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雄 孫莉 賀琪
【摘 要】目的:了解十堰市農村女性對乳腺癌認知現狀,評價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采用乳腺癌及乳房自我檢查認知狀況調查問卷對十堰市3個鄉(xiāng)鎮(zhèn)20~60歲的220名女性進行問卷調查,以健康宣教的形式對其進行干預。結果:調查結果顯示,55.8%對乳腺癌不夠了解,約63.6%不會對乳房進行自查。干預前后有差異,健康宣教后,明確需要定期對乳房進行檢查的比例增加了27.2%,知道乳房自檢的最佳時間為每月1次的比例增加了53.9%,知曉自檢最佳時間的比例增加了40.6%,發(fā)現乳房有異常應主動就診的比例增加了19.4%。結論:農村女性對乳腺癌早期預防的認知度較低,健康宣教能顯著提高其對乳腺癌的認知能力及乳腺癌早期防治的認知水平。
【關鍵詞】農村女性;乳腺癌;健康宣教
【中圖分類號】R73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乳腺癌是女性群體常見惡性腫瘤類型之一[1],近年來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不斷增高,發(fā)病人群也趨于年輕化,對女性健康及生活質量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乳腺癌是可以通過篩查達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死亡率的疾病之一[2]。由于農村地區(qū)受生活環(huán)境、經濟、醫(yī)療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許多女性對乳腺癌相關知識的了解度偏低,對乳腺保健知識不了解,使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不能得到及時檢查和救治。農村女性對乳腺癌防治的認知狀況,直接影響到其乳腺癌的防治意識和行為,因此,提高農村女性對乳腺癌的認知程度,增強其對乳房自檢意識,對于預防和早期發(fā)現乳腺癌非常必要。為了解十堰地區(qū)農村女性對乳腺癌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以健康宣教的干預形式增強其對乳腺癌的了解程度,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取便利抽樣法,選取湖北省十堰市大川鎮(zhèn)、青曲鎮(zhèn)和二堰街道百二河村3個地區(qū)年齡在20~60歲之間的女性220名,調查對象的平均年齡(45±5.67)歲,調查者均為知情、自愿合作者,排除乳腺癌患者和具有認知障礙及理解溝通障礙者。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調查問卷是參考相關文獻并結合專家討論自行設計,內容包括乳房自我檢查方法、乳房早期病變癥狀、乳腺癌相關誘因、乳腺癌認知情況相關問題。
1.2.2 干預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對十堰市三個鄉(xiāng)鎮(zhèn)220名自愿接受調查的農村女性進行乳腺癌認知現狀調查;調查完畢,采用科普講座與防癌宣傳資料相結合的方法,對現場220名農村女性進行多媒體乳腺癌知識講座。講座集視、聽于一體,采用數據說明、動畫、播放錄相、現場示范和模擬操作等方法進行講解:①以客觀數據說明世界和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趨勢和特性;②以動畫播放及案例形式,講解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增加研究對象對個體患乳腺癌的判斷;③采用數據、實例說明等方式對乳腺癌早期預防的益處進行詳細講解;④采用了錄相播放、現場示范、研究對象現場模擬,教授其如何進行乳腺自檢,并現場給予指導和糾正;⑤對體現疾病嚴重性的乳腺癌晚期臨床表現等知識進行簡要介紹。講座完畢再次發(fā)放問卷調查其對乳腺癌的認知情況。
1.2.2 資料收集 調查人員對調查對象做統(tǒng)一解釋后,請調查對象自行填寫,不能自行填寫者,由調查人員對其逐條解讀,將回答予以記錄,采用訪談方式代為填寫,以確保問卷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問卷填寫完成后現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220份,填寫項缺失的視為無效問卷,干預前收有效問卷217份,有效回收率98.64%;回收干預后有效問卷217份,有效回收率98.64%.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資料核查后錄入Epidata 3.0數據庫,使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錄入與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數描述,組間比較用檢驗。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干預前共調查220人,排除數據不合理者,納入統(tǒng)計分析217人。調查對象的平均年齡(45±5.67)歲,年齡主要分布在50歲以上,占總人數的46.2%;6%的女性過去或經常吸煙,18.9%的女性喝酒,36.9%的女性會穿文胸睡覺,見表1。
2.2 乳腺癌的知曉情況
調查顯示,55.8%的農村女性不太了解乳腺癌,8.8%的農村女性知曉乳房自檢的最佳時間,36.4%的農村女性會對乳房定期檢查,僅有11.5%的農村女性知道乳房自查的正確時間,70.5%的農村女性發(fā)現乳房有異常會主動及時就診。其了解乳腺健康方面知識的途徑主要為報紙及健康教育資料、周圍群眾、電視等途徑,見表2。
2.3 干預后對乳腺癌的知曉情況
干預后,調查對象有92.3%知道年輕女性也有患乳腺癌的可能,80.9%知道如何進行乳房自檢,62.7%知道對乳房每月自檢一次,52.1%知道乳房自查的正確時間,89.9%發(fā)現乳房有異常會主動就診。干預前后相比,干預后的農村女性對“需要對乳房定期檢查”、“知道對乳房每月自檢一次”、“知道乳房自查的正確時間為經期后5~6天”、“發(fā)現乳房有異?;虿贿m時會主動及時去醫(yī)院就診”等問題的普及率均有提高,P〈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3.1 一般情況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十堰市三個鄉(xiāng)鎮(zhèn)的部分農村女性,年齡在20~60歲之間,平均年齡(45±5. 67)歲;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師金[4]調查顯示,乳腺癌的發(fā)病年齡集中在40~55歲。1997年美國癌癥協(xié)會制定了乳腺癌早期發(fā)現的推廣原則中提及18~39歲應乳房自我檢查每月1次,臨床體檢3年1次。由此本次研究所選研究對象的年齡基本符合乳腺癌發(fā)病特點及推廣原則中進行乳腺自檢的年齡要求。有調查顯示,被動吸煙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會明顯增加。根據本調查,有6%的女性過去經常吸煙,18.9%的女性喝酒。因此,倡導女性不抽煙、杜絕吸入二手煙、少喝酒,對乳腺癌早期預防很有必要。
3.2 干預前認知情況分析
目前農村女性對定期進行乳腺自檢的重視程度較低,此次調查中有55.8%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乳腺癌,63.6%的農村女性不會對乳房定期檢查,且不知道乳房自我檢查的方法,僅8.8%的女性知道進行乳房自檢的最佳時間,僅有11.5%的女性知道乳房自查的正確時間。這種情況可能與不愿意談論有關乳腺的異樣,羞于個人隱私的暴露,對乳腺疾病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qū)和排斥心理。
3.3 干預后效果分析 干預后,對“需要對乳房定期檢查”、“知道對乳房每月自檢一次”、“知道乳房自查的正確時間為經期后5~6天”、“發(fā)現乳房有異?;虿贿m時會主動及時去醫(yī)院就診”等問題的普及率均有提高,但本研究結果偏高,可能與當地婦聯在調查前期開展過一次有關女性疾病預防及癥狀方面的知識講座相關。
3.4 建議和對策
3.4.1 需要廣泛宣傳、加強醫(yī)學生在乳腺癌健康知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本研究顯示干預后效果較明顯,調查對象中有96.8%認為此次講座對自己的幫助很大,95.5%表示今后會關注乳房健康,今后會定期自檢的比例增加了27.2%,發(fā)現乳房有異常會及時就診的比例增加了19.4%。本次調查研究中發(fā)現,農村女性很愿意接受醫(yī)務工作者進行的乳腺癌健康知識教育,建議加強醫(yī)學生在乳腺癌健康宣教中的積極作用。
3.4.2 有針對性的開展活動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為50歲以上女性,占總人數的46.2%;在開展乳腺癌預防的宣教工作中,要考慮到目標人群的年齡及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方式,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工作,多層次、多渠道的深入農村,進行宣傳、教育等預防工作,提高目標人群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以便取得更好的宣傳質量及社會效果。
綜上所述,農村女性是乳腺癌健康知識的低知曉人群,健康宣教能夠提高農村女性對乳腺癌的認知能力,我們需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醫(yī)學生在促進全民健康中的積極作用,利用便捷的互聯網、微信等社交媒體,更全面地向廣大農村女性普及乳腺癌的知識,使其個體改變不利于健康的觀念,促使其采納健康行為,最終促使女性積極參與乳腺癌普查活動。
參考文獻
Siegel RL,Miller KD ,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7[J].CA Cancer J
Clin,2017,67(1):7-30.
張超杰,黃婷. 有關乳腺癌群體篩查若干問題的思考[J]. 醫(yī)學與哲學,2017,38(1B):5-13.
王小麗,石勁草,古麗努爾·阿不都克里木,等.2012年新疆農村女性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項目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3):418-421.
師金,梁 迪,李道娟,等. 全球女性乳腺癌流行情況研究[J]. 中國腫瘤, 2017,26(9):68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