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紅
母親是光明社區(qū)“夕陽紅”俱樂部的隊長,最近正在籌備一臺元旦晚會,淘寶上訂服裝,抖音里學舞蹈,忙得不亦樂乎。
上禮拜回娘家,看見她正一邊吃泡面一邊打電話,仔細一聽,原來是安排晚會現(xiàn)場的布置,真有點春晚大導演的范兒?!巴頃苡卸嗌儆^眾呢?”“少說也有二三十人吧?!边@句話讓正喝水的我差點噴了。“為了二三十人的演出忙活個把月,又準備服裝又準備道具,值得嗎?”母親聽了滿臉不高興,“即便只有一個觀眾,也需要一臺完整的戲。”
無獨有偶,想起父親年輕時曾在偏遠的山村教書,每天晚上騎一個小時自行車回家,吃完飯后,他就會一刻也不耽擱地開始備課、寫教案,總是為準備第二天用的教具點燈熬夜。教具當然全都是他自制的,數(shù)字卡、鐘表盤、正五邊形、長方體一應俱全,空紙盒、牙膏皮、塑料、泡沫、罐頭筒、鐵絲,像一座小山堆滿了他的書桌。有時即使我對某件教具愛不釋手,第二天早晨,偏心眼的父親還是狠心地把它拿走了??粗赣H帶著那一兜兜玩具樣的教具上班時,不由得嫉妒起他班上的學生,忍不住對母親說,“爸的學生們可真幸運?!薄皩W生們?那山溝子里,你爸的班上只有一個學生??赡惆终f過,一個學生也是一個班?!?/p>
同事小季是校園的引導員。她面容姣好,聲音甜美,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給外校的參觀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捎幸淮危哟齻€人的村小參觀團,她卻表現(xiàn)得有點冷漠,解說詞是能減就減,臉上的笑容也明顯少多了。
于是,我給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惡劣的暴雨天,一家相聲會館上座率很低,上百人的會場只坐了二十余人。表演第一個節(jié)目的老先生看到這種情況,微笑著說:“大家不要擔心人少我們就不認真講。做演員就好比是開澡堂的,不管來的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我們都會放好滿滿一池子的水?!?/p>
放滿一池子的水,這是一種“澡堂精神”:即使只有一個顧客,也要燒出一屋人的水量和水溫;只有一個學生,也要精心準備;只有一個讀者,刊登的文章從立意到標點也要字斟句酌、百般品味。這不僅是態(tài)度問題,更是職業(yè)信念和操守,是讓前途發(fā)光的必備的職業(yè)精神。
無論何時,放好滿滿一池水去等待總不會錯,因為你的充分準備很容易吸引來一群人,畢竟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支能測量熱情的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