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靈麗
【摘要】 目的 研究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病理特點。方法 回顧性分析42例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 對患者病理特點進行研究。結果 24例患者在B超監(jiān)視下進行宮腔鏡病灶電切術治療, 10例患者因為子宮肌層較為薄弱, 采用腹腔鏡病灶楔形切除手術進行治療, 8例患者采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手術治療患者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降至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13.3±3.5)、(5.3±1.1)d, 均短于保守治療患者的(34.2±5.4)、(8.5±1.8)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患者采用磁共振進行早期檢驗可有效對患者作出分型, 同時為患者進行病理學檢驗, 能夠對疾病進行準確的鑒定。對于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在治療時, 需要堅持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的原則, 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允許, 以腹腔鏡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所取得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藥物治療, 在滿足各項條件的前提下, 為患者及早選擇腹腔鏡手術方案治療。
【關鍵詞】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病理特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2.010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 early pregnancy? ?DONG Ling-li. Hez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 early pregnanc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2 cases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 early pregnancy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ir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studied. Results? ?24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hysteroscopic focus electrotomy under B-ultrasonic monitoring, 10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because of the weakness of the myometrium, and 8 patient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with drugs. Time for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 returning normal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13.3±3.5)and (5.3±1.1) d in surgical treatment patients, which were shorter than (34.2±5.4) and (8.5±1.8) d 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patients,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n effectively classify the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 early pregnanc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disease. For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in early pregnancy, we need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If the patients physical condition permits,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drug treatment. On the premise of satisfying all conditions, we should choose laparoscopic surgery as early as possible.
【Key words】 Early pregnancy;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剖宮產瘢痕妊娠是臨床上較為少見的一種癥狀, 但這是異位妊娠當中常見的類型, 這種病情表現嚴重, 容易導致患者陰道存在大量出血, 嚴重情況下會使患者出現子宮破裂, 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1]。如今因剖宮產技術臨床應用的不斷增多, 也使得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發(fā)生率不斷提高, 因此臨床更應該提升對于這種病癥的重視, 應早期選擇有效的診斷方式進行診斷和治療,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種病癥的發(fā)生率, 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 3]。本文研究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和病理特點, 并分析相關的治療方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7年7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已婚40例, 未婚2例;年齡23~39歲, 平均年齡(32.5±6.7)歲;停經時間32~104 d, 平均停經時間(68.4±11.8)d;距離上次剖宮產的時間1~7年, 平均時間(4.1±1.03)年;均存在陰道出血癥狀。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臨床資料符合倫理委員會的標準。
1. 2 方法 手術治療的患者手術前2 d選擇采用米非司酮進行干預, 劑量為25 mg, 給藥2次/d。手術前1 h為患者選擇1枚卡孕栓放入患者肛門中。其中24例患者在B超監(jiān)視下進行宮腔鏡病灶電切術治療。10例患者因為子宮肌層較為薄弱, 為患者采用腹腔鏡進行病灶切除, 主要選擇楔形切除手術進行治療。8例患者采用藥物進行保守治療, 主要采用的藥物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 直接給藥, 如果患者治療失敗需要為患者轉為手術治療。對所有患者病理組織進行切片, 切片厚度約為3~4 μm, 對組織進行HE染色, 同時在鏡下觀察患者的病理特征, 并作出相關分析。對所有研究對象的狀況進行了解, 做好隨訪工作, 統計患者的預后。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所有患者進行B超檢查, 檢查出38例, 診斷符合率為90.48%, 4例患者采用磁共振進行檢驗。磁共振檢驗能夠明確患者的內生型和外生型的區(qū)別, 內生型患者主要表現為妊娠囊向患者子宮方向生長, 而外生型患者的妊娠囊向患者的肌層更深部位發(fā)展, 對患者的膀胱產生一定的壓迫感。從病理學組織檢驗角度而言, 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 可清楚的看到患者子宮存在絨毛組織結構, 并且能夠清晰的觀察到患者瘢痕部位的子宮平滑肌組織不完整, 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縫隙。外生型患者比內生型較多, 而兩種分型患者表現也相對較為明顯, 因此內生型和外生型在臨床癥狀和病理特點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
手術治療患者的β-HCG水平降至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13.3±3.5)、(5.3±1.1)d, 均短于保守治療患者的(34.2±5.4)、(8.5±1.8)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主要是基于較少見的剖宮產遠期并發(fā)癥, 這種病情表現嚴重, 最近這幾年臨床剖宮產手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這種病癥的發(fā)生率也在不斷增多[4]。這種情況的發(fā)病原因到目前來說并不完全明確, 可能是因為剖宮產之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導致病情發(fā)生, 因切口不良會使瘢痕表現寬大或者因為一些炎癥反應等使得瘢痕部位存在微小的裂痕, 當受精卵經過的時候出現發(fā)育遲緩狀況, 進而出現著床[5]。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從病理學分型而言, 可以分為內生型和外生性兩個類型。進一步對患者的病變情況進行分析, 臨床主要常見的是外生病變, 有研究認為這種病情主要發(fā)生在年齡段為25~32歲之間[6]。所以也提示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應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及時的進行相關的身體檢查工作, 避免病情發(fā)生對身體產生影響。子宮瘢痕妊娠的患者多表現為停經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 伴或不伴腹痛。若孕囊種植在肌壁間或向漿膜層突出, 則子宮壓痛明顯[7]。病情早期宮頸形態(tài)正常, 隨著孕齡增加, 子宮上部變小, 而下段增寬。如出現大出血情況, 會因子宮下段積血導致宮頸陰道段短縮, 前穹窿與子宮下段膨出, 宮體硬而下段軟。分析這種病情的相關因素, 有研究認為是因為切口瘢痕位置發(fā)育異常, 而導致患者的絨毛進入到瘢痕縫隙, 這樣會對患者的內分泌產生影響,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發(fā)生率[8]。臨床子宮肌層組織存在缺陷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病癥, 所以當表現有這種情況的時候, 需主動的到醫(y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以便于防止病情對患者身體產生嚴重影響[9]。
通過對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病理特點分析可以看出, 內生型病癥和外生型病癥在臨床病理學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 且外生型累及膀胱, 對患者的膀胱產生壓迫感[10]。分析患者的發(fā)病原因, 主要是因為瘢痕部位存在著縫隙, 臨床可以通過磁共振對于相關病癥進行分析, 做好對患者病理學的檢驗, 以便于盡早的對患者病情進行確診。
綜上所述,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患者采用磁共振進行早期檢驗, 可有效對患者作出分型, 同時為患者進行病理學檢驗, 能夠對疾病進行更好的確定。對于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在治療的時候, 需要堅持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的原則, 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允許, 以腹腔鏡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所取得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藥物治療, 所以臨床需要仔細分析患者的情況, 在滿足各項條件的前提下, 為患者及早選擇腹腔鏡手術方案治療。
參考文獻
[1] 田遠征.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8, 34(20):118-120.
[2] 李云鵬, 王雪冬, 劉波, 等.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0):97, 142.
[3] 楊淑芳.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 17(98):205.
[4] 張雅娟.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治療分析. 中外醫(yī)療, 2016, 35(31):43-45.
[5] 劉潔, 郭志利.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19):48-49.
[6] 張豫.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特點分析.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7):934-935.
[7] 蒯莉莉.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觀察.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5, 31(20):97-98.
[8] 柳辛.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11):167-168.
[9] 馮翀. 不同型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特征比較分析.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7, 15(16):133-134.
[10] 辛穎. 早孕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及病理特點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7):25-27.
[收稿日期: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