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古籍修復傳習導師潘美娣口述訪談*

        2020-03-15 02:02:27潘美娣口述肖曉梅張珊珊訪談鵬整理中山大學廣州510275
        高校圖書館工作 2020年6期
        關鍵詞:圖書館

        ●潘美娣口述 林 明 肖曉梅 張珊珊訪談 林 明 馬 杰 王 婷 肖 鵬整理 (中山大學 廣州 510275)

        1 訪談意義

        潘美娣,著名古籍修復專家,致力于古籍修復事業(yè)50余年,系中山大學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等多家古籍修復中心傳習導師。本訪談的內容涉及潘美娣先生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部分重要經歷,包括在上海圖書館(簡稱“上圖”)拜師入行,在北京參加古籍修復培訓班,就職上海圖書館期間經手的重大古籍修復案例,以及退休后聘任到中山大學幫助建立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等事宜。這一口述歷史的意義,一方面是為我國古籍保護與修復事業(yè)留存史料;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讀者了解潘美娣先生等古籍修復專家的事跡與職業(yè)精神,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于古籍修復事業(yè)。

        2 訪談說明

        本訪談完成于2018年6月期間,由林明、肖曉梅和張珊珊在中山大學圖書館對潘美娣先生進行了3次訪談。其后,整理者們根據錄像后的文稿,最終修改完成。其中,有一些表述需要注意:如受訪者對“北京圖書館”(簡稱“北圖”)、“國家圖書館”(簡稱“國圖”)有混用的情況,事實上,北京圖書館到1998年才改名為國家圖書館,整理者并未修改,仍予以保留。

        3 訪談正文

        問:潘老師您好,能否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經歷?

        答:1946年12月16日我生于上海一個工人家庭,1954年進入上海市實驗小學就讀,到1960年的時候,上海開始有舞蹈學校,到各個地方招生,我也在這一年進了舞蹈學校,讀了大概三年多一點。1963年的10月份,因為腰椎間盤突出跟貧血的原因轉業(yè)了。當時我已經到工作的年紀,由文化局內部消化,把我們那一批學員轉到社文系統,從此我開始進入圖書館工作。我是1963年10月份到上海圖書館的,進圖書館之后領導先把我們安排到書庫,以熟悉圖書館的工作情況,一個月以后又把我領到修復組的師父那里,開始學習古籍修復。此后一直到退休,我都從事古籍修復工作,到現在大概是第55個年頭了(時為2018年)。退休后于2003年到中山大學圖書館繼續(xù)從事古籍修復工作,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又同時受聘于山東省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等,擔任特聘專家,指導年輕的同行。

        3.1 上圖拜師

        問:上海圖書館的修復在國內歷史比較悠久,您能介紹一下當年的上海圖書館修復室的情況嗎?

        答:早年上圖的修復室在南京路老館三樓,1996年才搬到新館。當時特藏部也在三樓,修復室就在特藏部外面,正對著電梯。顧老(顧廷龍,時任上海圖書館館長)每次上電梯都會看到修復室的人干活。修復室當時與采編一樣,是一個部門,沒有什么特別的經費來源,也沒什么修復工具,就只有一個小壓書機,修復用的補紙則放在幾個壁櫥里。

        說起修復室的歷史,要追溯到1952年,人民圖書館、科技館、歷史文獻館、上海圖書館四館合并,把原來人民公園的跑馬廳拿來當了上海圖書館的館舍。1958年成立古籍修復組,組長原來是王淑靜。我到了沒多久她就調到黨團辦公室。后來修復組有一段時間沒有組長,但大家都繼續(xù)干活。

        當時的修復人員都是年紀大的老師傅,一共六位。董廣根先生、嚴??壬撠燅旬?;黃懷覺先生做石刻,不做石刻的時候也一起修書,他原來是知名畫家吳湖帆家御用的裝裱師,后來吳湖帆把他介紹給顧老,顧老就把他帶到歷史文獻圖書館,再后來四館合并就一起到了修復組;曹有福先生、謝巧生先生、趙從軍先生負責修書。不過我沒見過趙從軍先生,聽說3年自然災害的時候,他就回山東老家了,然后一直沒有音訊。據說上圖之前去找過他,但是沒有找到。曹有福先生是特聘的,其余的人則有上圖的正式編制。老師傅都是各修各的。當時被分到圖書館修復組的學員有上海民樂團的趙嘉福、上海歌劇院的沈菊芳,還有我。沈菊芳是1961年到的,他們到得比我早。我和沈菊芳跟著曹有福先生學修書。趙嘉福跟著黃懷覺先生學石刻,沒有石頭刻的時候就跟著董先生和嚴先生兩人學裱畫。當時大家都是學徒身份進去的,一年才能轉正。

        問:曹有福先生是您的第一位老師,能介紹一下向曹老師學習的情況么?

        答:我是1963年11月到修復組跟曹有福先生學習的。師父是蘇州人,當年73歲了。一開始用皮紙搓了一個紙釘放在我面前,然后給了我一沓紙讓我搓(紙釘)。師父也不具體教,我就自己琢磨自己搓,琢磨為什么我自己搓的(紙釘)是麻花,師父弄的就能挺起來。琢磨練習了一下午,到下午四點半,師父看到我搓出來的紙釘說,好啦,不用搓了。正是這半天的搓紙釘經歷,讓我受用終身。后來到北京參加古籍修復培訓班,張士達看到我搓的紙釘還說:“這丫頭的紙釘搓得不錯”。接下來從第二天開始,我一邊觀察師父修復,一邊自己做簡單的修復,師父不時看看我做得怎么樣。

        當時的工具比較簡單,我自己會根據老師傅的工具找材料仿制。曹先生也沒教過怎么做工具,不過師傅有一根紅木的錘棒,一把壓尺,都是素的,沒有寫字的。后來我去北京參加修復培訓班,回來的時候曹先生已經不在修復組了,但是留下這兩個工具在抽屜給我。

        我到修復組的時候,曹先生一個人在上海,當時三年自然災害剛過,館領導在很多方面都照顧他,比如說油票、糧票、豆票、餅票什么的。他在上海租了個亭子間,每天在外面吃飯,喝點小酒。師父話不多,也不會和徒弟拉家常,不怎么和徒弟私下交流。跟曹有福先生,一個學他的做人,一個學他的敬業(yè)態(tài)度、工作態(tài)度。師父不會講很多大道理,就是認真地做事。跟在師父身邊,也是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干活。

        問:除了曹先生,還有其他先生教您么?

        答:顧老當時也給我們上課,但不是專門的課程,偶爾叫上幾個人,到他的辦公室,講講課,也不是一本正經的講,就像聊天一樣,比如講書籍發(fā)展史。因為他是管我們古籍這一塊的,他對書的這種熱愛,直接感染了我們。剛進館的時候,要求我們平時抽一個小時練毛筆字。當時古籍修復要求補欄,缺損太大的欄框要補,不補字,他說你那個毛筆掌握不好,怎么去畫欄?所以那個時候就要求我們每天堅持用一個小時練習毛筆字。

        顧老常說:“對于古籍而言,片紙只字都是寶?!边@話對我影響很深。顧老對修復人員也有要求,你一定要愛書,要尊重它。拿書也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用平整的書板托著書,雙手捧板護于胸前。書口不可朝外,必須朝著自己的胸口,因為人走的時候會有風,會把書頁吹起來。如果誰隨手拿著書進去給他看,他就會很生氣。在這些老先生的身邊,你感覺得到他們對書的那種熱愛、那種感情,這就使得我們也必須去尊重、愛護書籍。我的工作就是把這個書保護得更好,延長它的壽命。

        顧老對年輕一代的培養(yǎng)真的非常用心,他會盡量給修復的同志提出一些要求。我們每一次修完的書,還到書庫的時候,他就到書庫旁邊放書的玻璃櫥那兒去看,看誰修得怎么樣,如果哪些書哪里修得有問題,他會直接提出來。經過一段時間以后,他會提出什么書要給什么人修。后來管庫的人告訴我,顧老曾經和他們說過“以后凡是館里的等級藏品,一定只能是給小潘修”,我覺得挺感動的,老先生他不是看你有沒有背景或者怎么樣,而是確確實實看你干的活兒怎么樣。因為他的這種肯定,讓我覺得在這樣的老先生手底下干活特別安心。

        問:當時古籍修復的工作模式是什么樣子的?

        答:書庫每年查庫,對需要修的書做標記。修復的人自己去拿書,由書庫管理員把書交給他們。當時的書沒有檔案,對于書籍的出庫、接手和還庫,主要依據一個委托的單子,書修好后把單子交回去,再由書庫的人驗收入庫。當時單子一式兩份,一份給單位,單位其實也不保存,另一份自己保留,我一直都留著,可是因為家里搬家、淹水,這些單子最后沒有能保存下來。趙萬里先生當時有個想法,覺得是誰修的要有個記錄,或者蓋印、或者簽字。

        一開始沒有驗收的程序,書庫分活、大家領活都是隨機的,領到什么就做什么。當時上海圖書館分普通庫和善本組,分第一保管部、第二保管部,庫房有個玻璃櫥,修完的書放在那里,老先生會去看,每本書都有委托單,所以知道是誰修的。趙嘉福參加北京修復培訓班回來后,成為了修復組的組長,上圖80年代以后采用“估工”的方法,趙嘉福負責“估工”。

        3.2 北京修復培訓班

        問:您在1964到1965年參加了北京圖書館的修復培訓班,當時為什么會選派人去北圖學習修復?

        答:這是國家文化部和中國文物局聯合舉辦的第二期古籍修復培訓班,要求學員要有一定的修復基礎,所以當時是領導派我和趙嘉福去學習的。

        學員被分別安排在北京圖書館、中國書店學習。我是在北京圖書館學習的,修復室在文津街北京圖書館內,是現在的古籍館,地點是北海旁邊的一排平房,平房分四塊,張士達先生一個小房間,旁邊是修補組,再旁邊是《趙城金藏》的修復組,最邊上是裝訂組。

        修補組有7、8人,包括肖振棠(組長)、肖振邦、李道志(光頭)、魏梅戰(zhàn)(音)、王麗英、宋長秘(王和宋是第一屆的學員),還有一兩位老人記不住名字了?!囤w城金藏》組有魏占奎、韓魁占兩位學員。裝訂組的組長是肖順華,主要負責期刊、報紙的裝訂。肖順華也是修復、裱畫、裝訂的大組長。肖振棠、肖順華、肖振邦是國家圖書館修復組著名的“三肖”?!叭ぁ眮碜酝粋€家族,分屬兩個輩分。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不僅會修書,還懂書。1980年肖振棠、丁瑜出版了我國當代第一本古籍修復專著——《中國古籍裝訂修補技術》,當時對我觸動也很大。我和趙嘉福跟著肖振棠先生學了半年多。

        問:北京圖書館的培訓班的教學模式是什么樣子的呢?能否給我們描述一下,比如學生和師傅如何相處的?具體涉及什么課程?

        答:沒有課程設計,實際上就和以前師傅帶徒弟一樣,就是跟著師傅做修復,像傳統的學徒。上海圖書館是第二大館,一開始是我和趙嘉福跟張士達學習,學習了一年多。后來天一閣、南京圖書館、浙江圖書館的學員也輪流進去跟張先生學習(1965年開始,每人約3個月),我和趙嘉福便換成跟肖振棠學習。

        在北京學習的時候,修的是國圖的書。師傅會“估工”,覺得你大概要多長時間完成,如果自己完成不了,就中午加班。師傅不會指示你做什么,自己眼里要有活。師父只是示范給你看,只做一葉,接著就自己按著師父的樣子繼續(xù)做。當時在組里,老師傅也不怎么說話,也不會要求什么,但是做不做,師傅心里都很明白。我年齡最小,掃地、打開水、擦桌子都很勤快,包括當時北京天氣冷,下雪,我都會早點到辦公室,掃雪,怕師傅滑倒。

        雖然沒有課程設計,但張士達先生有很多修復原則和思路,我們都記得很清楚:

        張先生有所謂“古風猶在”的修書師訓,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整舊如舊”原則。這是古籍修復的最基本原則,也是修復的最高境界。師父會提醒我們,說用砂紙打磨圖書的時候,別打磨得太用力,太用力就起亮了,尤其是黃的竹紙它會出油,所以別打磨得太厲害,稍微蹭蹭即可。到后來甚至也有不打磨的時候。

        再比如,張士達先生很重視配紙,會在這個事情上花很多時間。邱曉剛曾說張士達先生從不染紙,而是會找各種舊紙去配,有時幾天甚至一個月。這些舊紙的來源就是將一些舊書的護葉、襯葉揭下來保留好,以用于修復。因而很多修復師自己都會留一些紙樣或者做一個故紙檔案。

        張士達還強調“圓角保留”。因為古籍,尤其是善本、珍本古籍,書角往往嚴重磨損,呈現圓弧形,要將這些地方全部補起來很費時間,補好了也不好敲平,甚至還會敲下更大一塊碎角,造成更大破損。在這種情況下,修復者就可遷就書口的圓形角,連口時不用將圓形缺損補齊。這與一般連口操作的區(qū)別在于——在棉紙條粘連到書頁的圓角缺損口時縮進一絲,并將棉紙條光邊撕掉。

        問:學習成果是怎樣驗收的?

        答:修完了就交給組長或師父,就是誰交給你,你就還給誰。老先生不會當面說你為什么做得那么次,最多說說這個地方下次要怎樣改進。做金鑲玉,大家把做好的成品放在桌上,也不說是誰做的,師父來了就點評。相較于“熟手”,師父更喜歡“新手”,認為應該先傳承后發(fā)揚,不該自己還沒學會就發(fā)揮。

        問:能不能給我們多講講張士達先生?

        答:張士達先生16歲在北京琉璃廠肆雅堂當學徒,學習古籍裝訂與修復,三年師滿后留在店里協助打理店務,在肆雅堂一共7年。后來自己創(chuàng)辦了群玉齋書店,以售書、修書為生。50年代末期,公私合營,中國書店當時兼并了100多家私營古舊書店,群玉齋并入中國書店,1956年,趙萬里引薦張士達到北京圖書館工作,專門從事古籍修復?!拔母铩焙螅瑖鴪D想請張士達回北京,但其年事已高,又只能解決其一個人的戶口,故未能成行。國圖于1982年在江西南昌又辦了一個培訓班,學員有朱振彬(國圖)、劉建明(國圖)、邱曉剛(南圖)等,當時張士達已82歲高齡。

        問:北京學習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答:想起來有幾個:

        (1)偶遇趙萬里拿善本給張士達修,遇見這樣的機會,我們會放下手中的活去圍觀,看看張士達是怎么修的。張士達也會一邊修一邊講解,介紹各種情況下如何處理。比如,板結的書不能整本一起蒸,最好是隨蒸隨揭,否則沒揭完的冷卻后會更硬更難揭。

        (2)上午10∶00休息或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們會去看《趙城金藏》的修復。當時是兩位師父在修《趙城金藏》。我們會幫老先生揭,慢慢搓,揭背紙。

        (3)在北京學習時還有春秋游,到十三陵、頤和園、長城。住在北圖的西文采編的大院,冬天的時候自己生爐子,烤柿子。上圖出差每個月3元,學徒工資每個月18元,一共21元。水果很便宜,玫瑰葡萄兩毛三分錢一斤,可好吃了。周一到周六修書,周日有時候出去玩,有時待在宿舍打毛衣。

        (4)因病住院。1964年10月,我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生病住院了。國圖派肖倫展照顧我。肖倫展是北京圖書館團總支書記、文化部團委常委。當時我和趙嘉福年齡最小,上圖的團支部讓北圖團總支多照顧照顧我們。當時在醫(yī)院住了將近20天,也是多虧他們和醫(yī)院商量讓我多住一會,不然回到宿舍,離食堂太遠,吃飯都成問題,在醫(yī)院還能解決一日三餐。后來肖倫展的太太來北京探親,他們還帶我一起看民族文藝匯演。當時生病了也不能回家,在北京學習的時候,一年到頭也就春節(jié)回家一次,過完年又回來了。

        (5)發(fā)現不少修復方面的南北差異。比如,上海與北京打漿糊用的面粉不一樣。北京圖書館用的是小粉(面粉)漿糊,要洗面筋,扁扁的炭缸,一大堆面粉一起揉,揉完的面筋送去食堂,中午就有面筋吃了。在上海的時候,上海用的是富強粉,不用洗面筋,所以去了北京才知道有洗面筋這個做法。上海的富強粉也有面筋,沖漿糊沖得不好,毛筆上就都粘著面筋。但面粉漿糊的粘度確實比淀粉漿糊的粘度好多了。上海是沖漿糊,不煮。沖完了看漿糊的顏色就知道行不行。以前沒有冰箱,一次不會沖太多。用剩的,就用水養(yǎng)著,養(yǎng)漿糊的水要天天換。沖完直接用的漿糊,和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漿糊,粘度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在放冰箱的漿糊,拿出來要讓它自然回溫,然后再攪拌,再用。

        3.3 經典修復案例與經驗總結

        問:您能不能講講在上圖時期參與過的,印象比較深的修復案例?

        答:印象比較深的有幾個,一個是上海博物館藏嘉定明墓出土,明代成化說唱詞話,《新編全相說唱足本花關索出身傳》等16種。

        1967年夏,上海古籍書店韓振剛、高震川送來一包書,有的已成餅狀,有的尚可翻閱。沈津見到后,就請顧老、潘景鄭、瞿鳳起三位先生一起來鑒定,老先生們說都沒有見過。據說這本書是農民在鄉(xiāng)下挖宅基地,從棺木中發(fā)現書在尸體頭部,那些拿到書的人,要拿到古籍書店去賣。古籍書店問這個東西怎么來的,他們說自己挖出來的。書店的人就說國家有規(guī)定,地底下出來的東西,都是要交公的。當時好像給了那些農民一些錢,這個書歸到了上海市文管會,后又放到博物館。博物館收到以后,發(fā)現這個書被尸體的血水浸透了,成了書磚,很硬。博物館也沒有修書的人,就送到上圖來消毒。1972年,正好我那一年要去干校。突然顧老跟我說,你到博物館去,幫忙把那個書給修修。我說我馬上就要上干校了。顧老說,你先去那兒,如果到去干校的那個時間,你還沒有修完,我?guī)湍阏埣?。當時我就去了博物館,書拿到后,我大概修了2個月。因為當時還有另外兩位老先生,復旦的一位老先生帶著他的一個朋友,好像叫吳涵還是叫什么。就我們三個人一起在那兒做這個。這件事完成后,我才下的干校。

        這個書成磚了,要找一種既能使黏著物部分溶解,又不使字體褪色、又能保持紙張還比較好(不變松或發(fā)脆)的方法,后來就想到了蒸揭法。趙萬里先生和張士達先生就此做過討論的。

        第二個是太倉明墓出土文獻。太倉古墓出土的文獻破損狀況復雜。太倉明墓文獻是明朝施貞石夫婦合葬墓出土的,在墓里由于霉菌和潮濕環(huán)境的影響,書都變成了四塊顏色黝黑、滑膩的臭“餅子書”。這書也是先拿到了上博,博物館系統又拿到上圖,讓我們修。重見天日后如果不盡快處理,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什么都保留不下來了。太倉古墓的書是我和沈菊芳修的,一開始,顧老覺得書實在太臟了,給我們每人每天補貼一瓶牛奶。后來組里的其他人說他們也天天聞這臭味,為什么他們就沒有補貼,所以就取消了。可見那書有多臟。

        當時修的具體情況及技巧是:清洗除臭,先從低溫到高溫,從浸泡到搖動來清洗。對最薄的幾層粘連的,就采用夾揭法。對于很破的就托補以后再填空、洼的地方。

        還有一個,是上海圖書館的宋刻本《鉅宋廣韻》。1965年修《鉅宋廣韻》的時候,因前人已修過,書口被搭在一起。我再修的時候,肯定要把搭著的地方揭開,結果發(fā)現書頁揭開后在背面有一位刻工的名字。我一看,覺得這個挺重要,我對版本也不是很懂,就拿去請教顧廷龍先生,顧老說這是確定版本的有力證據,并據此將書定為宋本。

        問:除了肖振棠先生,您是國內第二位寫修復專著的古籍修復從業(yè)人員,是什么讓您有寫書的念頭呢?當時材料有限,您有遇到困難嗎?

        答:我當時在修太倉出土的書的時候,自己就隨手做了一點小小的筆記,凌亂的那種。然后我整理了一下,給顧老看,我說我這個是自己在修太倉出土書的一些體會,而且是一個修復的流程。老先生拿到我這個寫得很凌亂的筆記看了以后,太高興了,說“那太好了,你給我吧,可以拿到《圖書館雜志》上發(fā)表?!?他當時順手就拿了桌上一個便條,給我寫了個推薦。那個時候是1986年,該期《圖書館雜志》都已經排好版了,然后他把我那篇文章放在第五期發(fā)表了。這件事讓我十分感動。

        1986年的時候,原《紅旗》雜志的副主編,戚文先生已經到我們上圖來了。他在唐紹儀資料整理組。我因為工作上的關系,知道有這么一個人,但是不知道他是誰。后來一次聊天的時候,說起顧老要我寫寫這二十幾年來的經驗總結。我說我這個是半瓶子醋怎么寫得出來,戚先生馬上就說“那是好事兒,你寫吧,有什么你不懂的地方,或者是需要我?guī)湍阈薷牡?,你就經常來跟我說說。你工作的那種具體情況是什么樣,讓我有個感性的認識,然后我可以幫你。你去找什么東西,要怎么樣做,我也可以幫你。但是技術部分,必須你給我來灌輸,讓我有個感性的認識。然后你弄完了以后,我?guī)湍愀摹?。在我寫作的這個事兒上,我挺感謝戚文先生,他幫了我很大的忙。

        在寫太倉出土文獻修復的文章的時候,我就發(fā)現我在修復時留下來的資料太少了,在寫書的時候也就遇到各種困難。所幸是我一直有隨手寫點筆記的習慣,可惜的是因為后來搬家,還有一次家里被水淹,都沒了,很多有價值的記錄沒有保留下來。到了后面,(修復)這個行業(yè)就越來越注重修復建檔工作了,像山東省圖書館修復宋刻本《文選》時就建立了完整的檔案。

        1.2.3 制作mRNA模型 剪下一長條軟磁貼做成1條mRNA鏈的基本骨架(代表磷酸和核糖),軟磁貼做的堿基直接吸附在長條磁貼上,制作出多樣的mRNA。

        還有就是潘景鄭先生和原文化局副局長的秘書林星垣先生。這兩位老先生真的對我太好了,我每一個章節(jié)寫完了以后,拿到潘先生家里給他看,讓潘先生幫我看看有什么要補充,要修改,當時潘先生都已經80歲了。最后我寫完以后,林星垣先生幫我一字一句地斟酌。比方說我“地、的”不分,哪個地方應該用什么字,他都幫我改了。里面的那些插圖,是我先生幫我畫的。

        我的書凝結了老先生們很大的心血,我其實只是報了一個流水賬。但是我覺得,這個流水賬在我們這個工作里面,也還是需要的,寫出來以后,發(fā)現步驟還是挺清晰的。所以那就干吧,這樣才把這個東西(書)弄出來。大概是1989年的時候,書已經完稿了。因為有些其他的原因,直到1994年,人民出版社說顧老給你寫的推薦信,由我們這兒出,最后這本書到1995年才正式出版。

        問:2013年,《古籍修復與裝幀》這本書又做了修訂?

        答:其實2011年起,我就開始著手再版。主要是因為在長期的教學與工作實踐中,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了,發(fā)現了自己原來書中有些東西說得不對,有的說得不太到位,或者還有一些可以補充的東西。而且,現代科技發(fā)展了,如果用圖片來表達修復的步驟,應該更能達到“捅破修復技藝的窗戶紙”的作用。因此,在天津圖書館萬群老師等的幫助下,我又重新出了個修訂版本。

        全書主要修改的地方有兩處,一個是龍鱗裝和旋風裝。我記得以前師父說這兩種是不同的,但自己也不懂,李致忠先生也一直說這兩種是一樣的,我查過書,好像是《圖書館學辭典》,也說是一樣的,因此,在第一版的時候就把兩種合在一起了。后來心里一直不踏實,不確定是不是一種東西,2012年開會的時候,我碰到國圖的程友慶,專門向他請教,他說兩者是有區(qū)別的。我心里也就有底了,這次就做了修改。還有經折裝和梵夾裝,原來也以為是一樣的,但國圖有梵夾裝的實物,這兩個是有區(qū)別的。如果這次不改,就等于誤導了別人,所以要進行修訂。

        3.4 中山大學圖書館工作經歷

        問:在您2003年退休后,為什么會決定從上海到廣州的中山大學任職?中山大學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在建設過程中,令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答:2001年,中山大學圖書館派肖曉梅、張茉到上海學習?;貋砗螅虩ㄎ酿^長決定開展古籍修復工作。為了建立修復室和培養(yǎng)人才,需要尋找專家。經肖倫展介紹,他和我取得了聯系。

        2003年的春節(jié)后,我來到中山大學圖書館。從占領書庫一角作為修復場地開始,到三十多平米,再到六十平米,中大圖書館的修復中心一次次擴大。一開始只有我、肖曉梅、李景文、駱廷、賴小谷,還有一個同事劉俊麟(她因為過敏沒能繼續(xù)從事修復工作)。李景文是聘請回來的裱畫師傅,其他同事都是主動報名希望從事修復工作的。

        可以說,中大修復室完全是從零開始建起來的,什么都自己做,自己買木板自己鋸,自己買油漆自己刷,自己一塊塊釘到墻上。連門衛(wèi)都笑我們把所有活都干完了。還記得用油漆的時候有分歧:上海的板墻是不油漆的,這樣透氣性好,但李景文說廣州這邊要油漆,不然南方潮濕的時候,木板上的黃色會透上來,印到紙上。而且刷了漆,清潔比較簡單。最后5塊板,三塊上漆兩塊不上漆,因為裱畫主要是李景文做,所以給他留了三塊。還有就是竹起、竹刮,那些東西,肖曉梅領著我們去醫(yī)院后面的竹子林,有已經砍倒的竹子根,我們就去刨那個根,刨回來以后自己削竹起和竹刮。真的是白手起家,不像現在有很多東西好像可以網上買,有現成的,當時只能是自己做。

        建立之初,為了買各種修復用具,經常和肖曉梅、李景文去逛街。肖曉梅不認識路,李景文負責帶路,我負責看貨,肖曉梅確定買不買,還有砍價。三個人經常一逛就是一整天,累得半死。

        為什么來中大呢?當時想著做了30多年的修復工作,從感情上說很舍不得,也覺得退休了這些經驗就沒用了也挺可惜的,程煥文館長又挺重視,給了我一個正式的特聘編制,一直到現在。當時身體情況也還行,所以就想著過來,能幫多少是多少。結果一呆就是15年了。

        我在中大也收了7個學徒,每年在廣州也會帶著她們做修復,自己也還在修書,2003年底,辦了第一期培訓班。當年只有4個學員,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3人,吳小蘭、黃震河、江鉆好,暨南大學圖書館1人,好像叫林萍。

        問:您從事古籍修復工作已經有50多年了,曾經說過“您這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那么,對于那些剛剛從事修復行業(yè)的新人,您有什么建議嗎?

        答:這個怎么說呢,要看每個人,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是,人要憑良心干活。一個要坐得住。你要攀比的話,沒有底,你是喜歡這個工作,熱愛這個工作,你對這個書有感情,你做完后要覺得我做完這個很有成就感。要不然,煩死了,這么爛的東西,又臟又爛,其他的你看看人家的工作,又輕松,錢又不比我們少拿,不能那么比。但是我這個觀念也許對現代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你做這個事情,實際上是在做一個承前啟后的(事情),我們那些東西怎么來的,寶貝怎么來的,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然后你把老祖宗傳給你的東西再傳給下面,就一代一代能夠往下傳下去,別在你的手里面把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弄沒了,如果這樣,對我而言,從良心上來說就覺得過意不去。

        給新人建議的話,我覺得做什么事情就是專一吧,也(可能)是我頭腦太簡單,想的東西也比較簡單。你要么不做,你要想做事情的話就要專注地做好這件事情,其實也就是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注:本文在整理寫作中參考了以下文獻:

        ① 潘美娣.古籍修復與裝幀 增補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② 肖曉梅,繳 健.中山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修復保護計劃啟動——兼記古籍修復專家潘美娣二三事[J].圖書館論壇,2003(6):266-267.

        ③ 李 楊.古籍修復專家潘美娣[J].春秋,2015(3):55-57.

        ④ 山東古籍保護中心編著.修·行——潘美娣與古籍修復[M].濟南:線裝書局,2017.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美女av|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国产免费一级高清淫日本片| 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av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失禁大喷潮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一本色道88久久加勒比精品| 观看在线人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 国产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国产人成午夜免电影观看| 亚洲免费看三级黄网站|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97色在线 | 日韩| 国产精品美女AV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亚洲啪啪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的自拍av免费的在线观看|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一 级做人爱全视频在线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AV免费播放| 媚药丝袜美女高清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