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日歷告訴我們,已近年末歲首。
走在路上,風雖多了寒意,心卻仍是暖暖的。
每年這個時候,總會回望走過的腳步,展望即將迎來的開始。
回望即將走過的2020年,初春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節(jié)奏……但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lǐng)導(dǎo)下,廣大工會干部和職工群眾同心協(xié)力,不僅在參與疫情防控中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在助推抓生產(chǎn)、保民生、促就業(yè)等方面顯示出工會力量,也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彰顯出工會的責任擔當。
伸出援手,傳遞關(guān)愛;擔負責任,培育精神。
這一年,各級工會組織結(jié)合自身特點,堅持首善標準,拓展扶貧形式,健全扶貧機制,廣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顯著成效。
這一年,各級工會組織圍繞中心工作,廣泛開展“送溫暖”“送崗位”“送清涼”“送法律”“金秋助學(xué)”等不同時間段的幫扶工作,實現(xiàn)了工會幫扶工作常態(tài)化、長效化,再次擦亮工會幫扶的閃閃品牌。
這一年,各級工會組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卓有成效的幫扶工作,時刻把職工群眾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wù),切實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成為廣大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
展望即將走來的2021年,新藍圖已在向我們招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十四五”期間,扶貧工作仍然十分繁重。各級工會組織如何進一步發(fā)揮工會在脫貧中的獨特組織優(yōu)勢,加強工會扶貧助困基金建設(shè);如何更好地完善工會扶貧助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社會資源和困難職工需求精準對接平臺;如何創(chuàng)新解困脫困工作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為困難職工提供更加專業(yè)化、社會化的送溫暖服務(wù),在國家精準脫貧大局中發(fā)揮工會獨特的長效作用……新的一年,也許有著大大小小的目標和夢想,需要再接再厲去追求。
“心中有多少情,腳下會量出多少路。”心只有沉進去,多些精準服務(wù),工會才能解決好職工的各種訴求。
“一錘子買賣得不到信任,細水長流流成河?!鄙碇挥卸紫氯?,多些幫扶服務(wù),才能減少職工群眾的愁容,贏得職工的信任。
走在新時代,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斗,在助力扶貧工作中繼續(xù)彰顯工會的責任擔當,努力去當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