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恒
摘 要:我國歷史悠長,文化深厚廣博,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方面,都獨具特色。其中,敦煌壁畫是我國藝術領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敦煌壁畫具有鮮明的色彩體系,構成了獨特的敦煌美學,深入研究敦煌壁畫的色彩構成方式,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敦煌藝術之美。本文將簡單分析敦煌壁畫的色彩構成方式,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敦煌壁畫;色彩構成;方式
敦煌壁畫是我國壁畫當中的經典,是唐代壁畫藝術的杰出代表。壁畫及雕塑的重要載體是建筑,佛窟的主體為雕塑,敦煌壁畫對建筑進行了很大的美化,對雕塑具有較強的陪襯作用,但雕塑很難表達內容,因此壁畫彌補了雕塑的這一缺憾。在佛窟當中,盡管處于主體地位的并不是壁畫,但其地位也非常重要。
一、現(xiàn)代美學中敦煌壁畫的價值
敦煌壁畫為敦煌石窟藝術形式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它不僅有較強的裝飾性,歷史性也非常強,是一件藝術瑰寶。敦煌石窟共計五百多個,壁畫的面積約有五萬多平方米,不僅居于我國佛教壁畫之首,在世界上也無有敢與之爭鋒的。唐朝之前,我國傳世的繪畫作品很少,而敦煌壁畫則有效彌補該遺憾。盡管敦煌壁畫已經有千年歷史,可是色彩依舊絢麗,對北朝到元代佛教繪畫真跡加以保留,并成為中國美術發(fā)展史的重要依托。另外,敦煌壁畫對各個歷史使其的繪畫風格和技巧都有所傳承及沿革,這就能明顯看出我國各朝代繪畫的技巧和風格演變。同其他宗教藝術相同,壁畫所描繪的是人們的美好愿望,所以同世俗繪畫非常不同。敦煌壁畫在民族表達方式方面非常獨特,通過中原暈染法對俗人形象加以描摹,而通過西域凹凸云染發(fā)對神靈形象加以描摹,所以從色彩、線條、畫面等各個方面都非常豐富、細膩。敦煌壁畫深厚的內蘊,為厚實的畫家提供諸多營養(yǎng),這種價值是其他任何畫作無法替代的。毋庸置疑,敦煌壁畫為現(xiàn)代美學領域中的一顆瑰寶。在文人畫盛行之后,荀簡的繪畫風格收到歡迎,簡單幾筆便能展現(xiàn)心中寄托。但敦煌壁畫無論從布局、線條,還是色彩、形態(tài),都非常精巧而縝密,例如佛像的衣褶、器具、車馬等,所下功夫都極細。
二、敦煌壁畫的色彩構成方式
1.色彩對比比較和諧
敦煌壁畫有著非常絢麗的色彩,相互間的搭配也非常和諧。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各個洞窟壁畫都色彩絢麗,可是都是由相應的主色調對畫面進行統(tǒng)一,把補色對比的美感及優(yōu)勢充分加以展示,另外,還能有效體現(xiàn)壁畫色彩間律動的美感。敦煌壁畫當中,黑、白、灰的色彩比重非常大,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調和色,能夠確保壁畫色彩艷麗又非常和諧。例如隋420窟的西壁,壁畫就有灰綠、粉綠、土紅,顏色的對比非常鮮明,配以土紅色及淡紫色實現(xiàn)暖色調及冷色調的對比。突出有關人物的時候,利用黑色和白色進行對比,從用色上對任務進行區(qū)別,通常文殊弟子都是用青蓮、土紅色,維摩弟子通常用灰綠色,這些色彩從純度到結構,乃至明度,都很精確,從而使整個畫面色彩和諧統(tǒng)一,還充分體現(xiàn)了畫師高超的藝術修養(yǎng)。
2.色彩結構的裝飾性很強
敦煌壁畫色彩具有很輕的裝飾性,民族特色濃郁。從整體上看,壁畫色彩結構通常都是依據順序開展排列組合的,重視筆畫色彩之間的和諧、均衡、節(jié)奏關系。把變化多樣的物象慢慢概括成大小不一的平面色塊,之后對色塊進行和諧而均衡的搭配,實現(xiàn)整個壁畫色彩和諧基調。除此之外,為了豐富壁畫呈現(xiàn)出來的色彩,繪畫技師也會對色彩進行對比性呈現(xiàn)。利用對不性質不同的色彩實現(xiàn)生動、神氣的感覺。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文化傳統(tǒng)豐富,繪畫材料也有所不同,這就使得敦煌壁畫最終呈現(xiàn)出比較復雜的層次,從而獲得最佳視覺觀賞的效果。
3.色彩具有較強的意象美
敦煌壁畫當中,想象比較瑰麗、夢幻,色彩具有較強的意向性,但又同時具備嚴謹及活潑的感覺。在色彩理念方面,敦煌壁畫明顯深受我國傳統(tǒng)繪畫在色彩方面的影響,因此,敦煌壁畫有著比較明顯的五色學效果。這種色彩觀念因為有較強的主觀意向性,所以象征性也很明顯。一幅畫作是否具有豐富的色彩,并不是畫作包含顏色種類決定的,而是顏色之間相互搭配所產生的復雜變化決定的,這才是整個畫面和諧及豐富與否的關鍵。例如《法華經變》當中的《化城喻品》,畫師就運用了大量的石青、石綠,兵摻雜一些土紅、儲石,這樣這個畫面就不再單調,且色彩穿插恰當,錯落有致,因此整體壁畫就比較和諧、豐富。
4.運用大量的重復手法
從敦煌壁畫形式構成方面看,存在大量的有著重復特征的視覺元素,從而產生一種化靜為動的藝術效果,讓人感覺壁畫是活的。例如飛天當中舞動的線條,節(jié)奏比較明顯的千佛畫,故事畫當中也有大量重復性人、山頭、建筑。即便是那些大型的經變畫,在構圖方面也有比較明顯的對稱性和象征性,所以畫面就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則化。而那些純度比較高,對比比較明顯的色彩,也利用重復強化了相互間的關聯(lián),強化了敦煌壁畫節(jié)奏。
5.處理壁畫色調的方法
不同時期的敦煌壁畫對色彩運用的傾向有所區(qū)別,例如早期的敦煌壁畫通常都是用紅色定基調,中期的敦煌畫比特別絢麗,而晚期的時候,敦煌壁畫呈現(xiàn)出的色調則比較清冷。不同時期不同洞窟,還會因為表達主題不同而產生局部色調變化處理的情況。這種利用將單一色彩當做主色所構成的色調處理方法同鄰近色比較缺乏統(tǒng)一性,可是也依然有著較強的色調感。
6.獨特的色彩技法
敦煌壁畫從技法上分類主要有兩種,其一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法,其二為西域傳入的繪畫技法,兩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就營造出一種豐富而獨特的效果。
敦煌壁畫從用筆上基本屬于工筆重彩,可是在此基礎上還有部分寫意畫風,不同時代的壁畫中有很多沒骨法。
結語: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在文學領域,還是科學技術領域,以及藝術領域,都取得了令世界驚嘆的成果,敦煌壁畫就是我國藝術領域中一顆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敦煌壁畫歷經千年,依然以其絢麗的色彩,精妙的筆法,和諧的構圖為世人所驚嘆,而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其豐富多樣又精妙絕倫的色彩構成方式。
參考文獻:
[1]侯黎明.敦煌壁畫臨摹法要述--兼談日本壁畫臨摹法[D]. 敦煌研究,2015,(5).
[2]董明慧.異彩紛呈奪造化——宋代人物畫管窺[J].河南大學,2016.
[3]徐文思.淺析不同朝代敦煌壁畫的色彩表現(xiàn)特點[J].明日風尚,2016年22期.
[4]陳乃惠.敦煌壁畫“意”與“象”契合的形式美[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