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郭欣欣,康園園,米超
(新樂市醫(yī)院,河北 新樂)
高血壓腦出血屬于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人體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tài)時,腦底部小動脈將會發(fā)生病理性的變化,從而導致出現缺血、局灶性出血、纖維樣變性、玻璃樣變性、壞死等,血管壁強度大大降低,當患者出現情緒大幅度波動、過度腦力或者體力勞動時,則很容易引起腦部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1]。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主要方式,在手術期間,做好護理干預能夠更好的保證手術治療效[2]。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從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月我院接受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究分析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的手術護理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從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接受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25 例進行研究,男性:女性=16:9,患者最高年齡80 歲,最低30 歲,平 均(60.25±3.29)歲,其中30~50 歲5 例,51~60 歲6 例,61~70 歲12 例,71~80 歲2 例,根據GCS 評分對患者腦出血進行分型,包括輕度腦出血3 例(GCS 評分>11 分)、中型腦出血17 例(GCS 評分在9~11 分)、重型腦出血4 例(GCS 評分在5~8 分)、特重型腦出血1 例(GCS 評分在3~4 分),所有患者腦出血量按照多田氏法計算為20~65 mL。所有患者均接受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且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或者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所有患者均接受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然后對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其一,術前護理。患者在接受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提前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并且為患者排難解疑。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確定患者病情,且符合手術要求,在等待手術救治時,需要實時觀測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生意外,需要立刻采取針對性措施。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準備好手術所需的相關物品,檢查手術儀器設備和藥品,確保其能夠正常使用。其二,術中配合?;颊咴诮邮苁中g治療時,巡回護士應該立刻幫助患者開通靜脈通道,并且協助麻醉醫(yī)師完成相應的插管工作,做好手術安全核查?;颊哌M入手術后,給患者帶上眼貼保護膜、無菌干棉球再進行消毒,以免消毒液流入患者眼中、耳內。同時,調節(jié)好負壓吸引器、雙極電凝、電刀、銑刀頻率,以免燒傷、觸電?;颊咴诮邮苁中g治療期間,器械護士還需要檢查機械螺絲、關節(jié)情況,清點棉片、縫針、器械等,并且在醫(yī)生進行手術時,確保準確無誤的傳遞,與醫(yī)生密切配合,更好地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其三,術后護理?;颊咄瓿墒中g后,巡回護士需要將患者護送回病房,在護送回病房前,需要先幫患者清理血跡和皮膚,做好包扎,并且在導尿管、引流管上做好標識,實施安全運送,將患者送回病房,在運送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保證動作輕柔,以免出現意外。
本次研究主要手術治療情況、手術前后預后情況等作為觀察指標,其中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手術治療效果等,預后情況主要為生活能力評分、NDF 評分。
最后數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6.0 處理,生活能力評分、NDF 評分等計量資料采取標準差()表示,t 值進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接受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且順利完成,平均手術時間為(3.05±0.71)h,手術過程沒有出現護理差錯。
手術后患者生活能力明顯提升,NDF 評分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患者手術前后預后情況比較 分)
表1 患者手術前后預后情況比較 分)
時間 例數 生活能力評分 NDF 評分手術前 25 43.56±9.59 18.73±7.76手術1 個月后 25 63.89±11.86 5.52±3.15 t 6.66 7.89 P 0.00 0.00
高血壓腦出血屬于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該疾病多發(fā)于50~70 歲人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體內血壓增高導致腦部血管破裂,具有比較高的病死率,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巨大[3]。該疾病臨床癥狀多變現為頭痛、惡心、嗜睡、昏迷等,大多數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病情比較危急,需要盡快采取手術治療,控制病情[4]。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是保證手術治療效果的關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常規(guī)護理已經難以滿足患者需求[5]。因此,臨床上應該更加重視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圍手術期的手術護理干預,通過術前準備、輔助檢查,術中手術配合,術后安全運送等,幫助患者更好的完成顯微鏡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在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護理更加人性化,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更有利于提升手術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選擇近三年接受顯微鏡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回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采取護理干預后,患者生活能力明顯提升,NDF 評分明顯降低,且手術治療效果良好。該研究結果與李十全等[6]在80 例顯微鏡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療效分析中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顯微鏡下開顱顱內血腫清除術圍手術期間做好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保證手術效果,提高手術成功率,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