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
摘 要:隨著我國向現代化轉型的成功,企業(yè)組織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組織形式,與此同時,企業(yè)數量的持續(xù)增多,對于工業(yè)廠房的建設需求也越來越多。本文以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施工及加固技術為題,具體探討中結合日常工作經驗,指出工業(yè)廠房地基基礎缺陷處理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在分析導致沉降發(fā)生的原因條件下,對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施工及加固技術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施工;加固技術
在工業(yè)廠房建筑結構中,地基基礎決定了廠房質量與安全應用。但是,由于工業(yè)用地需求與我國土地資源數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工業(yè)用地的規(guī)劃與選址往往以相對偏遠、土地利用率相對較低的區(qū)域為主,由此也造成了工業(yè)廠房基礎缺陷問題的逐漸增多。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常需要先對其基礎缺陷進行處理因素分析,查明導致基礎發(fā)生沉降的影響因素,進而針對性的應用不同的施工與加固技術,對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進行處理。下面以此為出發(fā)點對主題進行論述。
1、軟土地基基礎缺陷處理概述
1.1導致基礎沉降發(fā)生的因素
(1)地質勘測在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施工及加固技術應用中十分關鍵,勘測階段包括施工面積、建筑結構、地質狀況等方面的全面勘測。當勘測數據不全、不精準時,若根據勘測結果制定處理方案,則往往會埋下隱患,在后續(xù)使用中逐漸引發(fā)基礎沉降。(2)工業(yè)廠房的結構以地基承載力為基礎,對軟土地基處理不當,廠房結構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將無法保障,進而會引發(fā)沉降風險。
1.2處理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現階段,在制造業(yè)規(guī)?;l(fā)展的趨勢下,針對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缺陷的處理,需要考慮到兩大因素:(1)應該在處理軟土地基缺陷時,綜合分析建筑體的安全性、完整性、質量標準;并在此條件下,按照設計方案選擇針對性的地面處理方式與施工工藝。(2)應該針對軟土地基土層結構實施具體分析,規(guī)避土層變化引發(fā)的結構風險。(3)在選擇施工與加固技術時,需要以基礎沉降產生的原因分析為基礎,再制定與之相適用的解決方案。
2、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基礎施工及加固技術
2.1換土墊層技術
軟土地基通常要實施換土墊層作業(yè),利用高強度砂石等材料代替原有土體。該技術在季節(jié)性凍土、淺層軟土、濕陷性黃土中的應用較多。該技術的應用通提升土體強度,提升土體密實度。
2.2振動沉樁加固技術
振動沉樁加固技術適用于濕土、黏土、軟土工程,施工中通常只需1臺設備。該技術的應用旨在通過對基礎樁實施振動處理,使用逐層沉入土體起到控制沉降的目的。在具本實施中,通常要求以施工方案為準,定位沉樁區(qū)域,標記沉樁位置,應用振動設備,采用嵌入沉降方式,使基礎樁達到沉降位置上層。在振動環(huán)節(jié),通過在土體與基礎樁之間生成擠壓,改變土體位置,嵌入基礎樁;判定標準以深入到預設深度為準,沉樁操作完成后需進行加固處理。
2.3排水固結技術
軟土地基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為降低土體水分,通??梢赃x擇排水固結技術。具體操作中,為提升土壤固結速度,要求在地基周邊搭設塑料、砂井、鋅板等,快速清除土體中的水分。為縮減軟土黏度,需要增加添加劑,包括水泥、專用添加劑、石灰等。這樣可以在降低土體含量時,強化固結效果,進而解決軟土地基整體穩(wěn)固性不足的問題。
2.4灌漿加固技術
該技術施工難度較低,旨在增強地基強度,保障地基整體承載力,實現對地基穩(wěn)固性的控制。實踐中通常采用兩種應用方案:在從上到下的灌漿加固方案中,需要將注漿管管頭下放伸至鉆孔底,然后按照分層灌注的方法進行灌漿加固處理;在從下到上的灌漿加固方案中,需要以基礎底板為準,然后通常設定深度再實施灌漿作業(yè),具體操作以分層灌漿為準。
2.5碾壓夯實技術
在軟土地基密實度與整體強度提升方面,可以采用碾壓夯實技術,通過機械器具實施重復碾壓與夯實,進而達到對土體液化性能改善的作用,最終實現地基整體承載力的加強。
2.6靜力壓樁加固技術
該工藝技術的應用,通常要求先進行預制樁制,并按照分節(jié)方法,以靜力壓樁設備進行壓入作業(yè);同時,需要采用焊接方式將其與分節(jié)區(qū)域的預埋角鐵相連進行連接。需要分析工業(yè)廠房實際的地基承載與穩(wěn)固需求,再確定樁柱結構荷載、深度、強度,保障其應用的有效性。
3、應用案例
工業(yè)廠房軟土地基處理中,由于軟土地基本身的復雜性,通常會采用聯(lián)合方案,下面以某廠房項目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3.1工程概況
以某工業(yè)廠房項目為例:(1)項目位于某工業(yè)園區(qū)。占地面積為83683平方米,建筑面積為52678平方米。該工程基礎為條基,埋深1.5米,寬度3.0米。采用框架結構,共2層;結構安全等級為2級;抗震等級列為3級;地面設計堆載為8kPa。(2)通常地質勘測,確定其屬于軟土地基,其地質條件包括粉質粘土、雜填土、浜填土、粉質粘土夾砂質粉土,屬于淺層地質條件,雜填土與浜填土層條件相對較差,需要進行淺層土體加固處理。
3.2施工及加固技術應用
通過對軟土地基構成條件分析,雜填土土層為松散狀,層厚1.5米到2米,承載力特征值在50kPa到60kPa;浜填土層為流塑狀態(tài),承載力特征值為60kPa到70kPa。因此,決定采用碾壓夯實技術與排水固結技術。
3.2.1碾壓夯實技術應用
首先,確定加固有效深度>4.0米。以動力排水固結原理為準,預設原則為先輕后重,少擊多遍;地基固結加固方法為先填后夯;具體采用回填砂土墊層的辦法,要求粘粒含量在10%以下。夯錘標準直徑2.5米,質量為12噸到15噸,夯點間距采用正方形分布,邊長為4.0米。夯實要求以3遍為準。施工尺寸以沿廠房短邊方向寬114米,沿長邊方向長232米為準,施工范圍在矩形堆載區(qū)內,第1遍夯擊完成后,要求以超孔隙水壓力消散85%到90%后再實施第2遍,以此類推。
3.2.2排水固結技術應用
設置8米深輕型井點管,以降水區(qū)域外圍為準,布置一圈;間距為1.5米,與降水區(qū)邊界距離為1米。第1遍夯擊前,降水方式以淺層與深層管結合方式相間布置,其中,淺管埋深為5.0米,深管為8.0米;淺管與深管井點管排距均為6米,間距均以2米為準。第1遍夯擊完成,選用淺管進行降水處理;第2遍完成選用深管進行降水處理。施工及加固完成后,按照要求,在2周后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平板載荷試驗、重型動力觸探N63.5,結果表明達到了處理要求。
4、結束語
總之,隨著工業(yè)4.0時代的到來,在我國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下,制造業(yè)已經獲得了持續(xù)性的快速發(fā)展。在這種制造業(yè)發(fā)展大潮之下,企業(yè)對于廠房建設規(guī)劃的規(guī)模正在擴大,對于選址區(qū)域的地基基礎處理也十分重視。結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要注重對軟土地基基礎施工及加固技術的分析;另一方面,應該結合實際的軟土地基類型,選擇與之相適用的處理技術。建議在新時期增強不同技術在不同軟土地基類型方面的針對性研究,進而為其進一步實施專業(yè)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羅建鴻,邵云海,楊錦睿, 等.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的勘察措施與施工技術[J].價值工程,2020,39(28):146-148.
[2]張炳福,菅超.換填墊層法在濕陷性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9,16(05):110-111.
[3]趙景琳.探究深基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建材發(fā)展導向(下),2020,18(9):326-327.
[4]陳立業(yè).房建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研究[J].水運工程,2020,13(15):211-212.
(浙江鼎豐建設有限公司 ?浙江臺州 ?3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