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很震撼:
一個富豪花了兩個億給鄉(xiāng)里贈別墅,別墅里各種配套齊全,然而別墅卻接二連三地遭到惡意破壞。原來,為了分房,本村的村民提出,按照原登記戶數(shù),還有人要求自己的兒子也要多分一套,就連戶口早已遷出的村民也聯(lián)名要分房。于是,本是扶貧的善舉,卻讓村民產(chǎn)生了矛盾,最后,房屋遭到破壞。據(jù)悉,現(xiàn)在這個項目已經(jīng)停止。
有人說富豪是為了投資,有人說是為了賺錢,但我要說的不是這些,我要說的,比這個要大得多:我要談?wù)?,什么是善良?/p>
小的時候遇到過一個乞丐,那年我上初一,手上拿著五元兩角,一張五元,一張兩角,路過那個乞丐時,我想起父母教育我要善良。于是,我彎下身子,遞給了他一張綠色的兩角。
那時的兩角,對我來說是一筆巨款,因為我可以用它在體育課后買一袋解渴的冰袋。
可是那個乞丐愣了一會兒,竟然沒有感謝,他指了指我手上的五元,說:“你為啥不把那張給我?”
這句話讓我尷尬地呆在那兒。
當(dāng)時,我看了看胸前的紅領(lǐng)巾和周圍圍觀的同學(xué),忽然臉紅辣辣的,感覺自己特別不好意思,就像做錯了事一樣,于是,我再次彎下了腰:把那兩角也拿走了。
我覺得他認為我的善良不值錢,可以隨意濫用,所以我收回了自己對他的善良。
類似的故事發(fā)生在今年過年,我和姐姐、姐夫在朝陽公園抓娃娃,那天運氣好,我們抓了一堆娃娃。
我抱著滿懷的娃娃看著我姐姐繼續(xù)神勇地抓,這時,一個抱著孩子的媽媽走來,她們盯著我姐姐和我,準(zhǔn)確來說,是渴望地看著我姐姐手上的兩個娃娃。
姐姐笑了笑,遞過去一個小娃娃。孩子抓著娃娃,又看了看我姐姐,竟然哭了,喊叫著:“太小了!我要大的!”
結(jié)果那個媽媽做了一件幾乎把我嚇到的事:她竟然伸手來搶姐姐懷抱里的那個大娃娃。
我很少看到我姐姐生氣,但那天,她還真生氣了。她義正詞嚴(yán)地說:“大姐您要知道,我給您東西不是您應(yīng)該得到的,您一句謝謝都不說,還要搶我的東西,不合適吧?!?/p>
聽完姐姐這番話,那個媽媽竟然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很擔(dān)心這件事會讓姐姐受挫,一路上我都在安慰她:“別往心里去,這都是少數(shù)人?!?/p>
當(dāng)我們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她還是笑著給另一個孩子塞過去一個娃娃,孩子很高興,孩子的媽媽在一旁笑著說:“快,謝謝阿姨?!蔽医阈χf:“叫姐姐就好?!蔽抑?,她沒受到影響。
這就是我對善良的理解:我們要善良,永遠不要因為一兩個傷害我們的人,而放棄這世界最美好的品質(zhì)。
就比如你遇到一個摔倒的老太太,把她送進了醫(yī)院,但她訛了你,下次你還扶不扶?我的選擇是,當(dāng)然扶,但我要看看,是不是之前那個老太太。
那有人問,如果又被訛了呢?第三次呢?你扶不扶?
我還是會扶,但我要看看,是不是之前那兩個老太太。
我們不能因為個體的惡,放棄整體的善。我們的善良,應(yīng)該堅強,應(yīng)該持久,哪怕曾經(jīng)受過傷。
【討論區(qū)】 遇到惡人,我們應(yīng)該收回自己的善良嗎?還是在受到傷害后對施害者以德報怨?掃描9 6頁讀者圈二維碼,一起來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