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盡管楊慎有著“明代第一大才子”之稱,但是他的仕宦生涯卻是極為坎坷。
說到原因,首先是他為人正直,不畏權(quán)勢;其次也得說他出身名門,他的父親乃是當朝首輔,他自己又是狀元及第,所以他很狂,但他狂,也有狂的資本。他是在明武宗時考中的狀元。應(yīng)該說武宗對他是相當欣賞的,只要他在進入仕途后,能凡事都迎合著一點武宗,還怕升得不快?但他偏要擺出一副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樣子,可是你要懟人,懟懟那些犯有過錯的官員也就是了,可他竟然連皇帝也要懟,這就有點過分了。
明武宗朱厚照雖稱不上是一代明君,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多次賑災(zāi)免賦,也算是做了不少好事,就是有點喜歡到處游玩。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武宗皇帝又要游幸西北,時任翰林院修撰的楊慎便“不避斧鉞”地給武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指責他“輕舉妄動,非事而游”,并引經(jīng)據(jù)典地講了一大通:你這種行為如何荒唐,簡直就是取亡之道。
其實,武宗皇帝也沒有說他什么,更沒有一怒之下,治他一個大不敬之罪,只是沒有理睬他,依舊我行我素地去了西北。結(jié)果,這個楊慎就有些受不了了,干脆給武宗皇帝來了個撂挑子不干了,稱病辭官回了家鄉(xiāng)。
正德十六年,武宗皇帝駕崩。因為他沒有兒子,病重之際,曾和首輔楊廷和(也就是楊慎的父親)一起商量,看應(yīng)由什么人來繼承皇位。楊廷和依照《皇明祖訓(xùn)》中,如果皇上無子,則“兄終弟及”的原則,提議由武宗皇帝的堂弟興獻王之子朱厚熜來繼承皇位。于是,武宗皇帝在其去世前五天頒布詔令,讓正給其父興獻王服喪的朱厚熜立即停止服喪,馬上承襲興王爵位。武宗皇帝駕崩的當天,楊廷和即命司禮監(jiān)請得太后(張皇后)懿旨,正式了宣布了朱厚熜為皇位的繼承人。
朱厚熜即明世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嘉靖皇帝(因其年號為嘉靖,故名)。世宗皇帝即位后,自然要對有擁立之功大臣進行嘉獎,但是楊廷和已經(jīng)是首輔了,沒辦法再給他升官了,于是,世宗皇帝就把他的公子楊慎又從其四川老家給請了回來,不僅給他官復(fù)了原職(翰林修撰),同時還讓他做了經(jīng)筵講官(即為皇帝講經(jīng)論史的官。經(jīng)筵講官相當于皇上的半個老師,在朝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時,大宦官張銳、于經(jīng)等人,犯了死罪,被判了斬刑,但尚未被誅殺。為了保命,他們都表示愿意交出一大筆錢來,只求皇上能留他們一命。一些大臣得了他們的好處,也紛紛上書為他們講情。世宗皇帝耳根一軟,就赦免他們的死罪。但是楊慎卻覺得這些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于是,就在給世宗皇帝講經(jīng)時,選了《尚書》中的《金作贖刑》一章,說:“古代的圣人在制定刑法時,雖定有可以讓犯人用錢來贖罪的條款,但又規(guī)定了這一條只適用于犯的罪不大的犯人,目的是為給他們一個自新的機會,而不適用于大奸大惡之徒。”他的意思就是:張、于等人,都是大奸大惡之人,您這么就赦免了他們的死罪,實在是有違圣人之道。世宗皇帝豈能聽不出他的話外之音,就覺得他是在多管閑事,雖沒有治他的罪,但對他的態(tài)度卻是一落千丈,以后就經(jīng)常借故不叫他來給自己講經(jīng)了。
不久,朝中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當初,世宗皇帝朱厚熜是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的皇位。依照皇統(tǒng)繼承的規(guī)則,他應(yīng)該認孝宗皇帝(朱佑樘)為“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享祀太廟,而對于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朱佑?xùn)z)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但這個世宗皇帝偏又是一個“大孝子”。非但不肯認孝宗皇帝為“皇考”,還在即位后不久,就下詔禮部,要他們議定其生父興獻王為“皇考”,享祀太廟。從而在朝臣中,引發(fā)了一場爭議,史稱“議大禮事件”,也有稱“大禮議事件”的。
當時,以張璁、桂萼等人為首的一幫人為了迎合上意,主張在孝宗與武宗之間,加入一個睿宗(即興獻王朱佑?xùn)z),而楊廷和父子和許多大臣都堅決反對。為此,楊廷和一氣之下,便辭去了首輔之職,回歸了故里,楊慎也一再上書辭職,表示自己不愿與張、桂等“無恥小人”一起共事。
而世宗皇帝則一意孤行,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十二日正式下詔,改稱其生父興獻王為恭穆皇帝。這楊慎也是一個硬骨頭,在世宗皇帝都已下詔的情況下,還一個勁兒地上書進諫。當時,還有一幫大臣聚集在左順門外,說什么皇上如果不收回成命,他們就不離開。
這還了得!為儆效尤,世宗皇帝立即命人將帶頭的八個人關(guān)進了大牢。消息一出,群臣嘩然。楊慎更是與其同年進士、翰林檢討王元正一起,召集了九卿23人、翰林20人、給事中21人,御使30人等,共計200余人的龐大隊伍,集體跪在左順門外,要求皇帝釋放被捕大臣,并一再高呼:“國家養(yǎng)士一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
眾官的哭聲傳到宮內(nèi),世宗皇帝震怒,下令嚴懲,四品以上官員86人,停職待罪,五品以下官員134人,當廷杖責。一時之間,被廷杖而死的一共有16人。
但是這些大臣都抱定了必死之心,就是不退。世宗皇帝遂又下令禁軍出動,將這二百多人全部關(guān)進了大牢。楊慎是帶頭的,當然不讓他好受得了。他是七月十五日被抓的,十七日被從牢里提出來過堂,主審官問他:“你可知罪!”他傲然立于堂上,堅稱自己無罪,結(jié)果被打了一百板子,幾乎喪命。隔了十日,他剛能坐起,又被帶到刑部大堂,這次,主審官干脆連話都不問了,一上來,就打了他一百板子。然后,就把他發(fā)配充軍到了云南永昌衛(wèi)(今云南省保山縣)??蓱z這位明代第一大才子的官路,就這么被打斷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