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祿 賈佩佩 高蓓蓓 毛愛玲 王偉
患者男性,33歲。主因雙眼視物不清1個月入院,眼科查體:視力:右眼0.1,左眼0.25,眼壓(NCT):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雙眼結(jié)膜無明顯充血,角膜清,前房深淺正常,瞳孔圓,直徑4 mm,直接對光反射遲鈍,雙眼晶狀體、玻璃體未見明顯混濁,雙眼視盤高度充血水腫,邊界不清,隆起8D,盤周見大量點狀充血及棉絮斑,水腫波及視盤黃斑間視網(wǎng)膜,靜脈迂曲擴張,黃斑區(qū)反光未見。既往史:體健。診斷為雙眼視盤水腫,原因待查。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肝、腎功能等各項血尿常規(guī)均正常。血沉、風濕檢查、HLA-B27檢查陰性,免疫五項陰性。神經(jīng)科查體正常。視野檢查示:右眼彌漫性視野缺損,左眼彌漫性視野缺損,僅留顳側(cè)視島。頭顱MRI基本正常,MRV示:右側(cè)橫竇乙狀竇交界處缺失。同時給予患者行腰椎穿刺測量顱壓示:大于300 mmHg,腦脊液生化未見明顯異常。給予患者行脫水、利尿等降顱壓治療后效果較差,于是到天津某醫(yī)院診斷為顱內(nèi)靜脈竇狹窄(venous sinus stenosis,VSS),行靜脈竇支架手術,術后訴頭痛癥狀緩解,顱壓正常,視力有所提高,目前正在隨診中。
討論:特發(fā)性顱高壓綜合征(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一般伴有頭痛和視乳頭水腫等臨床表現(xiàn)[1],但不一定伴有神經(jīng)體征,其腦脊液壓力升高,實驗室檢查多正常,且影像學檢查無顱內(nèi)占位病灶,已知其形成原因多種[2],包括內(nèi)分泌異常、血液病、藥物反應、脈竇狹窄等,但是具體病因不明[3]。本例患者首診于眼科,表現(xiàn)為雙眼視力下降,且雙眼對稱的視乳頭水腫等顱內(nèi)壓增高的臨床表現(xiàn),行腦脊液穿刺示壓力增高,排除其他原因?qū)е碌娘B內(nèi)壓增高,診斷為IIH。VSS結(jié)構(gòu)性病變導致的顱高壓,其治療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減緩顱內(nèi)壓升高的癥狀及保護視力,單純地脫水、利尿不能解決靜脈回流問題,故降顱壓效果不會太理想,對于癥狀較嚴重的IIH患者,為防止出現(xiàn)不可逆的視力喪失等,并而解除VSS,促進靜脈回流是降低顱內(nèi)壓和改善癥狀的關鍵[4-6],故使用支架成形術重建管腔、恢復靜脈回流可能是必要而且有效的。Starke等[7]對2002年至2014年間支架成形術治療 VSS 相關IIH 的 17 項研究進行了回顧,共有 185 位患者接受了 211 例支架成形術,隨訪期間,大部分患者頭痛、視乳頭水腫以及視力癥狀改善,但是關于支架治療的適應證制定、并發(fā)癥、圍手術期用藥及癥狀復發(fā)的預防等方面,仍然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