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花
[摘? ? ? ? ? ?要]?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符合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積極結合中職學生的教學特點進行綜合應用,不斷提升計算機的教學效果和課堂教學質量。
[關? ? 鍵? ?詞]? 中職計算機;分層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34-0116-02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阶詈玫陌l(fā)展和提高。[1]分層教學可以分為學生分層、教學分層、授課分層、訓練分層和評價分層等幾方面內容,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設置,不斷提升分層教學的實際效果。
一、中職計算機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yè)學校培養(yǎng)與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綜合職業(yè)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職計算機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急需的專業(yè)計算機人才。在職業(y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計算機的職業(yè)教育,加強層次化管理是教師教學必須要考慮的實際問題和重要課題,從目前來看中職計算機分層教學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中職計算機教學面對的學生學習基礎能力和學習水平參差不齊。中職學生普遍具備初中水平,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很少接觸計算機的相關內容,部分學生甚至連電腦的開關機等基本操作都不熟悉,在計算機學習方面處于空白狀況,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水平都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挖掘[2],另外一部分在計算機方面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有的學生家庭教育比較好,在很早就已經(jīng)接觸了編程等信息,在計算機應用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其次,學生的學習模式需要轉變。中職計算機教學需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這既是職業(yè)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需要,也是當代學生學習變化的具體原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好授課模式和訓練方法的分層,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實施分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新內容和新方向,切實做好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和應用,確保中職計算機教育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最后,中職計算機的評價體系分層非常重要,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以成績?yōu)槲ㄒ粯藴剩诳己诉^程中難免有失偏頗,因此,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進行綜合評判,要建立全面、動態(tài)的評價機制,確保評價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評價思想,切實把學生表現(xiàn)、學生進步等因素納入考核中,實現(xiàn)綜合評價,這也是未來職業(yè)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
二、分層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學生教學分層
分層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必須首先考慮學生的因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結合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實際特點,分層教學應根據(jù)學生實際特征進行合理的劃分并作為班級劃分的依據(jù)進行合理的調整,學生分組主要分為三組:A組學生計算機基礎較好,學生學習能力普遍比較強;B組學生計算機基礎一般,但學生學習能力和意愿比較強;C組學生計算機基礎一般,學生學習能力和意愿一般。分組的依據(jù)主要是教師在學生入學以后進行的全方位調查。調查包括調查問卷統(tǒng)計、計算機基礎題的筆試和學生的一對一交流訪談,全方位的調查重點是根據(jù)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和學習特點進行合理分組,避免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3]
學生教學分層設計落實以后,可以作為學生分班的依據(jù),對于不同分班的學校要根據(jù)計算機教學特點進行合理的分析,如采用“水平相近,一定差距”[4]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確保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意愿進行充分的了解。分層教學過程中,學生分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入學分層以后就不再發(fā)生變化,而是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和變化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如學生初步分層時筆試題主要參考計算機應用基礎方面的內容,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學生逐漸接觸計算機網(wǎng)絡、Photoshop-CS6圖形圖像設計與制作、綜合布線實踐實訓等課程,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包括學生學習意愿、學生學習能力等內容,因此,要確保學生分層教學始終與學生的學習能力變化相匹配,提升分層教學的實際能力,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變化進行合理分層的調整,確保分層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認知規(guī)律,確保計算機分層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過程,適當給予學生分層的壓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分層
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目標的制訂也要根據(jù)學生分層的教學情況進行,確保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可以獲得符合自身學習需要的指導,提升課程教學的效果。教學目標的分層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對于學習能力強、成績好的A組學生,計算機教學應側重于深度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學習空間;對于學習能力強但成績一般的B組學生應加強教師引導,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和應用,按照教材大綱的要求完成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獨立探索,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對于學習一般、成績一般的C組學生,教師應加強教師的引導,適當進行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避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造成的學習效果下降,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完成教材既定目標,鼓勵學生完成基礎教學內容。以《計算機檢測維修與數(shù)據(jù)恢復實訓》為例,其主要包括硬盤的故障檢測和維修、應用軟件數(shù)據(jù)恢復、操作系統(tǒng)數(shù)據(jù)恢復和標識文件,針對A組學生教師除了完成教材內容的基礎內容以外,還應積極根據(jù)實訓的要求為學生提供一些其他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jù)所學內容進行不同情況下的存儲設備的維修和數(shù)據(jù)恢復,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效果[5];B組學生則在側重于完成教材內容的基礎內容以外,可以跟上教師的實訓課程,完成教師實訓課教學中的內容,學會對存儲設備常見問題進行維修和數(shù)據(jù)恢復;對于C組教學,教師要鼓勵學生完成教材基礎理論和實訓內容學習,特別是實訓過程中鼓勵學生跟上教學的節(jié)奏,能完成基礎的操作即可。
(三)授課模式分層
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授課模式的分層是非常重要的,是轉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的關鍵。授課模式的分層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合理分層,一般來說,對于成績好、學習能力好的A組學生,應鼓勵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實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授課的關鍵在于圍繞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授課調整;對于學習成績一般但學習能力好的B組學生,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在師生互動中將教學中的要點內容提供給學生,提高B組學生的整體能力,讓學生成績穩(wěn)步提升;對于成績一般、學習能力一般的C組學生,教師在課前應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在課前通過微視頻資料等多種方式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在課中進行集中教學,適當增加教師的引導,在課后要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和輔導,這對提升C組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Photoshop-CS6圖形圖像設計與制作中的圖層教學為例,圖層教學基礎內容主要是圖層的新建、復制、刪除、移動、鎖定和變形等。[6]對于A組學生,圖層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通過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教師的簡單示范就可以很快掌握圖層操作的技巧;對于B組學生,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認真做好示范和指導,同時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圖層的操作技巧;對于C組學生,教師在課前預習、課堂指導方面要做好具體教學以外,還需要課后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輔導,通過在線輔導的方式為C組學生預留一部分作業(yè),檢驗學生圖層知識是否準確把握。
(四)訓練方法和評價分層
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訓練分層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的關鍵。從訓練方法分層來看,對于學習能力強的、成績好的A組學生,教師應適當增加實訓教學,鼓勵學生在實訓和課下操作中提升個人能力和水平;對于學習能力強但成績一般的B組學生,訓練方法應注重理論指導+實訓,鼓勵學生將理論內容在實訓中進行充分的展示,同時做好學生問題指導工作,解決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于成績一般、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應側重于理論教學,優(yōu)先幫助學生掌握理論內容。
訓練方法的分層要求及時調整評價模式,堅持評價分層的原則,以綜合布線實踐實訓中的《綜合布線方案設計》為例,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設計標準、需求分析、綜合布線的設計、網(wǎng)絡拓撲設計、設備選型、安全機制。對于A組學生,教師考核的重點在于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是否能按照教學內容完成任務,同時鼓勵學生在布線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對布線方案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在實訓中提升個人能力,鼓勵A組學生對線路進行優(yōu)化,能否對原有布線方案設計進行優(yōu)化是考核A組學生的重點;對于B組學生,教師考核的重點在于學生能否按照已有的布線方案完成布線任務,不會出現(xiàn)錯誤情況,能否按照計劃又快又好地完成布線任務是考核B組學生的重點;對于C組學生,教師的教學第一任務是學生能否看懂綜合布線圖,在實訓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太多的錯誤,出現(xiàn)布線錯誤以后要及時給予指導,因此看懂布線圖,不出現(xiàn)或出現(xiàn)少量錯誤是C組學生的考核標準??傊?,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學生訓練方法和考核必須做好協(xié)調統(tǒng)一,根據(jù)不同組訓練重點的不同做好考核內容的設計,提升教學考核的真實性,確保考核反映的是學生的真實學習能力。
中職計算機教學實施分層教學符合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學情進行教學分層,在課堂教學中重新調整教學模板、授課模式和訓練方法,不斷建立健全計算機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確保學生學習情況得到全面評估,轉變傳統(tǒng)單純以成績?yōu)樵u價的模式,切實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美霞.學業(yè)水平測試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應對策略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0,38(1):37-38.
[2]張婷.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6):174-175.
[3]周雁行.中職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19(12):74-76.
[4]黎惟梁,肖承望,張宇.“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終端背景下的中職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策略探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2):207.
[5]單瀟彥.跨學科融合在中職學校中的教學應用探究:以“計算機+語文”學科融合創(chuàng)新課堂為例[J].職業(yè),2019(35):46-47.
[6]李嬌嬌.關于開放式創(chuàng)新的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模式初探[J].中外企業(yè)家,2019(36):166.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