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軍莉
衡水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河北 衡水053200
子宮脫垂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在中老年女性群體中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我國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子宮脫垂在我國臨床的發(fā)生率約為5.8%-41.6%。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包括盆腔筋膜松弛、宮骶韌帶及主韌帶松弛等,此類患者常伴有尿失禁、陰道壁膨出等癥狀,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不良影響[1],因此必須施以及時治療。臨床多以手術手段對子宮脫垂患者進行治療,手術方式多樣,療效不一,基于此,本文納入100例患者展開對比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此文于本科室中,由2019年11月起到2020年11月期間內(nèi)就診群體內(nèi),隨機選擇100例患者作為對比研究對象,患者均經(jīng)本科室診斷為子宮脫垂。分組原則為患者治療手段的差異,對照組與研究組內(nèi),各有50例病患。對照組50例病人群體,均為43-75歲年齡區(qū)間及1-4年病程區(qū)間,平均值分別為(59.6 2±5.4 9)歲及(2.8 3±0.9 2)年。研究組50例病人群體,均為43-75 歲年齡區(qū)間及1-4 年病程區(qū)間,平均值分別為(59.0 2±5.3 2)歲及(2.6 9±1.0 9)年。本研究滿足倫理委員會要求,在患者與家屬知曉、倫理委員會允許前提下開展,患者與家屬簽署同意書,對照及研究兩組患者基線資料以SPSS20.0 系統(tǒng)比較,不具差異性(P>0.0 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B超以及宮頸刮片檢查,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患者小劑量雌激素,術前連續(xù)3d,給予患者坐浴高錳酸鉀稀釋液,每天以碘伏對患者外陰進行清潔,手術前1d,給予患者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zhì)散,以達到腸道清潔的目的。
對照組患者以傳統(tǒng)經(jīng)陰式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取患者截石位進行消毒并展開手術,首先將手術視野暴露,然后分離陰道前壁黏膜,將膀胱上推后,分離宮頸后壁的陰道黏膜,打開腹膜反折切除子宮,切除子宮后行集束狀縫扎。
研究組患者以陰式子宮切除結合腹腔鏡下陰道殘端骶韌帶懸吊進行治療,陰式子宮切除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在縫合時行陰道殘端骶韌帶懸吊,具體如下:選取下腹部小切口,建立氣腹,置鏡,對陰道殘端進行連續(xù)縫合,并將膀胱陰道筋膜和直腸陰道筋膜縫合至陰道殘端,構成盆底筋膜層結構;將宮骶一側(cè)的韌帶牽拉起,將骶韌帶外側(cè)后腹膜打開,利用不可吸收線在骶韌帶附著下方3c m 的位置對骶韌帶進行連續(xù)折疊縫合,約2-3針,縫合至同側(cè)陰道斷端,拉緊縫合線并打結,將坐骨棘與宮骶韌帶的水平距離縮短,縫合時需避免損傷輸尿管,另一側(cè)骶韌帶以相同方法進行縫合;將筋膜、陰道殘端以不可吸收線縫合吊在骶韌帶上,然后將腹膜關閉,停止手術。
1.3 觀察指標 包括臨床指標,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2.1 臨床指標比較 較之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更短,術中失血量更少,復發(fā)率更低(P<0.0 5)。詳見表1。
2.2 不良事件比較 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事件的概率各為22%、4%,相較之下研究組明顯更低(P<0.0 5)。詳見表2。
表1 臨床指標比較
表2 不良事件比較
子宮脫垂患者臨床以腰骶部下墜感及疼痛、陰道內(nèi)腫物脫出等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時出現(xiàn)排尿困難、尿失禁、陰道壁及宮頸感染、潰瘍等,若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2]。手術是治療子宮脫垂的常用手段,既往多以經(jīng)陰道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該術式有著疼痛低、出血少、腹部無切口、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可改善患者陰道壁生理功能及提肛功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3]。
近年隨著微創(chuàng)理念的普及以及我國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腹腔將在我國臨床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子宮脫垂的治療中,腹腔鏡下子宮腹直肌懸吊術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該術式可通過腹腔鏡放大患者子宮局部病灶,使醫(yī)師能清晰的對患者子宮、子宮附件以及腹腔的情況進行觀察,有效的提高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其外,該術式實現(xiàn)了微創(chuàng)治療,有效降低了患者機體因手術而遭受的損傷,并且有效減少了手術時間,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并降低了術后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風險。小切口手術的方式,降低了操作難度,也降低了患者術中失血量。并且,該術式通過腹腔鏡下陰道殘端懸吊,進而降低了患者術后再次出現(xiàn)脫垂的風險。
本文以陰式子宮切除結合腹腔鏡下陰道殘端骶韌帶懸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提高了視野清晰度,有效降低了術中損傷,降低了失血量,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治療安全性,同時也降低了復發(fā)風險。
綜上所述,對于子宮脫垂患者的治療,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較傳統(tǒng)治療手段有更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因此可行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