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王文君 王少華
【摘 要】目的:探究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的影響及患者焦慮情緒。方法:以9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開展研究,涉及時間為2017年4月-2019年4月,分為參照組(45例)和研究組(45例),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研究組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焦慮情緒。結果:研究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研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優(yōu)于參照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促進血壓恢復正常水平,緩解焦慮情緒,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干預;原發(fā)性高血壓;血壓;焦慮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高血壓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表現為收縮壓與舒張壓升高,以老年人為高發(fā)人群,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與繼發(fā)性高血壓[1],其中病因不明血壓升高的為原發(fā)性高血壓。高血壓病程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屬于身心俱殘類疾病,長期服藥治療容易使患者產生抗拒心理,降低治療依從性,影響降壓效果[1],故需實施科學護理干預。本文選取90例患者開展研究,分析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9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開展研究,涉及時間為2017年4月-2019年4月,分為參照組(45例)和研究組(45例)。參照組,男女分別為18例與27例,年齡為48-78歲,平均年齡為(63.71±5.68)歲。研究組,男女分別為19例與26例,年齡為47-76歲,平均年齡為(63.62±5.3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分析,P>0.05。
1.2 方法
1.2.1 基礎治療 所有患者均給予降壓藥物治療。
1.2.2 參照組 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監(jiān)測生命體征多項指標,指導患者用藥。
1.2.3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護理干預:(1)健康知識宣教。通過PPT、視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講述疾病有關知識,制作健康知識手冊,向患者及其家屬發(fā)放,供大家學習與鞏固知識,其內容包括血壓控制方法、自我護理等;定期召開健康知識講座,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授課,鼓勵患者參加,同時積極提問,由教授回答。定期召開病友交流會,增加患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分享經驗,并給予彼此鼓勵與支持。(2)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疾病情況與年齡、文化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通過知識宣教,使患者消除恐懼、不安心理;積極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訴說,對其疑慮及時給予解答;鼓勵患者治療,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心;關心與尊重患者,轉移注意力,加強自身修養(yǎng),從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2]。(3)生活習慣護理。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清淡食物為主,如綠葉蔬菜、奶制品、高纖維、魚類、水果等,禁煙忌酒,低鹽少脂,禁止暴飲暴食,低膽固醇,低熱量。加強日常鍛煉,每天進行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游泳等,初始運動量不易太多,根據身體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量,勞逸結合。(4)用藥指導。高血壓患者在獲病后需終身治療,患者及其家屬應當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服用降壓藥物。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正確的服藥方式,包括藥物劑量與使用方法,不可私自調整,預防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血壓檢測儀,每天對舒張壓、收縮壓進行測量與記錄,對血壓水平進行控制。定期到門診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焦慮情緒,進行分析。其中焦慮情緒是使用HAMA量表進行評估。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據信息統(tǒng)一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血壓變化、焦慮情緒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比較
如表1所示,研究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優(yōu)于參照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焦慮情緒比較
如表2所示,研究組護理后HAMA評分優(yōu)于參照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優(yōu)質護理干預是一種科學、規(guī)范、綜合的護理模式,其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方式護理等多方面。其中,健康教育是由護理人員結合疾病特點對患者進行授教,其目的在于使患者認識到治療與護理能夠治愈疾病,同時對疾病致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述,結合患者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制定系統(tǒng)方案,患者在方案的指導下,實施護理干預,促進疾病的治療[3]。高血壓患者在經過長期的治療,極易產生焦躁、抑郁等負性情緒,而負性情緒對血壓的控制效果產生消極影響。本研究中,對45例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通過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低鹽少脂,禁煙忌酒,并增強體育鍛煉[4],同時加強對家屬的指導,使家屬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可促進患者血壓有效控制,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促進血壓恢復正常水平,緩解焦慮情緒,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王輝,孫衛(wèi)華,周春霞.對高血壓伴焦慮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1):150-151.
徐榮建.心理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5,(8):156-156.
邵軍,張云霞.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動態(tài)血壓控制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6):13-15.
司曉芳.全方位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8,25(12):1432-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