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碧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或可作為《大山里的小詩人》這本詩集問世的注腳。
詩集的小作者都是山區(qū)的孩子,山的高峻與生活的不富裕并未束縛他們的想象,相反,詩歌成為與他們晝夜相伴的小伙伴。
對于他們,生活可能是這樣的:父母到山外打工,爺爺奶奶身體病弱,生活拮據(jù)。但他們幼小的心靈自動屏蔽掉這些不愉快和沉重的元素,而選擇對美好、希望、團圓敞開。這樣的心靈切換中,詩歌無疑是一根點石成金的手指。
長大是一件很難的事
上一次和爸爸媽媽告別的時候
我學會了忍住不哭
我就知道
自己長大了
山里的孩子對成長依然充滿憧憬。長大做什么呢?詩中沒有說,但用小小的身子擔起生活重負、不讓遠行的父母擔憂的感情充盈于字里行間。
詩,成為溝通時間和空間的一座橋梁。
當你越來越瘦
我知道
媽媽回家的日子就越來越近
一首《日歷》,短短的,縈繞于其中的思念卻長長的。
詩,成為跨越現(xiàn)實與夢想的橋梁。橋梁的形象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中國銀聯(lián)。
布萊爾曾說:“兒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兩個季節(jié)所結的果實?!痹姼鑀OS機吞入1元錢,就把一首孩子從心底里淌出的詩歌吐出來,這一吞一吐,不僅成為連接寫詩者與讀詩者之間的橋梁,更成為一座連接天真與成熟的橋梁,人們在呵護天真中回歸天真。
比如,人民日報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不僅出版大量的兒童讀物,更在全國多地設立書屋,為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不懈努力。《大山里的小詩人》是人民日報出版社從最美詩歌公益——中國銀聯(lián)“詩歌POS機”活動中整理出的200首詩歌組成的一本詩集,這些詩歌的作者是來自云南、四川、河南、新疆、青海等地的留守兒童。這本詩集是人民日報出版社和中國銀聯(lián)聯(lián)手為孩子們精心打造的一份禮物,以此呼吁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使他們能受到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教育,使他們的才華繼續(xù)成長,開花結果。
讓山里的才華被看見——我們攜手同行。
(本文為人民日報出版社《大山里的小詩人》序言,作者為人民日報出版社原社長)
有個喜歡黑色的小偷
偷走了奶奶的黑發(fā)
和她黑色的眼睛
【建梅 11歲 云南南華】
爸爸太忙了
五毛、一元
我要存下很多很多錢
然后買下爸爸的一天
【宏政 11歲 四川綿陽】
在流汗的日子里
我似乎握到了夢想的手
【孫絡綺 14歲 四川綿陽】
很多人喜歡把心事扔進河里
就成了石頭
【鈕牙佳涵 9歲 安徽懷遠】
《方向》
人生就像小溪
我們都有自己的方向
我們會在春天遇見
就像樹會長大
草要發(fā)芽
【邵建航 11歲 安徽懷遠】
如果每個人
都記得回家的路
天空就不需要
那顆多余的星
【小萍 6歲 四川綿陽】
太陽公公
您快曬曬爸爸
他的頭發(fā)都白了
別曬我
快把爸爸的頭發(fā)曬黑
【蘇湛 13歲 河南南陽】
秋天凋謝的花
就變成了冬天的雪花
它們只是換了種方式
繼續(xù)盛開
【呼蘭 12歲 河南南陽】
《努力發(fā)光》
小石頭在努力發(fā)光
這樣才不會被踢來踢去
踩來踩去
【飛荷 8歲 河南南陽】
家不是一個地方
因為
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阿依慕 11歲 新疆喀什】
知了,知了
世界這么大
總有你不知道
【運升 10歲 河南南陽】
《小小》
大人為什么個頭那么大
因為他們的心里裝著天下
而小朋友的心
都很小很小
只能裝得下一個小小的村莊
【望川 12歲 河南南陽】
一粒
兩粒
三粒
數(shù)不清
就像我的夢
【小婷 10歲 云南南華】
媽媽不在的時候
河水洗凈我
太陽照耀我
大地擁抱我
媽媽像空氣一樣
無處不在
【胡婉如 9歲 安徽懷遠】
(為保護小詩人的個人隱私,詩中署名均為化名。)
《大山里的小詩人》
作者:劉淵明 等
書號:ISBN 978-7-5115-6299-9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