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燕 丁永文 顧吉林
摘 要:本文將Flash動畫應用于日食月食教學中,將教材中抽象的知識,通過淺顯而生動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關鍵詞:Flash動畫;日食;月食
1 引言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不斷突破,人們的學習方式、學習方法以及學習途徑也在快速地更迭與發(fā)展.目前,Flash動畫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Flash軟件能夠通過動畫、圖像、聲音等形式生動直觀地體現教學內容,增強學生感知外部事物的能力,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有難度的內容容易化,促進學生有效率地學習物理知識,增強課堂的活躍度,激發(fā)學生的潛在意識,使整個課堂具有良好的色彩.
日食是不受人為控制的一種自然現象,分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huán)食三種類型.如圖1所示,月球的影子有三種區(qū)域:本影區(qū)、半影區(qū)、偽本影區(qū).若月球的本影落到地面上,則形成日全食;若只是月球的半影區(qū)落在地面上, 則形成日偏食; 若只有月球的偽本影
到達地球,則形成日環(huán)食.
月食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類型.如圖2所示,當月球運行到本影區(qū)時,則形成月全食;當月球運行到半影區(qū)時,則形成月偏食;當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內時,則形成半影月食.
2 Flash動畫制作日食月食的過程
本文把日食和月食動畫分成多個場景,每個場景內又分成多個圖層,如星空、地球、太陽、月球、引導層、日食、月食、文字、陰影等,如圖3所示.分多個圖層進行設計和制作,有利于修改,各圖層的名稱清晰明了,制作時不易出現混淆.若在同一個圖層上制作,當兩個圖形出現交疊的情況,后一個圖形會覆蓋原圖形,且被改變的原圖形不能恢復,對修改造成不便.如圖4所示,在同一圖層下畫綠、藍、紅三個圖形,刪除紅色部分,它覆蓋的綠、藍圖形不能恢復.每個圖層都可以通過設置幀來控制元件出現的時刻、結束的時刻以及各種對象之間的銜接.場景也是可以編輯修改的,在窗口菜單項中選擇其它面板-場景或“Shift+F2”快捷鍵可以進入場景窗口,進行添加場景、直接復制場景、刪除場景、修改場景的名稱、調整場景的播放順序等操作,若保持原來設置,則默認先播放第一個場景,即從第一個場景的第一幀播放到最后一幀,然后再播放第二個場景,以此類推.若在某場景的最后一幀添加動作腳本,可以實現從當前場景跳轉到任意場景的任意一幀,例如:在“場景一”的最后一幀添加腳本gotoAndPlay (1,“場景三”),則在播放完“場景一”的最后一幀后,直接跳過 “場景二”,從“場景三”的第一幀播放.
本文使用了影片剪輯按鈕,如:地球看太陽、太陽陰影、太陽自轉、月食、地球自轉+月球公轉等,如圖5所示.
影片剪輯按鈕可以在內部設計和制作,能嵌套影片剪輯按鈕,在地球自轉+月球公轉按鈕中的地球自轉就是影片剪輯按鈕,使用引導層,形成月球公轉的效果,然后放到場景里播放,此設計簡潔、方便、能多次使用,減少主場景中的圖層,不容易混亂.本文制作了兩個控制按鈕start和stop,并為start和stop按鈕添加腳本文件,使其按下“start”按鈕后影片繼續(xù)播放,按下“stop”按鈕后暫停播放,具體腳本文件如下:
on (press) {
play();
}
on (press) {
stop();
}
此設計能夠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使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直覺思維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敏銳的觀察能力,利用直覺思維發(fā)現問題,針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合理的猜想與假設,推測問題的答案,并進一步驗證答案,從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從而快速有效的掌握相關教學內容.
根據上述的制作過程完成了日食形成的實際效果圖及月食形成的實際效果圖,如圖6、圖7所示.
3 基于日食月食Flash動畫的教學片段設計
日食、月食部分的知識點概念多并且比較抽象,不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過程枯燥,內容缺乏新鮮度,思路混亂,理解難度大.原因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通過黑板直接講授或演示實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授,在45分鐘的時間里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教師在黑板教學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要考慮黑板的板書問題,當知識點內容多的情況下,教師可能需要反復的擦黑板,不利于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實驗探究課一般是教師向學生做演示實驗,學生觀察現象,但有些過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消失了,學生可能因為冗長的演示過程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而沒有觀察到準確的實驗現象,難以真正理解這部分內容.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失去對學習的熱情.Flash動畫可以將學習的內容,利用比圖形更為生動的動畫方式展示出來,實現內容同步、微觀細致、慢放現象等良好效果,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發(fā)現問題、合理假設、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以使課堂更為真實、高效.以下是基于日食月食Flash動畫的教學片段設計.
師:同學們觀看動畫(播放動畫),觀察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你發(fā)現了什么?能不能試著解釋日食是怎么形成的?
生: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太陽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而光是沿直線傳播傳播的,月球的黑影就落在了地球上,形成了日食.
師: 很好!月球的影子有三種區(qū)域:本影區(qū)、半影區(qū)、偽半影區(qū).(播放動畫)不同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會出現不同的日食現象.本影區(qū)、半影區(qū)及偽半影區(qū)分別落在地球上,地面上的人會看到什么樣的日食?
生1:如果只是月球的本影落到地面上,月球遮住了全部的太陽光線,地面上的人會看到太陽完全被遮住了,就是日全食.
生2:如果只是月球的半影區(qū)落在地面上,月球遮住了一部分的太陽光線,地面上的人看太陽有一部分缺失,就是日偏食.
生3:如果只有月球的偽本影到達地球,月球遮住了太陽的中間光線,地面上的人會看太陽像一個圓環(huán),就是日環(huán)食.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能不能再解釋月食是怎么形成的?(播放動畫)
生: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時,太陽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擋住,而光是沿直線傳播傳播的,地球的黑影就落在了月球上,形成了月食.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月球運行到本影區(qū)及半影區(qū)時分別會出現什么月食?
生1:當月球運行到本影區(qū)時,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條直線上,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完全被地球擋住,就是月全食.
生2:當月球運行到半影區(qū)時,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就是月偏食.
師:回答得很好,還有沒有同學補充?
生:沒有.
師:除了剛才同學說的月全食和月偏食之外還有半影月食,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過地球的半影區(qū),造成月球面亮度極輕微的減弱,使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時昏暗一些,就是半影月食.
師:我們發(fā)現不論是日食的形成還是月食的形成都與地球、月球、太陽三者的位置有關,因此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過程,需要明確三者的位置關系.
4 結論
將Flash動畫應用到教學中,不僅能夠改進教師作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將相關知識點串聯,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把對事物的觀察轉化為感性認識,再把感性認識轉化為抽象概括的理性認識,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Flash軟件將多媒體的影像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聯合在一起,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種事情產生興趣,就會對此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積極主動的一面,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日食月食這種立體式的動畫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完善,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芳.高職Flash動畫制作網絡課程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納稅,2017(36):163-164.
[2]王福君.Flash課件在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46(04):43-44.
[3]章序,雷穎.Flash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2):146.
[4]譚虹.基于Flash的微課設計與制作[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31):159-161.
[5]聶犇,汪琴.試論Flash的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31):212-213.
[6]王震,田麗杰.物理教學論[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
(收稿日期: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