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懿 馬真
槍械設計大師——勃朗寧先生
1855年1月23日,約翰·摩西·勃朗寧生于美國猶它州鹽湖城北的奧登堡鎮(zhèn)。沒有讀過名牌大學,但他心靈手巧,加上受到修槍匠父親的熏陶,10歲就開始自己造槍,順理成章地成為著名的多產槍械設計師。24歲與芳名蔡爾德的姑娘結婚成家,家庭美滿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40歲左右的勃朗寧精力充沛,同時與美國著名的溫徹斯特和柯爾特兩大公司合作,研制霰彈槍、機槍和手槍,他研制的槍各個成就輝煌。
勃朗寧先是在M1887杠桿式霰彈槍的基礎上,為溫徹斯特公司研制出發(fā)射18.53x70毫米(12號)霰彈,采用泵動式裝彈的M1893霰彈槍。該槍最大的特點是裝填時摒棄了以前下拉杠桿的大動作,只需握住下護手前后滑動(護手就是管式彈倉的外殼),如同操作日常打氣筒一樣的動作,就可實現(xiàn)次發(fā)彈藥的裝填,快速簡潔,是霰彈槍的一大進步。侶97年,勃朗寧又將M1893霰彈槍加厚槍管,加強機匣,改進成發(fā)射無煙火藥的M侶97霰彈槍,成為美國市場上最流行的霰彈槍,一直生產到1957年,總數(shù)達1024 700支。
勃朗寧與柯爾特公司合作始于機槍專利合同。1890年,勃朗寧提出利用從槍管導出的火藥燃氣能量,實現(xiàn)彈藥自動裝填的機槍專利,1891年賣給了柯爾特公司,生產后成為世界上第一挺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機槍,1893年被美國海軍試驗考核,侶95年決定列裝,命名為M1895柯爾特機槍。雖然陸軍只訂購了100挺試裝,沒有正式列裝(仍然使用加特林機槍),但出口量很大,曾銷往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比利時、加拿大、英國等國,總共生產了25000挺。
由于勃朗寧在溫徹斯特和柯爾特公司的研發(fā)大獲成功,針對當時手槍都是轉輪手槍的情況,他想到機槍能夠利用火藥燃氣實現(xiàn)自動裝填,那么也可以利用這個原理來消除轉輪手槍槍管與轉輪的間隙閉氣不嚴等弊端,勃朗寧開始轉戰(zhàn)到手槍領域。
柯爾特M19000手槍(前期)
柯爾特M1900手槍閉鎖狀態(tài)的槍管通過兩個鉸鏈與握把座相聯(lián)
侶96年5-6月,勃朗寧向柯爾特公司提交了槍管后坐式自動裝填的手槍方案,基本架構由握把座、槍管和套筒(槍史上的首開新詞)組成。槍管通過兩個鉸鏈與握把座相連,套筒騎在槍管上,槍管上的凸棱咬入套筒凹槽內,槍管的膛尾被套筒下部抵住;發(fā)射時槍管套筒一起后坐51毫米,槍管被鉸鏈拉下來,套筒則離開槍管繼續(xù)后退,完成退殼及重新裝彈動作。該槍是世界上最先實現(xiàn)空倉掛機功能的槍。
1898年11月,柯爾特公司制出樣槍,交付部隊試驗、試用。經過部隊意見反饋,公司落實改進,1900年5月,美國陸軍定名為M1900手槍,隨后訂購200支試用。1900年9月海軍訂購250支試用。
美國M1900手槍發(fā)射9毫米轉輪長彈改進的(9x23毫米)無底緣自動手槍彈,彈匣容彈量7發(fā),空槍質量1.02千克,全槍長235毫米,槍管長152毫米,初速384米/秒。
柯爾特公司銳意進取,對來自部隊的使用要求不斷改進,于1902年定型為M1902手槍。主要改進為:彈匣加長,容彈量增加;增加了空倉掛機解脫桿;握把加長,握持更加牢固;握把左下方增加槍綱連接環(huán)(用連接繩防范手槍掉落或被搶)。
美國柯爾特M1902手槍的彈匣容彈量8發(fā),空槍質量1.08千克,全槍長229毫米,槍管長152毫米。
因為當時美國陸軍內部對手槍口徑是否需要比9毫米更大些發(fā)生爭執(zhí),遲疑不決,柯爾特M1902手槍生產批量不大,前前后后共生產了4274把。軍方不積極,柯爾特公司在M1902手槍基礎上擴大口徑,研制發(fā)射11.43毫米槍彈的M1905手槍,生產6000支,繼而參加1906年開始的美軍新一代手槍選型競爭,最后奪得美國M1911手槍選型的勝利。
柯爾特M1900手槍(后期)
柯爾特M1902手槍的空倉掛機狀態(tài)
柯爾特M1902手槍左、右視圖
柯爾特M1902手槍左、右視圖
勃朗寧踏入手槍領域是花開兩朵,在柯爾特公司開一朵外,還有一朵開在比利時FN公司。
1896年,勃朗寧向柯爾特公司提交槍管后坐式自動裝填的手槍方案時,也考慮到可以多渠道利用火藥燃氣實現(xiàn)自動裝填:對于威力小的槍彈不需要把膛尾強行關閉,簡化機構,直接用套筒的慣性承受膛內燃氣壓力,套筒后坐完成發(fā)射的機構動作循環(huán)。這就是自由槍機式手槍方案。此案1897年4月20日獲得專利,專利號580926。勃朗寧考慮這種發(fā)射0.32英寸槍彈的小威力手槍軍方不會要,因為美軍還在嫌棄0.38英寸口徑小呢。于是勃朗寧想賣給溫徹斯特公司民用,但溫徹斯特公司要求買斷,勃朗寧要求分紅,意見不一導致僵持。
一天,勃朗寧再次來到溫徹斯特公司會客室內等公司財務總監(jiān),等呀等,預約時間超過了1個多小時,等他得腳后跟都涼了(美國人說法)也沒見到財務總監(jiān),氣得回家收拾行裝,直奔碼頭買了船票,飄過大西洋,到了比利時。后來得知事發(fā)偶然,財務總監(jiān)是因心臟病發(fā)作而失約。
勃朗寧為何突然去了FN公司呢?侶89年成立的FN公司在完成政府訂購的步槍任務后,讓對外業(yè)務總監(jiān)哈特·0·博格到美國哈特福德探討自行車生產技術,看能否轉產,沒想到與正在柯爾特公司搞手槍設計的勃朗寧相遇成交。于是博格向FN公司推薦了研制生產手槍的方向,勃朗寧因此與FN打過多次交道。而且歐洲民間喜歡威力小點的手槍,形勢喜人。
1897年7月17日,F(xiàn)N公司與勃朗寧簽訂合同,以2000美元買斷勃朗寧設計的7.65毫米自由槍機式手槍專利,僅在歐洲生產銷售。此槍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大量生產的自由槍機式手槍。1899年生產了3900支。1900年被比利時軍隊相中、列裝,命名為M1900手槍。用11年的時間生產了724490把。初期生產的帶有縮小的M1900外形圖標,后期只有FN廠徽。俄羅斯購買作警察和軍隊校官用槍,同時也是日本將校軍官常私購的手槍。
比利時M1900 FN7.65毫米手槍左、右視圖
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槍管固定于握把座上,復進簧位于槍管上方,兼做擊針簧,復進簧后端的槍機與套筒相連,擊針式擊發(fā)機構。照門前方有一個擋塊,只有擊針處于待擊狀態(tài)時才自動縮回進行瞄準。該槍結構簡單,總共39個零件,整體扁薄、輕巧,是早期手槍中比較優(yōu)良的。復進簧在槍管上方,使槍膛軸線下降,有利于提高射擊精度,也是該槍的特點之一。
該槍在我國頗為流行,俗稱“槍牌擼子”,因為握把護片上商標有著小手槍圖案。擼子是以前中國人對彈匣在握把內且有套筒的自動手槍的俗稱。當時上海兵工廠、金陵兵工廠都曾仿制。1913年,南京金陵兵工廠仿勃朗寧1900式7.65毫米自動手槍,全槍長有152和203毫米兩種,后者配有木制槍盒,槍盒可與握把連接成“槍托”。
比利時M1900手槍全槍長163毫米,槍管長102毫米,全槍質量0.63千克,彈匣容彈量7發(fā)。發(fā)射兩種彈,一種是由勃朗寧本人設計的7.65x17毫米半底緣槍彈(0.32英寸ACP),彈頭質量4.85克,初速300米/秒;一種是7.65x22毫米手槍長彈,彈頭質量5.5克,初速365米/秒。
比利時M1900 FN手槍大部件分解
總結一下:勃朗寧設計出兩支M1900手槍,一個是管退套筒兼作槍機式自動原理的開拓者,定型在美國,軍方購買350把試用后,因故障較多被擱置,但它是后來成功的M1911的起步;一個是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的開拓者,定型在歐洲,口徑和威力稍小,適合民用市場需要,但被比利時軍方定型裝備,得到世界性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