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金 李明
贛南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
云班課(原名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在移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利用手機開展課內課外即時反饋互動教學的APP[2]。云班課能激勵學生在手機上自主學習,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
《藥物分析技術》課程是中職藥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程,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藥品質量第一的觀念,初步掌握分析藥物質量的能力。該課程特點是實踐性強,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研究采用云班課開展《藥物分析技術》課程實訓的教學模式有著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意義。
將贛南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2018級中職藥劑專業(yè)2個班學生,共87人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1個班41名學生作為實驗組,另一個班46名學生作為對照組。由同一名教師同時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授課。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基礎化學》成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授課課時均為68學時,其中實踐課14學時。
選取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藥物分析技術》,戴君武主編,以常規(guī)實驗室為授課地點。
1.課前準備
教師在課前一周將本次實訓資源上傳至云班課的資源庫,學生可以下載學習,如學習維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測定,發(fā)布實訓PPT和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微課,通過班課通知發(fā)布實訓課時間、實訓要求。同時,創(chuàng)建《藥物分析技術》課程答疑討論區(qū),在線解答學生的疑問。教師在授課前,可以查看學生瀏覽學習資源的情況。要求學生于課前5分鐘內在云班課平臺上進行簽到。
2.課堂教學
上課時,教師首先講解實訓原理、示范實訓操作,然后線上線下同時將學生分成12小組,每個小組3~4人,開展分組實訓,要求學生將實訓結果上傳至小組任務模塊中。同時,結合課中搶答、小測試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3.課后反饋
教師根據(jù)學生操作中出現(xiàn)的較大問題,設計測試題,發(fā)布至作業(yè)、測試模塊中,并設置完成時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如有疑問,可與教師通過在線互動。實訓結束后,教師在云班課平臺上進行評分,掌握學生對本次實訓的學習情況。
教師在課前一周,通知實訓課時間、實訓要求。上課時,教師首先講解實訓原理、示范實訓操作,將學生分成12小組,每組3~4人,開展分組實訓,完成實訓報告。教師課后批改實訓報告。
1.技能考核
實訓結束后統(tǒng)一考核技能,從定量稀釋、選擇波長、調零、測定、計算、記錄和報告六個方面進行評價。由同一位教師嚴格按照同一份評分標準對兩組進行考核。
2.教學效果的評價
設計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是否滿意教師指導實訓操作和師生互動,答案選項為是和否[3]。
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s采表用示獨;采立用樣卡本方t檢檢驗驗分分析析計計量數(shù)資資料料,用,用n(%)表示。
表1 兩組學生的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的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人數(shù) 成績實驗組 41 84.63±10.75對照組 46 75.04±11.19 P-<0.001
由表1可知,兩組學生的技能考核成績比較結果顯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技能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的技能考核成績。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
由表2可知,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教師指導實訓操作和師生互動)比較結果顯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教學效果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的教學效果滿意度。
采用云班課開展《藥物分析技術》課程實踐教學以來,通過課前資源的發(fā)布,90%以上的學生完成了課前預習,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顯著地提高;課堂上教師利用不同的活動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課后,通過答疑、測試,教師可以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案,顯著地提高了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