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玨
隨著十九世紀的進步,一場風格之爭導致了整個歐洲和美國越來越重視內部裝飾。雖然建筑師們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建筑風格,但裝潢師/ 裝飾師再次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改變復雜和雜亂的內部風格,選擇了更簡單、更輕盈的風格的回歸。改革運動的引入,如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它非常重視誠實的設計、高質量的材料、工藝和傳統(tǒng)技能。威廉·莫里斯是這一運動的指路明燈,他設計了自己的紡織品、壁紙和家具。這些想法在美國也很有影響力,在那里,他們被稱為工匠風格,后來被埃爾伯特·哈伯德等設計師所推崇。
在歐洲,一種獨特和裝飾復雜的風格出現(xiàn)在本世紀末,被稱為新藝術。它以其不對稱的曲線形式,影響了比利時、奧地利、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筑和室內裝飾設計。這種風格的主要支持者包括比利時的維克多·奧爾塔、西班牙的安東尼·高迪、德國的奧古斯特·恩德爾和蘇格蘭的查爾斯·倫尼·麥金托什。
標志著十九世紀室內裝飾設計一個新的重要發(fā)展。波特蘭的莫爾斯-利比大廈的華麗內部采用了所有最現(xiàn)代的技術,包括燃氣照明和中央供暖。
在美國的許多建筑師在波爾多藝術學院接受過培訓,在巴黎的學校,風格涵蓋了多種歷史風格,舒適和和諧是主要的優(yōu)先事項。寬敞的內部配備了機械通訊設備,精致的浴室和廚房,電梯和電氣系統(tǒng)。從這個階段開始,室內裝飾設計師和建筑師必須能夠將新技術融入他們的項目中。
裝飾藝術是一種刻意的風格,在二十世紀的兩戰(zhàn)時期是時尚的。它的名字來自1925 年在巴黎舉行的第一次裝飾藝術展覽。巴黎在二十世紀初成為一個偉大的設計中心,這得益于室內裝飾設計師Jean Michel Frank和Paul Poiret 以及室內裝飾和家具設計師Eile e n Gray的工作。在20 世紀 20 年代末和30年代,現(xiàn)代主義取代了裝飾藝術,從包豪斯(Bauhaus )誕生。這是由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 er Gropius)創(chuàng)立的有影響力的德國設計學派,后來由建筑師密斯·范德羅(Mies van der Rohe)領導。包豪斯提倡功能主義,最低限度的顏色,裝飾和建筑特征,它需要相當多的設計技能才能成功。
包豪斯關閉后,埃里克·德爾松(Eric Mendels ohn)等弟子在英國和美國定居,他們當時影響了許多建筑師和設計師。在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堅持包豪斯的原則,設計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線和空間的革命性房屋。隨著二十世紀的進步,建筑設計與室內裝飾設計之間出現(xiàn)了越來越明顯的差距。專門的室內裝飾師確實是二十世紀的一項創(chuàng)新,家庭裝飾成為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消遣。這些早期的室內裝飾師中有許多是貴族成員,他們看到了一個機會,通過幫助新的富人來開發(fā)他們對更好的東西的品味和知識,他們可以負擔得起奢華的室內裝飾,但在達到預期的效果方面需要指導。在美國,埃爾西·德·沃爾夫(Els ie de Wolfe)作為第一批女性內部人士之一引領了這條路。
由于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壓力,建筑物經(jīng)常被重修,設計工作室通常采用跨學科的設計方法,室內裝飾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產(chǎn)品和家具設計師,紡織品設計師,藝術家和建筑師在項目上協(xié)同工作。這種跨學科的設計方法可以跨越界限,轉移方法,創(chuàng)造豐富的工作環(huán)境和創(chuàng)新的設計解決方案。在考慮如何在室內裝飾使用材料時,這尤其重要。
隨著工作實踐的這些變化,新技術改變了設計和制造過程,產(chǎn)生了新一代的復雜材料,創(chuàng)新設計師可以將這些材料與更傳統(tǒng)的方法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令人振奮的現(xiàn)代室內裝飾設計。
所有設計師都受到特定時間和地點的影響,設計概念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構思和執(zhí)行的,并且受到社會機遇和制約因素的影響。設計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吸收和適應,以響應當代環(huán)境和用戶的需求。設計可以反應品味,并受到一系列社會和文化影響,從經(jīng)濟,政治和技術到電影,文學,時尚,紡織品,藝術和建筑。設計師也受到他們的前輩的影響,他們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知識,以便由后代人開采。
在本書的這一部分,我們將研究歷史上一些被認為對室內裝飾設計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關鍵人物。
“理想之家”展覽2004年,德國科隆,由Studio Bouroullec設計。在這個裝置中,Studio Bouroullec使用聚合的注塑成型部件(稱為“Algues”),這些部件相互連接以形成空間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