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
2019年10月16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5周年日,在上海的馬蘭核試驗基地的老兵們相聚一處,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其中少將夫妻張利興和朱鳳蓉格外引人注目。
張利興和朱鳳蓉是高中同學。1959年,張利興考取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一年后進入新組建的工程化學系放射化學專業(yè)。朱鳳蓉則被錄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一年后,轉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在清華的日子里,他們如饑似渴地學習核科學,希望有一天能為中國的強大做出貢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全體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員時莊嚴宣布,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當天晚上,清華參加演出的學生演員把這個好消息帶回了學校。全校沸騰了。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張利興和朱鳳蓉心里始終回蕩著用知識報效祖國的激情。1965年,張利興大學畢業(yè),把他分配到了我國唯一的核試驗基地——馬蘭核試驗基地。1968年,朱鳳蓉謝絕了留校任教的邀請,她也報了名去了馬蘭基地。
馬蘭核試驗基地附近沒有人煙,是非常適合進行核試驗的區(qū)域??墒?,這里的生活條件卻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夏天酷熱,冬天酷寒,喝的是苦澀的孔雀河水,想吃點青菜特別難?;匮芯克陔x馬蘭四十公里叫“紅山”的天山山溝里。1969年12月12日,朱鳳蓉結束軍訓后的那年冬天,兩人在紅山結了婚。
研究所駐地紅山經(jīng)常有狼出沒傷人,朱鳳蓉工作的質譜組常常加班到深夜,她下班回家的路上就遇見過狼,對峙了好一會兒,才安全脫身。
張利興所在的研究室擔負地下核試驗選址的重任。大家夜以繼日地籌建實驗室,每天都工作到半夜兩點以后才休息。核試驗樣品放射性很強,為測到短壽命核素,必須在核爆取樣后盡早對樣品進行處理,盡管放射性對人體有害,大家都搶著操作。
紅山的條件比馬蘭還要艱苦,蔬菜稀缺,成年人可以忍受,有小孩以后就不行了。1974年,張利興和朱鳳蓉有了女兒,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yǎng),他們向戰(zhàn)友學習開荒種地,種了多種蔬菜。戰(zhàn)友借回家探親的機會,帶回了新鮮雞蛋給張利興和朱鳳蓉。他們從書上學孵化雞蛋的常識,二十一天后,孵出來一窩小雞,解決孩子的營養(yǎng)問題。
那些年,張利興和朱鳳蓉經(jīng)常出差,有時趕上兩人都出差沒人看護女兒,他們就將女兒托付給鄰居或者戰(zhàn)友。后來,張利興出國進修,朱鳳蓉的母親就主動來到馬蘭幫忙帶外孫女。
1980年,張利興從國外進修回來后,被調到了朱鳳蓉所在的研究室,兩人一起從事核武器放射化學診斷工作。
核試驗診斷中有挑戰(zhàn)性的科研課題很多。有的課題入門很快,可以較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很快得到應用。而多數(shù)課題不是這樣,要經(jīng)歷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的鍥而不舍的研究才能得到答案,有的難題直到停止核試驗也未能得到圓滿解決。特別是1981年我國宣布停止大氣層核試驗后,原有的許多空中核試驗診斷方法和技術無法使用后,張利興、朱鳳蓉兩人就開始與大家一起研究過地下核試驗關的難題。
1996年,高強度的、沒日沒夜的工作使朱鳳蓉病倒了,白血球降到兩千,還患上了膀胱腫瘤,雙眼晶體混濁。住院期間,朱鳳蓉眼睛盯著天花板,滿腦子想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公式,竟然想出了長期未找到的診斷方程,在病床上解決了這個困擾多年的問題。張利興來看望她時,朱鳳蓉趕緊將自己的思考告訴丈夫,張利興回去立刻編寫了計算程序,計算出了氫彈地下試驗診斷數(shù)據(jù)。
1996年7月29日,我國進行了最后一次核試驗,宣布暫停核試驗。張利興、朱鳳蓉參與多次核試驗,貢獻頗多,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科技成果獎,以及國家級發(fā)明獎。1997年、1998年兩人先后被中央軍委晉升為少將。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以后,張利興參加了聯(lián)合國全面禁核試條約組織籌委會的談判,作為條約組織籌委會核查工作組中國代表團的科學顧問,為維護我國的利益,在談判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工作性質,兩口子工作依然繁忙,經(jīng)常在外出差。1998年,女兒生孩子,兩人都沒在女兒身邊,這讓他們感到特別愧疚。
為了彌補對子女的虧欠,在外孫女三歲以后,每次出去療養(yǎng),張利興和朱鳳蓉都會帶上她。在外公外婆用心教育下,外孫女自理能力特別強。
2007年,退休后的張利興和朱鳳蓉,又被返聘回研究所,一直工作到2010年。2016年9月,兩人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工作生活了一輩子的基地研究所,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