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源
對聯,乃漢字特有的文化。她已躋身文學殿堂,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字載體。
日前,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文化獎評選塵埃落定,各大獎項悉歸得主,并在溫州甌海區(qū)舉辦了隆重的頒獎儀式。綜觀第一屆(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頒獎)和第二屆(二〇二〇年八月二十一日頒獎)『甌海杯』,可謂佳作紛呈,為現代對聯藝術的新發(fā)展和當代文化的大繁榮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使其煥發(fā)出無限生機,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
以下試從幾個方面分析『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文化獎評選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首先,從兩屆當代對聯創(chuàng)作金獎得主呂可夫(第一屆)和康永恒(第二屆)具有非凡藝術魅力的作品來看,可以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學修養(yǎng)。
二〇一〇年,《對聯》雜志下半月刊舉辦第一屆『湖頭杯』中國對聯巔峰對決邀請賽,呂可夫先生和康永恒先生都在受邀之列。當年,十位受邀選手包括董汝河、許有信、康永恒、周廣征、莫非、曹云霖、呂可夫、李俊和、蘇振學、石印文等,年齡跨度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呈現出年齡梯度。此十人皆為當時國內頂級聯家代表。在第一屆『湖頭杯』中,康永恒先生的聯作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
題湖頭水車閣
如車如轎,如閣如亭,百多年制度屢新,大轉圜中窺世象;
且奏且歌,且行且樂,十八社民風猶樸,勤耕隴上養(yǎng)天和。
湖頭十景之月峰樵徑
數百年石徑依然,惟世界聿新,樵歌
無復振林樾;
三五步月巖即是,有煙霞不老,云影猶堪問洞仙。
呂可夫先生的作品亦很打動人,如其代表作:
題湘江
岳色江聲,帶八桂嵐煙,九千檣櫓來天際;
晴川遠浦,挾三湘云氣,十萬波濤下洞庭。
再如題七佛春云
霞卷霓舒,滿寺香云爭禮佛;
晴奇雨好,半峰天絮最宜春。
題竹
有生但立虛心節(jié);
縱死猶開異代花。
題水泊梁山宋江井
一眼石泉沉日月;
幾瓢天露洗江山。
兩位當代對聯創(chuàng)作金獎得主的作品,讀來甘之如飴,對引領對聯向文學化、實用化、精品化的進程,起到重要的作用。十年前如是,十年后聯藝更為爐火純青,體現出高超的藝術造詣,其聯作魅力十足。綜上所述,呂可夫先生和康永恒先生摘取『甌海杯』前兩屆桂冠,確屬實至名歸,可喜可賀。同時,兩屆當代對聯創(chuàng)作獎獲得者王翼奇、賈雪梅、溫本理(第一屆);卜用可、周永紅、孫付斗(第二屆)的作品亦可圈可點,均為當代楹聯藝術精品力作。當然,也必須指出,二〇一六年評選出的中國聯壇十秀:卜用可、文偉、王家安、呂可夫、嚴海燕、張小華、鄒宗德、賀宗儀、賈雪梅、康永恒,其中有多位躋身創(chuàng)作獎之列,可見『甌海杯』評選是群眾口碑和權威楹聯組織的完美組合,具有廣泛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在『甌海杯』兩年一度的評選中,吸引了千余名當代聯壇高手角逐,集中體現當代聯壇創(chuàng)作的后備力量。
首屆當代對聯理論獎獲得者為常江教授和余德泉教授,這個評選結果可謂深孚眾望,令人信服。兩位老先生皆有理論巨著問世,于對聯文化貢獻巨大。所謂名師巨匠,桃李滿天下。常江教授作為中國楹聯學會創(chuàng)立者之一,厥功甚偉,在當代聯壇久負盛譽。余德泉教授門下之『湖湘七子』各具絕學,為光大師門全力以赴,特別是近年新收歸門下余門『廿四君』,皆為當代青年才俊。第二屆當代對聯理論獎得主孫則鳴、景常春,多年來勤耕于理論硯田,其見識之深、作品之豐、文筆之犀利,與老一輩聯家相比各擅勝場,與同時期對聯理論作者相比,其才學尤為突出,故而當選理論獎得主亦順理成章,功到自然成,不遑多讓。
長期以來,大家似乎有個印象:搞對聯理論研究者,多疏于實踐。但兩屆『甌海杯』對聯理論獎評選讓人耳目一新,其程序之嚴謹、評選之公正、獲獎者之功力,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了最佳注腳。在理論研究日益完善的今天,為楹聯愛好者深入系統(tǒng)總結作品得失,指出一條光明大道。
楹聯一直在逆境中求生存,其發(fā)展歷盡滄桑?!郝撾m小道,易學難精』,在中國楹聯學會聯律普及的強力推動下,一批批聯壇新人異軍突起,已逐漸嶄露頭角。兩屆『甌海杯』評選進程中,有數以百計的新人加入競逐者行列,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作品雖尚顯稚嫩,然已具備較佳潛質,擁有足夠提升空間。近三年來,在聯都網站、曾聯惠對聯課堂、中國楹聯論壇、四海微信群等現代傳媒鼓呼之下,鼓勵與培養(yǎng)新人蔚成風尚,一大批聯壇新軍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其作品逐漸擺脫最初模仿痕跡,逐步向形成多元獨特風格進發(fā),且已經涌現出一些代表人物,此類舉措對于當代聯壇振興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新人培養(yǎng)上下大力氣,花真功夫,才是楹聯大繁榮大發(fā)展的主流?!寒T海杯』的對新人一視同仁,拿作品說話,足資借鑒。
梁啟超曾言,對聯為『痛苦中的小玩藝兒』。對聯只有在具備廣泛的群眾基礎前提下,兼?zhèn)湮膶W性、思想性、實用性,放下架子,走理論實踐相結合之路,傾聽群眾呼聲,少戴些高帽,像『甌海杯』評選一樣,在廣泛深入交流之中,達到對聯文化宣傳、典型人物推介等作用,提升藝術品位。只有多管齊下,把功夫做到位,才能在歷史和現實的雙重答卷中獲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