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適當運動護關節(jié)
由于體內激素的變化,在40歲過后,骨關節(jié)會迎來一個快速衰老期。關節(jié)軟骨沒有血管供應養(yǎng)分,也沒有再生能力,其磨損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以在磨損前的積極防護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年齡的增長,肥胖、長期過度運動等因素也是引起關節(jié)磨損的原因。
控制體重。體重越重,在站立時關節(jié)所承受的力就越大,步行時關節(jié)磨損也越大。
適當運動。游泳是較為理想的運動方式,建議每周2~3次,每次不超過1小時。
50歲,眼睛衰老要重視
很多人在45~50歲都會出現(xiàn)視力變化,如近距離閱讀有困難、眼睛干澀、愛流淚,這些跡象表明眼睛已經開始衰老了。若不注意眼部保健,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等眼病也會接踵而至。
保持良好心態(tài)。中老年人的不良情緒或對病情的心理壓力大,會造成內分泌紊亂,進而加重病情或誘發(fā)眼病。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做一次常規(guī)眼科檢查,65歲以上半年一次。
60歲,管控風險護心腦
60歲以上的人群,每增加10歲,心腦血管病的病死率就增加1倍左右。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動脈硬化、中風是60多歲人群最大的疾病負擔。除了適量運動外,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注意飲食。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是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藥物治療。有心腦血管家族史,或本身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
70歲,飲食起居防骨質疏松
無論男女,到了70歲左右多多少少都會有骨質疏松的問題。當骨結構變弱、承受外力的能力差時,輕微跌傷就很可能造成骨折。
查骨密度。65歲以上即便沒有明確危險因素的人,也該進行檢查;男人70歲以上必須查一次,若未測出骨質疏松,一兩年后再查一次即可。
堅持鍛煉。長期靜坐會加速骨質流失,導致惡性循環(huán)。而運動能加強肌肉力量、增強骨密度,提高神經系統(tǒng)與運動系統(tǒng)的反應與協(xié)調能力。
80歲,益智訓練防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fā)展的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85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可達20%~30%。其典型癥狀為記憶力下降、失語、失認、執(zhí)行功能障礙、焦慮、抑郁、便秘。
增加智力訓練。常做用腦且有趣的事情,鍛煉腦的反應性;保持積極樂觀情緒,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他人溝通交流,以延緩腦功能減退。
加強體育鍛煉。研究表明,規(guī)律性的運動,即便是遛狗之類的低強度運動也可預防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下降。因為體育鍛煉可保持大腦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延緩腦神經細胞老化。
(高嘉悅/文,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