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惠州516003)
肺癌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我國城市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 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約占80%,病理類型有鱗癌、腺癌及大細胞癌[2]。 非小細胞肺癌具有增殖分裂快,腫瘤轉移時間相對較早的特點,且因缺少有效的診斷方法, 大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處于中晚期,5 年內(nèi)患者死亡率較高[3]。 因此,探尋診斷非小細胞肺癌腫瘤轉移的高效血清標志物, 對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預后顯得尤為重要。 有相關文獻指出, 外周血T 淋巴細胞與非小細胞肺癌發(fā)生、發(fā)展及腫瘤轉移過程密切相關,對于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4]。 同時有研究顯示,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水平在肺癌等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均增高[5]。 本研究旨在探究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D8+T 細胞、CEA 及CA199水平與腫瘤轉移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 年7 月-2019 年3 月于我院醫(yī)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60 例(實驗組)作為研究對象, 另選同期于我院體檢的健康人群80例作為對照組,該研究已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⑴參照《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合訂本)》中關于肺癌的診斷標準[6];⑵病理學診斷:肺手術標本經(jīng)病理、組織學證實行開胸探查,肺穿刺或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取得肺或支氣管活組織,標本經(jīng)組織學診斷為原發(fā)性支氣管非小細胞肺癌;頸、鎖骨上和腋下等部位淋巴結、胸壁、胸膜或皮下結節(jié)等轉移灶活組織檢查,組織學表現(xiàn)符合原發(fā)性支氣管非小細胞肺癌,且肺或支氣管壁內(nèi)疑有肺癌存在,臨床上又能排除其他器官原發(fā)癌;⑶細胞學診斷:痰液、纖維支氣管鏡毛刷、抽吸、沖洗等獲得細胞學標本,鏡下所見符合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學標準。 納入標準:抽血檢測前未接受肺癌外科手術、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者;心、肝、腎等腫瘤器官嚴重疾病者;合并急性、慢性感染者;免疫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障礙者; 精神疾病或意識模糊等難以交流者。 實驗組男88 例,女72 例,年齡36-78 歲,平均年齡(59.05±8.56)歲,其中病理類型為腺癌67例,鱗癌59 例,其他類型34 例。 對照組男45 例,女35 例,年齡35-76 歲,平均年齡(59.71±9.01)歲。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⑴檢測CD8+T 細胞: 抽取所有受試者清早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ml 于試管中,混勻,置于4℃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采用emiBioCytoCounter 系列全自動可視化細胞檢測儀檢測血清CD8+T 細胞比例。⑵檢測CEA、CA199:抽取所有受試者清早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ml 于試管中, 離心(2000r/min)15min,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采用羅氏E601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CEA、CA199 水平,嚴格參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⑴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 ⑵對比轉移組和未轉移組患者臨床資料; ⑶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Logistic 回歸分析;⑷血清CD8+T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診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ROC 曲線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兩組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 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相關的危險因素; 采用ROC 曲線分析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診斷價值。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CEA及CA199 水平對比 實驗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轉移組和未轉移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的性別比列、年齡、吸煙史和病理類型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轉移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明顯高于未轉移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對比
表2 轉移組和未轉移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
2.3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由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D8+T細胞升高的OR 值為3.114 (95%CI:2.568-3.624,P<0.001),CEA 升高的OR 值為2.604 (95%CI:2.138-3.163,P<0.001),CA199 升 高 的OR 值 為2.190(95%CI:1.513-2.819,P<0.001)。 CD8+T 細胞、CEA 及CA199 升高均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相關,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危險因素。
表3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2.4 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診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ROC 曲線分析由ROC 曲線分析結果顯示, 檢測CD8+T 細胞以32.48%為截斷值時, 敏感度為72.60%, 特異度為70.11%,準確度為71.25%。 檢測CEA 以17.18ng/ml 為截斷值時, 敏感度為79.45%, 特異度為68.97%,準確度為73.75%。 檢測CA199 以45.61U/ml為截斷值時,敏感度為65.75%,特異度為52.87%,準確度為58.75%。 CD8+T 細胞+CEA+CA199 聯(lián)合檢測以31.91%+16.24ng/ml+43.26U/ml 為截斷值時,敏感度為93.15%,特異度為94.25%,準確度為93.75%。 CD8+T 細胞+CEA+CA199 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明顯高于CD8+T 細胞、CEA和CA199 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非小細胞肺癌增殖分裂速度快、 轉移相對較早,導致患者死亡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7]。 當前,臨床上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金標準仍是病理組織學檢查,但該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性、操作繁瑣的缺點, 因此尋找非小細胞肺癌的高效診斷方法是臨床醫(yī)生的重點研究方向[8]。 腫瘤標志物是反映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指標,其高表達通常提示腫瘤的位置或生長, 在腫瘤的診斷及預后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9]。 有相關文獻顯示,腫瘤可導致T 細胞亞群發(fā)揮抑制免疫應答的作用, 因而T 細胞亞群的水平異常, 可造成機體免疫系統(tǒng)紊亂而發(fā)生病情變化[10,11]。 CD8+T 細胞是T 細胞亞群中一個主要的類型,能分化成細胞毒性T 細胞,可以對產(chǎn)生特殊抗原反應的目標細胞進行殺滅, 可殺死機體內(nèi)的腫瘤細胞[12]。 同時有研究指出,CD8+T 細胞可作用于B 淋巴細胞表面上的受體, 從而抑制了B淋巴細胞與腫瘤抗原的結合, 因此CD8+T 細胞的增高說明免疫功能的減弱[13]。黃柱華等人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腫瘤轉移與CD8+T 細胞數(shù)量關系的研究中證實, 發(fā)生腫瘤轉移患者組織中CD8+T 細胞數(shù)量明顯高于腫瘤未轉移患者, 提示CD8+T 細胞數(shù)量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具有指導作用[14]。 本研究結果表明, 實驗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水平明顯高于對對照組, 轉移組患者血清CD8+T 細胞水平明顯高于未轉移組, 這與上述言論一致, 提示血清CD8+T 細胞水平可能作為診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轉移的有效指標。
表4 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診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ROC 曲線分析
近年來, 新的腫瘤標志物被不斷報道, 其中CEA、CA199 由于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達水平, 與腫瘤轉移密切相關而被臨床醫(yī)生廣泛研究[15,16]。汪碩敏等通過研究證實,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A199 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與肺癌轉移具有相關性[17]。CEA 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在惡性腫瘤中其水平明顯升高, 但其診斷腫瘤的特異性較低[18,19]。CA199 是一種新型腫瘤標志物,為細胞膜上的糖脂質,在肺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中呈高表達水平[20]。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血清CEA 及CA199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轉移組患者血清CEA 及CA199 水平顯著高于未轉移組,提示血清CEA、CA199 水平可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轉移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D8+T 細胞升高的OR 值為3.114(95%CI:2.568-3.624,P<0.001),CEA 升 高 的OR值為2.604 (95%CI:2.138-3.163,P<0.001),CA199升高的OR 值為2.190 (95%CI:1.513-2.819,P<0.001)。 提示CD8+T 細胞、CEA 及CA199 升高均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相關, 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發(fā)生腫瘤轉移的危險因素。 應用腫瘤標志物診斷的優(yōu)勢是創(chuàng)傷性、可重復、簡便等,切點是特異性較低, 因此可通過聯(lián)合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由ROC 曲線分析結果顯示, 檢測CD8+T 細胞以32.48%為截斷值時,敏感度為72.60%, 特異度為70.11%, 準確度為71.25%。 檢測CEA 以17.18ng/ml 為截斷值時,敏感度為79.45%,特異度為68.97%,準確度為73.75%。檢測CA199 以45.61U/ml 為截斷值時, 敏感度為65.75%, 特異度為52.87%, 準確度為58.75%。CD8+T 細胞+CEA+CA199 聯(lián)合檢測以31.91%+16.24ng/mL+43.26U/ml 為截斷值時, 敏感度為93.15%,特異度為94.25%,準確度為93.75%。 CD8+T細胞+CEA+CA199 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 特異度及準確度明顯高于CD8+T 細胞、CEA 和CA199 單獨檢測, 提示CD8+T 細胞+CEA+CA199 聯(lián)合檢測可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 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水平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轉移具有相關性,三者水平升高可能預示著腫瘤發(fā)生轉移。 血清CD8+T 細胞、CEA 及CA199 水平均是診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轉移的有效指標,且CD8+T 細胞+CEA+CA199 聯(lián)合檢測可有效提高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轉移診斷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