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華
摘? 要:高校本是求學殿堂、一方凈土,然而,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校園內外環(huán)境日趨復雜,單純的教學、科研的氛圍已遠去。尤其是高職院校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學生本來較低的自控力,越發(fā)難以控制,校園突發(fā)事件接踵而至,校園安全穩(wěn)定形式嚴峻。深入剖析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的問題、事件成因,以期降低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校園的安全感和社會的滿意度。
關鍵詞:突發(fā)事件? 心理分析? 成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E2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1(a)-0239-02
高校是莘莘學子的求學殿堂、一方凈土,單純的教學、科研的氛圍已遠去,校園內外環(huán)境日趨復雜。在當下的社會轉型期和市場經濟的共同作用下,各種校園突發(fā)事件你方唱罷我欲登場,時時有看點,常常有花絮[1]。高職院校同樣如此,沖擊著校園的寧靜與和諧,嚴重損害著學校、政府、社會的形象。
1? 導論
2015年3月12日下午3點左右,昆明醫(yī)科大學海源學院發(fā)生一起1死5傷砍人事件[2]。5月18日,28歲的中南大學研三學生姜某某從學校圖書館6樓跳樓身亡。2017年9月,四川某高職院校一學生將另一學生刺死后跳樓死亡,頃刻之間,鮮血四濺,場景慘烈,轉瞬即逝,留給親人無限的悲痛,留給教育者無限的思慮。高職院校因其學生行為習慣、思想修為不成熟,老師管理勞神,往往是校園突發(fā)事件多發(fā)。
國內外學者和專家對突發(fā)事件的定義不一,有廣義說(指突然發(fā)生的事情)和狹義說(指意外地突然發(fā)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即天災人禍)。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主要是指突然發(fā)生在高職院校校內或校外的,學生在其中起主導作用,不以學校管理者意志為轉移的,嚴重影響正常教學及管理秩序,威脅學生個體生命和財產安全,甚至危及社會穩(wěn)定,要求政府和學校必須采取特殊措施加以應對的事件[3]。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中大學生教育的問題,包括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的心理、成因兩個方面。
2? 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的心理分析
2.1 心態(tài)浮躁
市場經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透支了人們最大化的利益需求,最現(xiàn)實的訴求渴望。當諸多的需求與改革攻堅期、矛盾突發(fā)期相遇,各種利益交匯,想方設法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追上高大上,就不覺為奇。浮躁的氛圍從校園外滲透進高校,不管是重本、二本還是高職高專。擁有一份大城市體面且收入好的工作成為眾多本科生及以上學歷的莘莘學子的夢想;高職院校學生夢想來到學校好好玩,好好享受,不希望上課,不希望老師管,不希望付出就拿到畢業(yè)證,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夢想與現(xiàn)實往往不合拍。高職院校的教師同樣存在這種心理:課少上一點,工資高一點,外面的錢多掙點,本職工作少做點;為了盡快高大上,不惜采取違法犯罪、損害學生利益的手段掙錢。
2.2 處事任性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凸現(xiàn)出來。農民工涌入城市,子女教育、撫養(yǎng)的問題扔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然而,隔代教育能起多大作用?現(xiàn)在的高職院校學生很多是“留守兒童”成長過來的,由于父母教育錯位導致的“留守”習氣——長輩的嬌生慣養(yǎng)、獨生子女的養(yǎng)尊處優(yōu),帶到了學校,表現(xiàn)突出。父母把孩子推進職業(yè)院校就萬事大吉,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離家遠,語言溝通困難,缺乏老師的關愛,同學的關系處理困難。不想學習、惹是生非、蠻橫任性的差生,老師管不了,領導不好管。高職院校承擔著比普通高校更為繁重的安全壓力,生怕出事,出事就麻煩;高職院校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承受了更多的付出,難怪高職院校的老師和領導快成了“保姆”,學??斐闪恕氨D吩骸?。
3? 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的成因分析
3.1 教育改革帶來的師生多元化
2001年開始全國各地的中專升格變?yōu)榱巳缃竦母呗毟邔T盒?,我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形勢一片大好。2012年全國高職院校1288所,在校人數(shù)1000萬,2015年增加到1327所,僅四川就達到58所,高職院校發(fā)展喜人[4]。助推高職院??焖侔l(fā)展的辦學方式有函授、專升本、成教、自考(大自考和小自考)、培訓、全日制等,學生人數(shù)增加,層次參差不齊。現(xiàn)在的高職院校校園中,有中專生、大專生(3年制與5年制)、自考生、成教生;有國內的、外籍的教師;有在校職工、在校打工人員。
3.2 經濟環(huán)境帶來的多元化思潮
國際大環(huán)境的多元經濟、文化、利益環(huán)境是當代大學生思潮多元化的因子,國內環(huán)境是當代大學生思潮多元化的因素。市場經濟帶來了舒適,同時,帶來了負面影響:商人誠信缺失,不擇手段追逐金錢;網絡炒作、網絡謠言即黃賭毒;黨政干部隊伍上權錢交易,腐敗增加;青少年思想混亂和價值觀扭曲等。外界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榮辱觀和價值觀方面的干擾,使我們的教育顯得蒼白,使學生的工作顯得無力。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產生結果。經濟全球化,感情脆弱化,現(xiàn)實殘酷化。學生對就業(yè)有不同的觀點,表現(xiàn)在學習上、遵守校規(guī)上就截然不同:有關系的不用認真讀書,沒關系的茫然、不知道讀書,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就更不用讀書,結果是讀書的人很少很少,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因特網成為學生逃離課堂、現(xiàn)實的庇護所。時代的進步,網絡的侵入,每個人逃不脫、擺不掉;高職院校的學生喜歡網絡、游戲,更離不開手機和電腦。網上海量信息的沖擊,理想世界、現(xiàn)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沖突,常常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不知所取;網絡的游戲、不健康內容讓他們沉溺于斯、淪陷于斯,游走于課堂、學校、實際,夢游于幻想、空想。
3.3 家庭因素帶來的心理病態(tài)化
90后高職生的家庭影響。高職生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家庭、單親家庭和流動家庭子女。高職生的家庭影響:沒有吃過苦,自立自理能力不強,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不懂得感恩和分享。家庭影響帶來的后果:高職生知識面廣,思維靈活,興趣廣泛;他們的美好夢想與現(xiàn)實差距遙遠,心理素質欠佳的學生,容易產生心理負擔,造成心理障礙。
同時,由于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欠成熟,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的能力不強,不適、壓抑、焦慮、悲觀厭世,最終導致自傷和他傷的突發(fā)事件[5]。
3.4 條件滯后帶來的管理低效化
高職院校因合并而成,多校區(qū)辦學模式是常態(tài)。即使是這樣,高職院校的教育資源仍無法滿足生源規(guī)模的急劇膨脹。陳舊的多校區(qū)辦學條件(比中小學和高中的硬件設施差多了)適應不了高職生的要求與期望,滿足不了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獨生子女的期許,希望有一個較好的條件往往是奢望,給在校的大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惜違反校規(guī),給學校的管理帶來極大的不方便。
3.5 管理低效化
高職院校多校區(qū)辦學、委托辦學、成人教育發(fā)展迅猛,后勤社會化管理、校園社會化、校園周邊治安案件不斷出現(xiàn),而相應的學生管理工作體制仍處于比較滯后的狀況。一些條件相對滯后的高職院校因為管理經驗落后或仍沿用以往的管理思路,已與“00后”的新形勢嚴重脫節(jié)[6]。缺乏服務意識,缺乏關心、尊重,缺乏訴求渠道。學生由希望到失望再到怨氣熏天,尋找機會發(fā)泄。
4? 結語
高職院校在突發(fā)事件影響、困擾之后,深入剖析高職院校突發(fā)事件的問題,找準事件成因,定能降低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校園的安全感和社會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輝.高校突發(fā)事件研究綜述(1979—2012)[J].高教探索,2013(4):36-39.
[2] 中國人民大學兩年內有3名大學生跳樓自殺[EB/OL].(2015-05-04).https://daxue.163.com/15/0504/11/AOP2LPPV00913J5O.html.
[3] 王民忠,石新明.高校突發(fā)事件應急機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34.
[4] 王琳.職業(yè)院校安全工作管理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J].職教論壇,2013(29):27.
[5] 肖勁松.高職高專校園安全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統(tǒng)計與管理,2015(1):156-157.
[6] 易水發(fā),唐東升.新時期高職院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若干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