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興
(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陽師范學院)
在一些大型體育賽事或綜藝節(jié)目表演前,觀眾席上往往人聲鼎沸,這時,主持人一個精彩的“暖場”,會讓觀眾席瞬間安靜下來,人們的注意力就能很快地集中到比賽或是表演上來。同樣,在幾百人或是上千人的公開課會場里,正式上課前,在觀課者進進出出,人聲嘈雜或是學生偶遇陌生老師,心情緊張的時刻,一些富有經驗的教師也會借鑒大型活動的“暖場”效應,精心設計新穎、獨特的課前“熱身”活動,讓學生在緊張的狀態(tài)中得以放松,也讓觀課者能靜下心來,集中精力。以下是幾位名師課前“暖場”設計的成功范例。
特級教師賈志敏的作文教學享譽全國,他也因此被稱為“最會教學生作文的小學語文教師”。他對小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學習上的嚴格要求,滲透在每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在一次詞語訓練時,他是這樣開講的:
師:今天上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學生開始議論)
生:我發(fā)現,給我們上課的老師今天很帥!
(臺下發(fā)出一陣笑聲)
師:感謝你對我的贊賞。你說我“很帥”,我當然高興。然而,你說我今天“很帥”,難道前幾天我就“不帥”了嗎?你不妨將句子里的“今天”兩個字換個位置,我聽了會更高興的。再說一次!
生:我發(fā)現,今天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很帥!
師:這樣一改,我就高興了。本來么,我一直“很帥”的。
(聽課的老師情不自禁地報以掌聲。沒想到,男孩還沒坐下,賈老師又“將”了孩子“一軍”。)
師:你說我“帥”,是在贊美我,我當然不會不高興的。但是,我快80歲的人了,還“帥”得起來嗎?顯然,這個詞用在我這個年紀的人身上不太合適。如果說我“精神矍鑠,身板硬朗”,也許會更恰當些,我聽了,會更高興的。你能不能把這句話修改一下,再說一次?
生:我發(fā)現,今天給我們上課的老師盡管年紀很大了,但是精神矍鑠,身板很硬朗。
(聽課的教師再次報以熱烈掌聲)
短短的一段開場白,引發(fā)了觀課者兩次熱烈鼓掌,課堂氣氛、學生思維處于極度活躍的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習慣,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基本、最首要的任務。賈志敏老師這一成功的開場,表現了他扎實的駕馭詞語的基本功,他有很強的訓練意識,善于把握訓練的過程,讓學生下的定義逐步由片面到準確,在弄懂詞義的同時,也獲得了下定義的方法,而學生逐步修正則要靠老師揭示矛盾,展現謬誤的導向指引。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是一種教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它能使老師和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快樂?!币_到這樣的境界,妙趣橫生、輕松活潑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教師在一堂示范性的優(yōu)課中,一上講臺便有一段幽默的開場白——
“同學們,你們是咱們師范附小的小學生,坐在后面的(指師范生)是咱們師范附小的大學生(眾笑),我呢,是咱們師范附小的老學生(眾大笑)。今天咱們小、大、老三代學生(眾大笑),濟濟一堂,一塊兒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給老師的一封信》,是有特殊意義的,大家高興嗎?”
這一段開場白是針對特殊環(huán)境、特殊對象和特殊課文設計的。執(zhí)教者在教學語言中的“幽默術”,既表現了教者的博學機智,又使學生沉浸在歡樂之中,課堂氣氛也隨之顯得活潑和輕松。
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參與學習,比之以苦悶的心情或緊張的心情參與學習,效果可以成倍提高。特級教師錢夢龍到新鄉(xiāng)市執(zhí)教觀摩課時,針對當時學生的情緒比較緊張,神情十分拘謹的狀態(tài),他是這樣開講的:我先讓大家猜一個謎——“發(fā)了財還想成才”打一個人名。學生的拘謹之態(tài)頓消,開始活躍起來。有幾個學生說:“猜出來了,是錢夢龍!”老師說:“為什么是我呢?”學生開心了,爭先恐后搶著說:“發(fā)財了就是‘錢’,‘想成才’就是‘夢龍’。”
錢夢龍老師是一位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老師,在他語文課堂中經常能夠欣賞到他的靈動、新穎的課堂設計,他總能在不知不覺中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讓他們沉浸在創(chuàng)新中,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學記》有言:“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傳繼其志?!惫旁姷奶攸c是有豐富的意蘊,要讓學生在意趣盎然中欣賞。浙江何夏壽老師在執(zhí)教統編教材《古詩三首》時,課始首先用戲曲演唱《飲湖上初晴后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萌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夏老師教學《古詩三首》的開講就是具有這樣的特色:
師:第一次見面用什么方式最好呢?我說用歌聲最好。我們來唱一首歌,好不好?
生:好。
師:我們來聽聽看唱什么歌?
(一曲《春曉》的旋律響起,學生跟唱,那清脆稚嫩的聲音十分悅耳。)
師:我聽到你們的歌聲了,聲音大一點更好,再來點掌聲更好。
(學生邊鼓掌邊唱,聲音洪亮有力)
謝謝大家,不過我也不是白聽的,也想還大家一首,想聽嗎?
生:(興奮不已)想!
師:老師會帶來什么歌呢?(師用戲曲曲調演唱《飲湖上初晴后雨》。)
(抑揚頓挫的旋律婉轉回蕩、余音裊裊,學生掌聲熱烈。)
師:別鼓掌,別鼓掌,我又不是歌星,我頂多算個歌王。(全場大笑)知道今天學的是什么課文嗎?
生:(大聲說)知道,《古詩三首》。
師:沒錯。上節(jié)課大家已經學習了李白的《望天門山》,怎么樣,美不美?
生:美!
師:是的,大美,壯美。第一首就是老師剛才唱過的《飲湖上初春后雨》,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另兩首同樣美的詩。
古詩詞教學歷來是我國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覺得古詩詞學習很有意思,從而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是小學階段學習古詩詞的重要目標之一。何夏壽老師課始將兩首詩以戲曲唱腔來表現,很受學生的喜歡,這種做法對降低教學難度,幫助學生把握詩意、感受古詩的音韻之美,很有好處。
特級教師孫雙金作為情智教育流派的領軍人物,他的語文課能就一篇篇課文創(chuàng)設一個個別有洞天的語文境界,并適當地將學生帶進一個個境界,使學生盡享其樂,在一次執(zhí)教《落花生》公開課時,課前預熱是這樣設計的:
師:我姓孫,“孫悟空”的“孫”。(板書:孫)誰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黑板上介紹給大家?
(學生上黑板寫自己的姓名)
師: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安詩樂。
師:什么意思?
生:取“詩”字是因為我爸爸希望我像詩人一樣出口成章,“樂”是因為我爸爸是音樂愛好者,他希望我也喜歡音樂,所以給我取名叫安詩樂。
師:既能寫詩,又懂音樂,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給她掌聲!
(師生繼續(xù)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同學的姓名中都飽含著長輩們對你們的希望。如果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意思,今天孫老師布置一個作業(yè),回去問問你的父母親,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好不好?
生:(齊)好。
(師將黑板上的名字擦去)
師:現在孫老師在黑板上也寫上一個名字,你從這個名字中能想到什么?
(板書:落華生)
生:(齊)落華生。
師:再讀一遍。
生:(齊)落華生。
師:你看到這個名字有什么想法?
生:我覺得“落華生”這個名字很像“落花生”,也許這個人想學習花生那種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師:這是你的想法。
生:我覺得取“落華生”這個名字,他一定和落花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師:好,“不解之緣”一詞用得好。
師:同學們真聰明,從落華生自然地想到落花生。(將“華”改為“花”)是呀,他為什么起名叫“落華生”?他的真名叫什么,你知道嗎?
生:他的真名叫許地山。
師:(板書:許地山)是的,“落華生”只是他給自己取的名字。那他為什么給自己取這個名字呢?
(生沉默)
師:今天我們學習許地山寫的這篇文章《落花生》。學完之后,剛才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有答案了。請大家打開書,自由朗讀這篇文章。
語文教育家于漪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會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睂O雙金顯然深諳此道,他認為再精心的教學設計都要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為前提。孫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師生對話藝術,他在執(zhí)教《落花生》一課之前,通過聊天的形式,從認識自己的“孫”姓開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名字的由來,進而說到“落華生”這個特殊的名字,乘勢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對名字進行探索。孫老師憑借其對教學的精心預設,展開了與學生情趣盎然的“神聊”,讓學生在活潑而又嚴謹的對話中學習語文。
兒童的核心精神是游戲精神。凡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設計精當的游戲,往往可以出現人人參與、群情雀躍的場面,形成課堂訓練的高潮。特級教師張偉執(zhí)教《偉大的友誼》時,采用“師生同做游戲”的做法,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協作精神。
師:同學們認識我嗎?(生搖頭)對,不認識。讓我來自我介紹一下。
(生簡單介紹自己)
師:同學們愿意做游戲嗎?讓我們來做一個“看誰反應快”的游戲吧。(交代游戲規(guī)則)
(師生同做游戲,氣氛熱烈)
師:同學們,開始時老師進行了自我介紹,大家只是認識了我;可通過剛才做游戲這件事(語氣強調“事”),我們雙方(語氣強調“雙方”)加深了了解,這叫形成了——
生:(齊)友誼!
師:對。那么,我們雙方的這種友誼應叫作——
生:(齊)偉大的友誼!
眾:(笑)
師:喲!我們之間就是做了做游戲,進行了這么短時間的接觸,就能算是偉大的友誼?
生:不能,應當叫做深厚的友誼。
生:應當叫做真誠的友誼。
生:應當叫初步的友誼。
師:對,我們見面時間雖短,對我們雙方通過做游戲這件事,相互之間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信任,建立了友誼;但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這種友誼只能叫做初步的友誼。讓我們來歸納一下建立友誼應具備哪些條件。
師生:雙方的……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產生了信任和友情。
師: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課題:偉大的友誼)一般的友誼只可稱為“初步的”“真誠的”,而課文里的友誼卻稱作是“偉大的”,這是為什么呢?(板書:為什么?)
閱讀教學不僅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良好閱讀習慣的任務,而且擔負著訓練學生思維、促進智力發(fā)展的重任。不同的課文,訓練學生思維的方式往往不同,但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教師都必須注意將學習語言文字和訓練學生思維緊密結合起來。張偉老師教學《偉大的友誼》時,課始以游戲的方式,緊扣“偉大的”這一重要的關鍵詞解讀點,以“點”上開花引申和拓展,讓學生在意趣盎然中領會課文的主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向往、共同的合作、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道路。
公開課“暖場”預熱的主要功能是營造氣氛,接通心靈,讓學生享受情趣、增長智慧,喚起強烈的閱讀期待。名師的課前“暖場”設計,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
教育家葉瀾教授曾說過:“教學的本質意義是交往與對話?!苯虒W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通過互動與溝通中共同創(chuàng)造意義的過程。名師的課前熱身活動將充分運用“參與機制”,師生互動教學共生,引導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參與,建立起師生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形成一種教學合力,推進活力課堂的實現。
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名師設計的熱身活動,學生的參與活躍度很高。聽說讀寫無疑是傳統的主要的參與手段,除此之外,教師還引入唱、畫、演示、實驗等,以廣開學生的參與渠道,呈現一派生動的全程參與局面,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勃勃生氣。
課前“暖場”熱身,除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思考的興趣、探究的興趣,教師還應視其為教學目標服務——使課前熱身活動成為對課文的整體關照的“入口”,緊密聯系教學的目標、課文的主旨、情感的基調、教材的基點等因素。名師的課前熱身活動的內容應和課堂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將熱身活動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連,作為一個系統結構,有效地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把握課堂預熱與課堂教學的關系,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藝術。
課前熱身是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情境,使學生的認識活動與情志活動緊密聯系,激發(fā)、強化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課堂“暖場”預熱活動的設計關鍵是“計”,“計”便是以創(chuàng)新思維運用各種方法,名師課前“暖場”的形式精彩紛呈,大致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制造懸念,引人入勝;音樂渲染,喚起情緒;游戲助興,寓教于樂;神聊姓名,循序悟理;猜謎活動,啟示心智。創(chuàng)新設計的途徑雖然是多維的,相對獨立的,但它們互為憑借,相互作用,在運用時往往是綜合的。在設計時,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才能收到整體效果。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幽默是教學的得力助手,可以使語文學習化難為易,幽默可以使課堂氣氛和諧融合,幽默可以使師生心靈對接溝通?!泵麕熣n前熱身活動的目的是營造積極的氣氛,使教學變得輕松而有效,用口頭語言、眼神、動作等“幽默術”來調節(jié)學生情緒,點亮學生的注意力之燈。幽默的教師也可用“神聊姓名”的方式,拿自己的姓氏說事,制造詼諧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