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鋒
特殊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多種方式提高聽障學生語言能力,為其將來能自食其力打好基礎。這是特殊學校教育教學深入改革的要求,是特殊學校全面實施教育功能的需要,也是我們每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在特殊學校語文教學過程中讓聽障學生自主學習,掌握閱讀本領,是特殊學校語文教學這一工具學科的基本教學任務。聽障學生只有學會讀書,才能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才能為將來走向社會打好基礎。因此,近年來我們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下,大力開展閱讀教學,探索培養(yǎng)聽障學生讀書能力、促其語言全面發(fā)展。
葉圣陶說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而終點在用,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是擁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 聽障學生由于生理的缺陷,從而導致了語言發(fā)展的障礙。而特殊學校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補償學生的缺陷,促進語言的發(fā)展,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教學的開展對于特殊孩子更能有目的的形成自覺閱讀的習慣,積累語文知識,形成語言能力,為走進社會、自食其力打好基礎。
在總結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吸取前人有效做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以“讀順、讀懂、讀會”為階段目標的閱讀課堂結構,以達到使聽障學生最終“會讀”的目的。
(一)讀順
指導方法:引導聽障學生讀順。首先,由聽障學生匯報預習情況。通過念、說、讀、問把自己初讀文章的情況向大家匯報。
(二)第二階段:讀懂
指導方法:在探究的過程中指導聽障學生讀懂。引導聽障學生在讀、議、思、說的過程中,借助語言知識、生活經(jīng)驗,抓住文章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弄清作者的思路;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知道句與句之間是怎么聯(lián)系的;緊扣重點句段,努力使詞句內(nèi)涵具體化──使語言文字形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情景。
(三)第三階段:讀會
指導方法:在指導聽障學生練習的過程中使聽障學生讀會。通過朗讀、背誦、復述、造句、說話、寫話等形式使所學的閱讀方法逐漸強化為讀書的能力。
閱讀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
(一)遵循聽障學生閱讀過程中主體的認識規(guī)律
教學過程本質(zhì)上是一個認識過程。它的結果主要是使聽障學生獲得知識,并提高認識能力。這個認識過程體現(xiàn)在閱讀過程中是聽障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再由理解到運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習主體的實踐過程。只有讓聽障學生親身經(jīng)歷這個過程,才能使其思維完成由具體形象到初步邏輯抽象的轉(zhuǎn)化,才能使聽障學生在無數(shù)次領會和掌握的過程中完成智力、心理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發(fā)展過程。而當前,特殊學校的語文教學恰恰陷入僅僅讓學生理解,而不能運用的誤區(qū)。閱讀教學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閱讀教學應堅持遵循聽障學生閱讀認識的規(guī)律,重視充分調(diào)動兒童積極情感,指導聽障學生親歷閱讀過程。強調(diào)“讀順”,打好感知的基礎;強調(diào)“讀懂”,要求聽障學生經(jīng)歷體會、歸納進而達到理解;強調(diào)“讀會”,使聽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記憶、操作運用的環(huán)節(jié)得到落實。
(二)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
我們要順應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使聽障學生在領會閱讀知識、掌握閱讀本領的同時促進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我們提出的“讀順、讀懂、讀會”階段目標,是把閱讀學習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以促使聽障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產(chǎn)生新的需要,產(chǎn)生不斷努力的動力。因為這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構成了明確而具體的學習目的,成為激勵聽障學生不斷探索的力量,是一種遞進的動機強化點。它們會使聽障學生在親歷閱讀過程中學會自主讀書,盡快掌握語言文字這個工具。
閱讀教學的幾點準備工作:
1、確立固定的閱讀時間。
2、確立語文教學的模式。語文課文教學必須遵循“讀順、讀懂、讀會”的教學順序,最終目標是“讀會”。不能敷衍了事,浮于表面。
3、建立日記本。引導學生學會動筆,養(yǎng)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不但能讀,而且會用。定期檢查日記本的使用情況。
4、建立對學生的獎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