度,和彼此之間的耦合度,決定了辦公協作的效率。對于業(yè)務層面要求更高的團隊來說,上述工具都是獨立于不同場景,甚至彼此割裂,體驗會很糟糕。也就要求企業(yè)需要開發(fā)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飛書是字節(jié)跳動推出的定位為全新一代創(chuàng)作和溝通平臺。在IM基礎上,飛書提供了音視頻會議、云盤、智能日歷、在線協作的文檔等等,同時也提供了開放平臺,使用戶能夠基于它去跟業(yè)務的系統(tǒng)做集成,快速構建自己的應用,也可以去充分的去利用第三方ISV應用。飛書的核心功能有:企業(yè)通訊錄、智能日歷、企業(yè)云盤、在線文檔、音視頻會議。
和阿里釘釘、騰訊企業(yè)微信不同,華為云Welink的主要目的在于將華為多個業(yè)務匯聚到一個平臺,實現各種辦公工具之間的融合,讓華為徹底告別此前多個煙囪式移動APP并行造成的體驗不一致狀態(tài)。
據華為官網數據顯示,從2017年Welink上線以來,經受了華為全體19萬員工的辦公檢驗,全球鏈接團隊52萬個,聯接知識21億次/年,聯接業(yè)務700+,提高員工整體協作效率30%。
workly.ai數字化辦公解決方案是青云QingCloud推出的一款數字化辦公平臺,通過這一方案企業(yè)可以讓員工安全接入的數字化工作環(huán)境,即時的連接員工并建立高效的溝通方式,便捷的分享和同步企業(yè)文檔,實現新一代數字化辦公方式體驗和升級?!捌鋬?yōu)勢在于,實現了全終端環(huán)境覆蓋,同時提供開放能力API,與企業(yè)現有業(yè)務系統(tǒng)平滑整合。按用戶的階梯化定價策略,大幅降低企業(yè)一次性投入成本,達成可控的總體擁有成本。”青云QingCloud負責該解決方案的高管表示。
不管人們是否愿意,遠程辦公的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一波普及。其熱度也早早地呈現在資本市場了。國內以釘釘、企業(yè)微信、騰訊會議、會暢通訊等公司為主,國外則是以Zoom、Slack、微軟Team等軟件為主。記者觀察發(fā)現,這些相關公司的股票在2月份呈現爆發(fā)式的增長。
“Zoom的應用程序在中國的下載量最近大幅上升。從過去幾個月平均每天的3000到5000的下載量,飆升到了25000的下載量”,在疫情的初期,EMJ Capital創(chuàng)始人艾瑞克·杰克遜在自己的推特上說。
Zoom在中國市場用戶的增長是得到考證的,2月3日,春節(jié)后的首個非正式工作日,3億居家辦公者擠爆了云辦公應用的服務器。Tina透露,他們公司在遠程辦公第一天先是用了釘釘開會,但因為當天的用戶量訪問量激增,導致釘釘服務器一時間崩潰。為了會議能夠正常進行,公司便推薦員工們下載使用Zoom。
靈活辦公應用火爆的背后,同樣是狂奔的云服務廠商。正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助推了電商的崛起,本輪的新冠肺炎疫情則加速了各個行業(yè)從線下向線上的遷移,在防疫的迫切需求下,云服務行業(yè)掀起劇變。
Vmware告訴了我們如何從全局規(guī)劃“靈活辦公”的IT架構邏輯。眾所周知,現在的企業(yè)IT架構是個分布在云-網-端的復雜結構,三者之間彼此融合、互相關聯。如果將云辦公看成是終端數字化的一種體現,其必然與另外兩者之間,達成某種源自IT基礎架構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得這種移動辦公與企業(yè)的數據、業(yè)務流程等緊密相關,最終成為一種可以固定下來的工作模式。
以VMware為例,它構建了一種從私有云到混合云、公有云,甚至邊緣云的“云+網”操作平臺。而在此“云-網”平臺基礎上的VMware Workspace ONE,則是一個面向終端側的應用。當三者結合就真正建立了一個讓用戶可以通過任意云、在任意設備上,連接任意應用的工作模式。
與此同時,IT基礎設施也為靈活辦公“護航”。以施耐德電氣為例,在今年一季度全新推出了“風云匯”數字化平臺?!帮L云匯”數字化平臺適用于傳統(tǒng)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應用,能夠對IT基礎設施如供配電、制冷、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信息采集、存儲、分析和云端可視化,實現對IT基礎設施和設備管理的有效支撐。
科技,在公共危機中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在此刻,商業(yè)價值與社會責任指向同一個方向——讓技術變得更有溫度,成為真正推動現實變革的力量。
充分利用云平臺、即時通訊工具、文檔協作工具,把自身重新發(fā)明成一個云原生的企業(yè),以數字化的公司治理,促進一個在線企業(yè)的在線協作,突破地域局限、物理邊界……將是企業(yè)“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對于一支非現場辦公的、純粹線上工作的隊伍,強迫996、洗腦、打雞血的動員都是很難奏效的。建立起一套企業(yè)數字化治理框架,科學度量人員效率產出,并匹配相適應的激勵制度和人力資源管理方案,是每一家傳統(tǒng)企業(yè)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如果把這次被迫“遠程辦公”視作一次數字化轉型的契機,而不是疫情中臨時性的應急方案,則是時候去探索與實踐自己的“數字化治理”之道了。
“所謂云辦公,實際上就是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成熟標志,也是實現業(yè)務數字化的一個必然成果。從這個角度講,與業(yè)務相關的云辦公,基礎只能是數據,所以討論云辦公可行性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真正解放數據,讓數據發(fā)揮真正價值的問題?!盚itachi Vantara資深解決方案專家陳雋認為,所有應用或服務都是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上的,數據能力很大程度影響公司業(yè)務的發(fā)展。因此只有做好數據價值階梯的用戶,才能真正實現云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