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瑋 (天津市津南醫(yī)院,天津 300350)
現(xiàn)階段,肺栓塞在我國臨床上比較常見,為肺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病死率高等特點,臨床表現(xiàn)以肺循環(huán)障礙等為主,能夠?qū)颊叩纳】翟斐杀容^大的威脅[1]。而抗凝治療則是本病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但不同的用藥方案能夠取得不同的成效。對此,筆者將著重分析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療應用利伐沙班的價值,現(xiàn)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擇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30例經(jīng)肺動脈CT灌注造影檢查并明確診斷的急性肺栓塞病患,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所選病例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15例。治療組男9例,女6例;年齡39~78歲,平均(51.26±8.15)歲。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38~79歲,平均(51.79±8.62)歲?;颊呔炇鸫搜芯恐橥鈺?,且有完整的病歷資料,無相關(guān)藥物過敏史,能夠積極配合完成治療。研究在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進行。對兩組的病情等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如止痛、吸氧、保持絕對臥床、抗感染等。與此同時,兩組均完善D-二聚體檢測、胸部X線檢查、超聲心動描記、血氣分析CTPA以及心電圖等檢查。治療組給予抗凝治療聯(lián)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詳細如下:低分子肝素鈣500 IU,皮下注射給藥,每隔12 h用藥1次,待連續(xù)治療2 d后開始應用利伐沙班,10 mg/次,1次/d。7 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并繼續(xù)服用利伐沙班。對照組聯(lián)用華法林和低分子肝素,詳細如下:低分子肝素鈣,5 000 IU/次,皮下注射給藥,每隔12 h用藥1次,2 d后開始服用華法林片,用藥量為3 mg/次,1次/d,此后,根據(jù)INR合理調(diào)整華法林用藥量,并在7 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但要繼續(xù)應用華法林。兩組的治療時間均為3~6個月。
1.3評價指標:對兩組不良反應(牙齦出血,穿刺點出血等)的發(fā)生率作出比較。
1.4療效判斷[2]:①有效: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基本或者完全消失,影像學和血流動力學檢查提示栓塞征象明顯改善;無效: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癥狀未緩解或者加重,影像學檢查表明栓塞未改善,血流動力學惡化。
2.1兩組療效分析: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分析: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與對照組的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例(%)]
臨床上,急性肺栓塞以暈厥、胸痛、咯血與呼吸困難等為主癥,可導致患者死亡,危害性非常大[3]。而利伐沙班則屬于是一種直接Xa因子抑制劑,能夠經(jīng)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這兩種途徑讓X因子活化為Xa因子,并由此起到抗凝的作用。該藥物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利用度,且其半衰期也比較短,能夠在短時間之內(nèi)起效,有助于促進急性肺栓塞病患臨床癥狀及體征的緩解。與華法林進行比較,該藥物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基本不會受到藥物和食物等因素的影響,也不需要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無需調(diào)整用藥量,使用更簡單方便,患者耐受度高[4]。本研究中,兩組的臨床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利伐沙班與華法林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療中具有相同的療效,但利伐沙班的不良反應更輕,可顯著提高患者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建議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