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李松
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是重癥肺炎的高危人群。老年人發(fā)生重癥肺炎后易誘發(fā)心力衰竭,死亡率極高[1],因此應對老年重癥肺炎病人的救治給予高度重視。 烏司他丁是一種從新鮮人尿中提取的廣譜蛋白酶抑制劑[2]。 為進一步探討烏司他丁對呼吸功能、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氧化應激的影響,本次研究采用烏司他丁輔助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病人,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 例老年重癥肺炎病人。 納入標準:(1)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于2006 年制定的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3];(2)年齡≥60 歲;(3)院外未自行服用重癥肺炎治療藥物。 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2)合并其他肺部疾??;(3)合并免疫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及造血系統(tǒng)疾??;(4)合并惡性腫瘤;(5)近1 月內采用免疫抑制劑或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6)對烏司他丁過敏;(7)治療期間退出或死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2 例病人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1例。 觀察組男24 例,女17 例;年齡60 ~83 歲,平均(71.38±4.32)歲;病程1~7 d,平均(3.82±0.49)d;基礎疾病包括COPD 合并重癥肺炎16 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吸入性重癥肺炎13 例,肺癌合并阻塞性重癥肺炎12 例。 對照組男21 例,女20 例;年齡60~82 歲,平均(71.51±4.39)歲;病程1~6 d,平均(3.60±0.27)d;基礎疾病包括COPD 合并重癥肺炎18 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吸入性重癥肺炎12 例,肺癌合并阻塞性重癥肺炎11 例。 2 組病人上述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病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抗感染、退熱、止咳、祛痰、平喘、營養(yǎng)支持等基礎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烏司他丁(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90132)輔助治療,將20 萬U烏司他丁溶于50 mL 生理鹽水中,持續(xù)泵注1 h,2 次/d,連續(xù)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使用呼吸機參數測定2 組病人的動態(tài)順應性(Cdyn)、呼吸做功(WOB);采集2 組病人的動脈血測定氧合指數(PaO2/FiO2)。 于治療前、治療后采集2 組病人的外周靜脈血,以3000 r/min 的速度離心,分離血清并保存于-70℃冰箱中以備檢測。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SP-D)水平,試劑盒購自Cusabio Biotech 公司;應用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檢測丙二醛(MDA),應用黃嘌呤氧化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應用DTNB 直接顯色法檢測谷胱甘肽(GSH),應用化學比色法檢測總抗氧化能力(TAO),試劑盒均購自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記錄并比較2 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數(%)表示,2 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呼吸功能比較 治療前,2 組病人的Cdyn、WOB、PaO2/FiO2水 平 差 異 均 無 統(tǒng) 計 學 意 義(P>0.05);2 組病人治療后的Cdyn、PaO2/FiO2水平均升高(P<0.05),且觀察組的Cdyn、PaO2/Fi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 組病人治療后的WOB 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WOB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2 組呼吸功能指標比較(±s,n=41)
表1 2 組呼吸功能指標比較(±s,n=41)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Cdyn(mL/cmH2O) WOB(J/L) PaO2/FiO2治療前 觀察組 20.44±1.74 0.83±0.12 278.15±19.56對照組 20.20±1.95 0.86±0.10 281.74±20.98治療后 觀察組 36.39±5.50?△ 0.29±0.09?△ 372.23±24.20?△對照組 27.22±2.74? 0.50±0.11? 322.60±22.84?
2.2 2 組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前,2 組病人的SP-A、SP-B、SP-C、SP-D 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SP-A、SP-B、SP-C、SP-D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各肺表面活性蛋白較對照組更低(P<0.05)。 見表2。
表2 2 組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比較(±s, ng/mL, n=41))
表2 2 組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比較(±s, ng/mL, n=41))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SP-A SP-B SP-C SP-D治療前 觀察組 38.97±3.67 42.67±4.69 50.50±5.86 81.74±7.68對照組 38.91±3.64 42.64±4.75 50.65±5.70 81.60±7.75治療后 觀察組 12.64±1.67?△ 13.85±2.18?△ 17.98±3.31?△ 40.26±4.68?△對照組 19.40±2.25? 20.64±2.65? 27.98±4.46? 51.98±5.43?
2.3 2 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前,2 組病人的MDA、SOD、GSH、TAO 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病人治療后的MDA 水平均比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MDA 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 組病人的SOD、GSH、TAO 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的SOD、GSH、TAO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2 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n=41)
表3 2 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n=41)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MDA(μmol/L) SOD(IU/L) GSH(mg/L) TAO(IU/L)治療前 觀察組 9.92±1.30 51.39±4.98 81.40±5.36 251.65±9.65對照組 9.76±1.42 50.21±4.54 80.80±4.84 251.33±8.50治療后 觀察組 6.40±0.89?△ 94.41±6.50?△ 105.56±8.61?△ 332.53±14.36?△對照組 7.62±0.93? 80.75±5.32? 91.34±7.45? 283.94±12.40?
2.4 2 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07%,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51%,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2 組不良反應比較(n,n=41)
3.1 烏司他丁輔助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的意義 重癥肺炎可導致病人肺順應性急劇下降,嚴重影響氣體交換,血氧含量明顯降低,最終可能造成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亡[1]。 烏司他丁不僅可抑制炎癥介質釋放,保護肺功能減輕損傷,還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4],這對于臟器衰退的老年人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在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輔以烏司他丁是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3.2 烏司他丁對呼吸功能的影響 重癥肺炎典型的臨床癥狀為肺泡氧合功能損害,伴有肺順應性降低、呼吸做功增加[5]。 王書英等[6]的研究結果顯示,烏司他丁能夠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氧合指數及肺順應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 組病人的Cdyn、PaO2/FiO2水平均升高(P<0.05)、WOB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各指標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烏司他丁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更顯著的改善。 分析原因,可能因為烏司他丁能夠抑制炎癥介質的過度釋放,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減少,同時還可防止白細胞大量釋放,減輕白細胞對肺臟的損傷,進而保護肺部呼吸功能[7]。
3.2 烏司他丁對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影響 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及分泌的場所位于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它對肺泡氣液界面的表面張力具有降低作用[8]。Robinson 等[9]的研究證實,重癥肺炎病人的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SP-D 存在異常高表達狀態(tài),對于肺部細胞狀態(tài)及功能均有較大影響,因此對肺表面活性蛋白的控制也成為重癥肺炎干預的重要方面。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 組病人的SP-A、SP-B、SP-C、SP-D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各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烏司他丁有助于控制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
3.3 烏司他丁對氧化應激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重癥肺炎的炎癥狀態(tài)可導致機體氧化應激系統(tǒng)失衡,大量活性氧產生并促使MDA 等過氧化產物增多,隨著氧化應激程度加重,SOD、GSH、TAO 等抗氧化物質被不斷消耗,含量下降[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 組病人的MDA 水平均降低,觀察組的MDA 水平較對照組更低(P<0.05);治療后2 組病人的SOD、GSH、TAO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升高更顯著(P<0.05),提示采用烏司他丁更有助于減輕病人的氧化應激水平。 分析原因,可能因為烏司他丁能夠抑制中性粒細胞外氧自由基的釋放,并清除氧自由基,進而達到抗氧化的作用[11]。
綜上所述,烏司他丁能夠顯著改善老年重癥肺炎病人的呼吸功能、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氧化應激水平,值得臨床借鑒。 但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樣本量較少,應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觀察長期療效并增加樣本量。