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玉宗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新工業(yè)、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農業(yè)生產效率的提升。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有利于提高蔬菜產量,同時也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于蔬菜的需求。本文主要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策略
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進行應用,雖然能夠促使蔬菜產量得到顯著提升,但是也易受病蟲害的危害。所以,需要根據(jù)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開展相應的分析工作,并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以保障大棚蔬菜的生產工作能夠得到順利開展。
1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1.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在對大棚蔬菜進行種植的過程中,應該對種子的選擇與處理工作進行良好開展。為了促使蔬菜產量得到提高,對種子品種進行選擇時,應該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發(fā)展情況,對具有良好抗病蟲害能力的品種進行選擇。并且在對種子進行播種的前期,應該做好消毒處理等相應的準備工作,以促使種子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能夠保障蔬菜的穩(wěn)定生長。另外,進行消毒處理還能夠有效阻止蔬菜病菌傳播,有利于病蟲害防治工作。對種子進行消毒需要首先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不斷攪拌,隨著攪拌工作的進行,水溫會不斷降低,在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拌,浸泡種子5個小時,之后將種子淘洗干凈,再于沖洗液中浸泡4小時,即可完成種子的消毒處理工作。
1.2 土壤處理
在蔬菜種子播種前,土壤處理工作同樣十分重要。例如對土壤進行殺菌處理,能夠提升蔬菜對生長環(huán)境的適應性,在提高蔬菜質量的同時,還有利于提高蔬菜對病蟲害的抵抗力。通??墒褂眉毶硨π亮蛄走M行攪拌,使地下深藏的蟲害能夠得以消除。之后,還應將普力克、多菌靈的殺菌試劑播撒于土壤中,以進一步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
1.3 栽培管理
在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為了促使蔬菜的產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就必須保證對技術進行應用的科學性以及綜合性。這就需要在種植過程中對各類設備進行合理的應用,對蔬菜栽培環(huán)境進行嚴格要求,充分利用當?shù)氐牡乩項l件、氣候條件等多方面自然因素,為蔬菜的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促使蔬菜的產量以及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1.4 肥料使用
在對大棚蔬菜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產量,應該進行相應的施肥工作。通常情況下,為了減少對化肥的應用和實現(xiàn)綠色蔬菜的生產,農戶主要采用植物腐敗物以及動物糞便作為肥料,因為以上物料屬于天然性材料,對其進行使用基本不會產生副作用,但是可能存在應用效果不佳的情況。所以建議農戶使用微生物與肥料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將有機肥和尿素進行混合使用,以促使蔬菜的種植質量和產量均能夠得到提升。
2 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
2.1 農業(yè)防治
在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種植一種蔬菜或同時種植幾種蔬菜均有可能,但是如此進行長期發(fā)展,則會導致蔬菜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對于早期積累病蟲害的土壤來說,為了對其中存在的病蟲害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在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執(zhí)行把控,還應采用病地輪作的方式,促使土壤的清潔程度得到提升,從而實現(xiàn)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2.2 生態(tài)防治
生態(tài)防治措施為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有效手段。因為采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后,必然導致通風效果普遍不佳,大棚內溫度必然不斷升高,也就導致病蟲害不斷加劇。由于病蟲害主要在酸性環(huán)境下進行生存和發(fā)展,所以大量應用針對土壤酸性的生態(tài)防治技術,可以大大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及危害程度。
2.3 生物防治
對生物防治措施進行應用,主要是對天然植被進行保護。在通常情況下,需要為天然植被建立起氧化生物共存的環(huán)境,以促使整體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進而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另外,還需要采用病蟲害的天敵對病蟲害進行捕殺,以保障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科學合理。
2.4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對色紙以及殺蟲燈等設備進行防治。此外,利用微波殺蟲與臭氧相結合的方式,也能夠對病蟲害的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
3 結束語
總之,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為當前我國農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應用,有利于提高蔬菜產量以及質量,但是與此同時,必須嚴格執(zhí)行病蟲害防治任務,以保障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能夠得到順利有效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