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顯杰
摘 要:魯迅所處的時代是新舊時代的轉(zhuǎn)折點,受封建社會的瓦解與西方“自由主義”思潮涌入的影響,形成了帶著時代與個人特點的精神氣質(zhì)。這種精神氣質(zhì)包含獨立自由、沉潛自省生命意識,以及文品與人品相統(tǒng)一的“風骨型”人格。魯迅在20世紀初為民眾樹立起了一座巨大的精神豐碑,鼓舞著眾多有識之士,直到今天,我們?nèi)匀荒軌蚋惺艿剿拿篮闷犯瘛?/p>
關(guān)鍵詞:魯迅;批判;生命意識;風骨
一、獨立、自省的生命意識
魯迅在混亂的年代依然堅持獨立自由、有個性地寫作,發(fā)表去偽存真的言論,表達個人的觀點,即使在被許多青年奉為導師,他依舊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無時無刻地不在自省,反思自己的思想與靈魂。
從《吶喊》、《彷徨》到《故事新編》,從《墳》、《熱風》到最后的《集外集拾遺及補編》,從早期的詩歌寫作到后來的《野草》,沒有一篇是矯揉造作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他剛正不阿,直面鮮血,誓要掃除舊社會、舊文明的渣滓。由批判而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的魯迅,特立獨行,謙遜沉穩(wěn),形成了沉潛自省、個性自由的生命意識。
魯迅獨立自由的精神表現(xiàn)為冷靜地置身于寂寞之中,觀看社會眾生相,揭露黑暗面,不受外界的左右。在《自由談》上發(fā)表文章,直指《自由談》不自由,在《偽自由書·前記》的里這樣說:“我知道《自由談》并非同人雜志,“自由”更當然不過是一句反話……我的投稿,平均每月八九篇,但到五月初,竟接連的不能發(fā)表了,我想,這是因為其時諱言時事而我的文字卻常不免涉及時事的緣故?!币坏┥婕皶r事,就會遭到禁止,但他仍舊在寫,即使后來遭到通緝,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立場。獨立、自由的生命意識體現(xiàn)在他創(chuàng)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算他與同一戰(zhàn)線的“左聯(lián)”戰(zhàn)友一起戰(zhàn)斗,也保持獨立自由的姿態(tài)。
魯迅的自省,是堅持當下,守住現(xiàn)在,他相信將來一定是美好的社會,而現(xiàn)在只不過是過渡,所以他不認為自己的作品與思想能夠長久流傳,只有在過渡的階段努力戰(zhàn)斗,才能有希望,正像他說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是一種無私的境界,一種敢為人先卻不圖名利的高尚情操。在《狂人日記》里,魯迅刻畫了一個發(fā)出在“吃人”的社會中“難見真的人”的醒悟之言的狂人形象,狂人具有自省、自悟、自覺地自我意識,他試圖喚醒麻木的國人,卻遭受無情的恥笑。魯迅先生用狂人這一形象反襯國民思想的落后與腐朽,展現(xiàn)病態(tài)社會里的麻木無知的靈魂?!对诰茦巧稀罚斞赣眉毮伒墓P觸刻畫了呂緯甫這一“夢醒后無路可走”的人物形象,而里邊的“我”其實也注入了魯迅的自省意識。呂緯甫在經(jīng)過大革命失敗后變得頹唐,失去了勇氣,魯迅一面批判,一面又自我反省,“我”也有頹喪的心境,只不過“我”的勇氣大于頹唐,當“我”走在大雪紛飛的路上,也會懷疑方向的正確性。
二、“骨氣極高”的文人品格
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長廊里,魯迅是最早的幾個具有“風骨”的文人。這“風骨”與魏晉時期的“風骨”不同,魏晉時期的文人主要表現(xiàn)為對民生疾苦的關(guān)切,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雖然也有“骨氣”,但沒有個人獨立的自我意識,沒有對現(xiàn)實的人、事來表達自己獨特的看法,最終也只是服務(wù)于封建專制社會。魯迅先生接受了西方文藝思想,受到新的科技文明的洗禮,養(yǎng)成了“骨氣極高”的新型文人品格。
首先,這種新的“風骨”體現(xiàn)在“硬氣”,敢于說真話,對真實的追求。面對虛偽的政客、表里不一的文人以及被蒙蔽的民眾,魯迅發(fā)出時代的最強音,說真話,講真事,以強硬的態(tài)度在黑暗的社會中堅守說真話的陣地,作文如做人,字里行間里皆體現(xiàn)著極高的骨氣。他在雜文《我還不能帶住》中說:“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國,我的筆要算較為尖刻的,說話有時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們怎樣地用了公理正義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號,溫良敦厚的假臉,流言公論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無刀無筆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沒有這筆,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訴無門的一個;我覺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馬腳?!彼乐袊纳鐣€處于混亂時期,國人也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堅定決心,誓與惡勢力作斗爭,不能有絲毫的軟弱。
其次,這種新的“風骨”體現(xiàn)在毫不妥協(xié)的抗爭精神,對一切污濁的痛恨,對一切美好的追求。他在《關(guān)于知識階級》中說:“然而知識階級將什么樣呢?還是在指揮刀下聽令行動,還是發(fā)表傾向民眾的思想呢?要是發(fā)表意見,就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真的知識階級是不顧利害的,如想到種種利害,就是假的,冒充的知識階級;只是假的知識階級的壽命倒比較長一點……不過他們對于社會永不會滿意的,所感受的永遠是痛苦,所看到的永遠是缺點,他們預備著將來的犧牲……”知識階級的任務(wù)就是要是社會變得更美好,批判那些阻礙時代發(fā)展的東西,不論是社會、歷史、政治,還是思想、文化、文明,以至人性,都要不斷地揭示其內(nèi)在的虛偽、丑惡,不妥協(xié),不讓步。
魯迅先生的“風骨”還體現(xiàn)在對青年的關(guān)愛與幫助,像柔石、葉永蓁、蕭紅、蕭軍、端木蕻良、徐懋庸、巴金等,都受到過魯迅先生的幫助與指導,特別是對蕭紅、蕭軍等人在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便利。對于進步學生和革命青年,魯迅也在默默地支持,在北京女師大風潮爆發(fā)后,魯迅第一時間發(fā)表文章支援進步女青年,如《忽而想到》、《碰壁之后》、《紀念劉和珍君》等,揭露政客、校長等人的丑惡嘴臉,撕下他們的假面,為進步青年說公道話。
結(jié)語
魯迅先生的“風骨”足以使他在現(xiàn)代文學之林屹立不倒,文品與人品相一致的美好品格,為他的作品做了最好的代言。不論時代如何變換,他和他的作品都是受歡迎的,他的“骨氣”將不斷激勵我們前行。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雜文全集·偽自由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2]魯迅.魯迅雜文全集·南腔北調(diào)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3]魯迅.魯迅雜文全集·華蓋集續(xù)編及續(xù)編的續(xù)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4]魯迅.魯迅雜文全集·集外集拾遺及補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