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廷舉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連云港)
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一種臨床較為常用的病理學檢查診斷方法,此種方法通過CT引導,可在較短時間內,準確的將穿刺針刺入患者病變部位,并提取其中的細胞或組織,其后再使用病理學檢查來進行患者疾病的診斷[1]。通常應用于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診斷工作。而CT增強掃描是一種CT掃描技術,其可通過為患者注入藥劑進行造影,從而提升CT影像清晰度,使成像結果更為準確。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前CT增強掃描的應用價值,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內部實質性病變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檢查,并根據不同掃描方式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其中研究組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57.82±3.57)歲,平均病灶直徑為(7.56±2.42)cm;對照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為(58.03±3.41)歲,平均病灶直徑為(7.62±2.75)cm。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后,其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以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研究內容完全知情并批準開展。
所有患者收治入院后均準備進行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進行疾病診斷檢查,并且手術前均接受CT掃描,其中研究組患者采用CT增強掃描,對照組患者采用CT常規(guī)掃描。具體方法如下。
掃描儀器為西門子64排128層螺旋CT,使用藥物為碘佛醇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27)。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CT掃描,根據患者病變位置,選擇適宜的檢查體位,并待患者平靜呼吸后屏息,在預定位置放置自制相互間隔為5 mm的鉛條柵,進行定點掃描。研究組患者則在患者進行掃描前,靜脈快速滴注碘佛醇注射液80 mL,速度控制在3.5 mL/s,其后為患者實施CT增強掃描,方法如同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掃描完畢后,即進行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根據CT掃描結果進行引導,選擇患者合適的穿刺點,并將穿刺針快速刺入患者胸壁,調整穿刺方向,并進行細胞或組織采集,穿刺結束后將病變細胞或組織送往病檢,并再次對患者實施CT掃描,檢查是否出現手術后并發(fā)癥情況。觀察患者3 h,若患者出現相應并發(fā)癥表現,則給予對癥治療。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掃描結束后其掃描結果情況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主要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病理準確率、良性與惡性診斷率情況。其中陽性結果主要通過病理證實或治療后患者病灶縮小證實。并發(fā)癥主要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發(fā)生氣胸、出血、栓塞的情況。
將此次研究結果輸入SPSS 18.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掃描結束后其掃描結果情況,其中研究組患者陽性檢出率、病理準確率、良性與惡性診斷率均遠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T掃描結果比較[n(%)]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患者相差無幾兩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隨著科技的不斷提升與發(fā)展,人們對于醫(yī)療效果的追求催生了各類醫(yī)療器械,其中CT掃描儀即是一種檢查診斷設備,其主要是通過CT成像,將患者體內病變情況較為直觀準確地展示于醫(yī)師,并幫助其了解患者體內情況,并指導治療方案的制定[2]。此外因CT掃描技術的不斷成熟,目前已發(fā)展出多種利用CT引導而實施的手術。本次研究所分析的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即是其中之一。
此種手術本通過經皮肺穿刺活檢,提取患者胸部病變部位的細胞或組織,并將此類病變細胞送往病檢,從而判斷患者癥狀。但由于實際應用中,穿刺針插入患者體內后,可能由于角度與深度問題,無法一次性直達患處理想部位,因此將會二次穿刺,并對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從而降低整體效果。同時由于此種手術方法對患者造成的損害,還可能在患者術后恢復過程中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增加治療難度。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主要可導致患者出現出血、感染、腫瘤種植、栓塞等[3]。而為避免此類疾病的發(fā)生,則需要提升穿刺手術的精準度,減少穿刺采集對患者的損害,合理選擇適宜患者病情與身體情況的穿刺針;術前設計更為精密、準確的穿刺位置;使患者練習穿刺屏息,增加醫(yī)患的配合程度等。此類方法均可提升穿刺效果,而通過CT掃描進行引導,可更為有效地提升穿刺的精準度,更進一步減少手術對患者的損害。
通過CT掃描引導后,可將患者體內病變部位進行成像顯示,并使醫(yī)師清楚了解患者體內情況,病變位置、病變大小,從而進行穿刺手術方案的制定,使穿刺一次性成功的幾率上升,減少穿刺對患者自身的損害,提高整體使用效果。而CT掃描技術可分為常規(guī)掃描與增強掃描。其中增強掃描即是通過為患者注入造影劑,從而使CT成像更為清晰準確的技術,應用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即可有效提升圖像質量,使穿刺精準度進一步提升,提高整體使用效率,減少對患者的損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檢查完畢后,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患者相差無幾,兩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研究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病理準確率、良性與惡性診斷率均遠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使用CT增強掃描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陽性檢出率、病理準確率、良性與惡性診斷率等檢查指標,并且保持較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在具有較高安全性的同時,提升了患者疾病的檢出率,并可有效幫助醫(yī)師了解患者體內情況,減輕手術對患者的損害,指導后續(xù)治療方案的制定,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CT增強掃描可顯著提高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檢查準確率與良性、惡性診斷率,并且整體手術安全性較好,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