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環(huán)
【摘 要】 疫苗和一般藥品不同,因此在管理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于疫苗質量的監(jiān)管,同時還必須不斷深入學習,做好疫苗質量的跟蹤工作,一旦發(fā)現疫苗有不良反應,則需要盡快上報,同時積極整理疫苗的相關信息,以便為接種人員提供全面的藥學服務,從而保證疫苗的安全應用。本文從疫苗對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今的發(fā)展狀況入手,對基層醫(yī)院疫苗風險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基層醫(yī)院;疫苗;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277-01
1 疫苗對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今的發(fā)展狀況
在人類預防疾病的研究中,疫苗是目前已經證實的最為有效也是最成功的一種方式,我國自1978 年開始實行計劃免疫,1988、1990、1995年,先后實現了以省、縣、鄉(xiāng)為單位兒童“四苗”接種率達到85%的目標,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發(fā)病率大幅度下降;1992 年衛(wèi)生部積極推行新生兒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策略,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使我國兒童乙肝感染情況得到有效控制。2000 年,我國實現了消滅脊灰的目標。國家大力支持預防接種發(fā)展,2006 年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成立,免疫規(guī)劃管理處的人員編制擴充達原來的2 倍以上。2008 年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種類由5 種擴大到14 種,預防的傳染病由7種增至15種。
近年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開展,我國和沿線國家都有了非常良好的交往,而且在“一帶一路”公共衛(wèi)生合作網絡的構建過程中,我國提出了非常具有價值的意見,我國強調了疫苗的重要性,同時表示要加大疫苗的研發(fā)強度,以保證我國在“一帶一路”衛(wèi)生安全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和周邊國家共同發(fā)展,以控制疫情的發(fā)生。
我國在疫苗的推廣方面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績,主要歸功于我國將兒童的免疫工作放到了首位,同時建立了網絡監(jiān)管體系,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服務體系以及冷鏈系統(tǒng),從疫苗的生產到運輸以及銷售環(huán)節(jié),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法律法規(guī)保護體系。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生物科技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截止目前,我國已經可以自主生產的疫苗達到50多個品類,年供應量超過10億劑次,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要,而且還銷往國外,并且多個研究所生產的疫苗已經得到了WHO-PQ的承認,目前我國的疫苗在亞太地區(qū),中亞以及非洲地區(qū)銷售情況良好,給這些國家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疫苗管理法是一部專業(yè)性很強的法律,把分散在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中的規(guī)定,整合成一部法律,有助于規(guī)范疫苗的研制、生產、流通、預防接種等環(huán)節(jié),大幅提升了對制售假劣疫苗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對違法行為有著強力震懾,捍衛(wèi)了公共安全的底線,疫苗法的出臺彰顯了我國確保疫苗安全、有效、可及的信心和決心。
2 基層醫(yī)院疫苗風險點管理
2.1 疫苗采購、驗收
各基層預防接種點在進行疫苗采購時,根據相關部門要求從北京市疫苗進銷存系統(tǒng)進行疫苗的采購,并通過區(qū)縣級疾控中心審核通過后,才能由統(tǒng)一疫苗運輸配送中心,按照冷鏈運輸要求配送到各基層預防接種點。疫苗的由經過培訓有資質的專人負責管理,要求對照配套的生物制品批簽發(fā),配套進口藥品通關單,對疫苗的名稱、生產廠家、數量、質量、批號、規(guī)格等逐一核對。同時嚴格查驗運輸途中溫度記錄,各項質控查驗合格后留存相應紙質材料收檔保存。對于資料不全或者是運輸記錄不符合疫苗,不能接收。
2.2 社區(qū)服務中心疫苗儲存管理
社區(qū)服務中心則必須有專職人員進行疫苗的管理工作,同時定期對其進行相關業(yè)務的考核和培訓,這主要是由于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對于疫苗的儲存以及養(yǎng)護更為熟悉,同時對于疫苗的存儲溫度以及濕度等要求也更為敏感,因此更有利于提高疫苗的存儲質量。而在疫苗的管理過程中,疫苗冷鏈管理是保證安全接種的有效措施,在冷鏈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詳細檢查并記錄疫苗的存儲設施;其次對于已經驗收合格的疫苗,必須根據相關要求存放于合適的環(huán)境下,并且不同疫苗之間要保留1到2厘米的空間,而且疫苗和冰箱壁之間也要保留1到2厘米的空間,防止疫苗凍結。同時要用溫度計或者其他溫度監(jiān)測設備對冰箱進行溫度的監(jiān)測,要求每天要記錄至少2次溫度,并且不能少于6小時的間隔時間,將冰箱冷藏室的溫度要控制在2-8℃,冷凍室的溫度要≤-15℃小魚-15℃,而且在冰箱內的溫度監(jiān)測設備在使用之前必須經過校準夠方能使用;最后,對于疫苗的出入庫需要管理人員每天進行日清工作,每月進行一次月結,并且對于疫苗要定期盤點,確實保證和帳目數量相符。
2.3 醫(yī)院疫苗接種
第一,在基層醫(yī)院以及衛(wèi)生服務中心負責接種的人員必須經過當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進行的專業(yè)培訓, 在進行疫苗的接種中,必須確保接種人員具有相應的資質,進行過疫苗接種的培訓。第二,在基層醫(yī)院預防接種顯著區(qū)域明確公示各類疫苗的信息,在給相關人員接種時,接種人員必須將疫苗的名稱、禁忌以及作用和在接種后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等信息告知接種人或者接種人的監(jiān)護人員,第三,接種人員在接種時要根據疫苗的有效期限的順序先后使用,在接種前要核對好疫苗的品種,同時對疫苗進行外觀檢查如果出現變色、過期或者凍結現象,則不能使用。第四,接種人員還要做好接種記錄工作,根據相關規(guī)定做好疫苗的名稱、廠家、規(guī)格、有效期、接種時間、批號、接種者、受種者等,并且要求該記錄最少保存5年。
2.4 規(guī)范工作流程
接種門診建立可以信息化管理平臺,規(guī)范接種流程。按照叫號,預檢,登記,接種,留觀程序有序進行。預檢登記后LED 屏幕顯示排隊順序,避免了插隊糾紛。受種者持預防接種證首先接受預檢,排查接種禁忌證,家長要據實回答,在信息化管理平臺完成登記后,在接種證上填寫所接種疫苗的基本信息,開處方到接種室準備接種。接種后向家長交代可能出現的反應,注意事項,并預約下次接種疫苗的種類及時間,在留觀室觀察30 min 無異常后方可離開。
3 結束語
疫苗是特殊類藥品,在保障公眾健康預防一些疾病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時由于其特殊性,疫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則更為重要,例如在2016年山東發(fā)生的非法經營疫苗案、2018年的長春長生疫苗記錄造假事件都暴露出我國在疫苗的生產以及流通環(huán)節(jié)中的監(jiān)管漏洞,這給人民造成了非常大的生命財產安全隱患,因此加強疫苗的安全風險管理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從疫苗對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入手,詳細闡述了幾點疫苗的安全風險管理措施,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張秀娟,李蒙,郭素蘭.精細化管理在兒童預防接種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15):2748-2749.
[2] 徐桃香.護理安全管理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9):165+182.
[3] 郭春玉,趙華瀾.探討兒童預防接種護理安全管理對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33):231+233.
[4] 張克美.預防接種門診的護理安全管理體會[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8,24(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