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萍
(珠海市香洲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廣東 珠海 519000)
產婦正常生產以后較易出現肌纖維部位斷裂、盆底與筋膜肌肉彈性降低、陰道壁松落等情況,盆底肌肉功能降低,可能影響其正常運行[1,2]。常因此而發(fā)生壓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脫垂等并發(fā)癥,如未積極有效的進行盆底功能恢復,其出現障礙的概率明顯增加,因此加強生產以后的盆底康復治療措施極為重要[3]。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多是由于盆腔手術或分娩導致盆腔支持組織薄弱,繼而引起盆腔臟器移位而產生功能異常[4]。臨床治療方式分為手術及非手術治療,患者往往對手術治療方式難以接受而選擇非手術治療方式,生物反饋的電刺激治療屬于非手術治療方式[5]。本文結合我院收治的生產以后的女性患者分為兩組,參照組采用儀器檢測,無需治療自然恢復的方式,研討組采用生物反饋的電刺激治療方式,對比分析盆底功能增進恢復的效果及可行性,現作如下總結。
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2020 年4 月期間收治的生產以后的女性患者1200 例,根據入院時的就診編號進行分組,單號為參照組600 例患者采用儀器進行檢測,無需治療自然恢復,雙號為研討組600 例患者采用生物反饋的電刺激治療。納入標準: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性生活障礙等臨床表現,具有正常自理能力。在清楚研究各事項的基礎上,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患者,存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或盆腔內伴有炎性病變的患者,存在盆腔外傷史的患者。
研討組:年齡21~40 歲,平均(30.13±6.27)歲,其中有334 例患者自然分娩,有266 例產婦行剖宮產。參照組:年齡22~39 歲,平均(30.01±6.34)歲,其中有337 例患者自然分娩,有263 例產婦行剖宮產。從兩組女性患者的年齡、分娩類型、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對比的前提條件。
參照組600 例患者采用儀器進行檢測,對于結果認真做好記錄,無需治療,讓其自然恢復。
研討組600 例患者采用生物反饋的電刺激治療,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然后采用盆底康復儀進行治療,選擇低頻脈沖電設備行電刺激,在患者陰道組織內部將設備探頭置入,并抵達骶尾部位,開始電刺激。根據患者的耐受度合理調整電刺激的強度,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每周進行2~3 次治療。注意在每次治療前應對患者陰道最大收縮力進行評估,結合每位患者肌纖維情況的不同,以及電腦顯示的反饋曲線來實施個體化生物反饋治療。另外,應當正確指導患者開展盆底肌專項訓練,告知患者在訓練前將膀胱排空,首先進行肛門收縮訓練,然后股道肌肉收縮訓練,最后是尿道肌肉收縮訓練,每次訓練應遵循此順序進行,有效確?;颊叽笸炔课患案共康募∪馊菏冀K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訓練的時間、頻次等均應隨著身體的耐受程度適當提高,每日2~3 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為標準。
對于兩組患者經干預前后的陰道壓力、夜尿頻次等盆底功能增進恢復的效果指標進行觀察并記錄,并據此綜合評價其療效。
療效評價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經干預后患者的盆底肌完全收縮,能夠持續(xù)對抗時間高于5 秒,身體各方面狀態(tài)良好可評價為顯效;經干預后患者的盆底肌完全收縮,能夠輕微對抗時間2~4 秒,次數介于2~4 次之間,身體各方面狀態(tài)平穩(wěn)可評價為有效;經干預后患者的盆底肌完全不收縮或持續(xù)對抗時間在1 秒以下,次數僅為1 次則可評價為無效。療效指標: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運用SPSS19.0 軟件對數據進一步處理,計量資料(干預前后盆底功能增進恢復的效果指標變化)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治療有效率指標)采用例數(%)表示,以χ2檢驗,P<0.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的陰道壓力及夜尿頻次等指標接近,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接受干預后研討組的陰道壓力高于參照組,而夜尿頻次則少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盆底功能增進恢復的效果指標變化()
表1 干預前后盆底功能增進恢復的效果指標變化()
接受干預后研討組的治療有效率90.5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69.67%,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指標對比[n(%)]
女性在正常妊娠時由于內分泌的變化以及重力作用下,盆底難免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傷,而生產時常伴有產程延長、產道擴張、難產等情況發(fā)生,損害盆底的肌纖維,產后女性盆底的肌肉強度下降,不僅會引發(fā)尿失禁,而且尿頻、尿痛情況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產后女性正常的生活[6,7]。本文對于生產以后的女性進行生物反饋的電刺激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生物反饋指的是采用儀器測量女性陰道內壓力,同時運用電腦將其盆底肌肉收縮信號以曲線方式反映出來,讓患者有意識的進行自主性肌肉收縮,加大盆底肌的收縮力及緊張度,進而對盆底肌的血液循環(huán)有效改善,有效促進盆底肌的肌肉神經興奮,張力得以恢復,并激活神經暫停的細胞[9,10]。電刺激則是通過調整不同強度、頻率的電流來進行有節(jié)律的收縮與刺激受損的盆底肌肉,達到反射性訓練的目的,從而加大肌力[11]。兩種治療方式相互配合,刺激陰部神經,改良其肌肉血液循環(huán),患者正常代謝的能力與營養(yǎng)得以維持,有效增進神經恢復傳導功能以及肌纖維代償性增生[12]。
接受干預后研討組的陰道壓力高于參照組,而夜尿頻次則少于參照組,且研討組的治療有效率90.5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治療有效率69.67%,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生物反饋的電刺激治療對于女性生產以后盆底功能增進恢復的效果極佳,有效率大幅提升,具有較強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